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梅贊》閻肅作詞音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梅贊》是由閻肅作詞,羊鳴姜春陽金砂作曲的愛國歌曲、歌劇《江姐》的主題歌。2009年5月25日,《紅梅贊》入選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10部委推薦的100首愛國歌曲。[1]

創作背景

1964年, 閻肅為歌劇《江姐》創作主題歌,閻肅寫的詞是:"行船長江上,哪怕風和浪……"劉亞樓覺得不滿意,閻肅於是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稿紙,說:"這是上海音樂學院的同志請我寫首歌詞,原意是寫梅花的,我取名《紅梅贊》,你看行嗎?"一看,都說好,就這樣《紅梅贊》成了《江姐》的主題歌。

歌曲《紅梅贊》總共八易其稿,修改了二十多次。作曲者之一的羊鳴最先寫出一句主題旋律的雛形"紅岩上紅梅開",觸發金砂的靈感,在此基礎上加上了甩腔唱法,並融進一些江南灘簧音調,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紅梅贊》主題曲。

回憶起《紅梅贊》的創作過程,羊鳴說:"因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主題歌,我們先後寫了八個不同版本,最後一稿出來,都怕不能被傳唱,改了二十多遍仍很擔心,不知道這樣寫到底行不行。但定稿不久,空政文工團原駐地--燈市口同福夾道大院裡,演員唱、孩子唱,連食堂的大師傅也邊和面邊唱"紅岩上紅梅開……",我們心裡就有了底,這首歌肯定能流行! "

歌曲歌詞

紅岩上紅梅開

千里冰霜腳下踩

三九嚴寒何所懼

一片丹心向陽開向陽開

紅梅花兒開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萬朵

香飄雲天外

喚醒百花 齊開放

高歌歡慶新春來

新春來 新春來

歌曲鑑賞

歌曲《紅梅贊》是一首歌謠體的唱段,句式和全曲的結構都比較方整,曲調樸實婉轉優美,高低音區變化突出,樸實中又具有高亢堅定的特點,它為七聲徵調式。

詞曲作者通過意象重構,以及樂感歌詞、民歌曲調的採用,使《紅梅贊》具備了樸實婉轉而又高亢堅定的曲調,以及規整洗鍊的歌詞,成就了歌曲的藝術魅力,而這正是《紅梅贊》保持恆久生命力的核心原因所在。

詞喚曲生,曲伴詞行,詞曲相諧才能順利推動一首歌曲的傳播。《紅梅贊》的詞曲作者們精誠合作幾易其稿,才創作出這樣一首具有深刻的表現力的內核,靈魂充實飽滿的歌曲。老一輩革命者們能從中回憶往昔崢嶸歲月,找尋已經遠去的屬於自己的時代;新生代們則能依據歌曲遙想曾經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從中汲取力量開拓更為美好的明天。這種優質歌曲是一種"靈魂的語言,它把內心深處的哀樂情緒流露於聲音,在這種流露里它對情感的自然性加以緩和,以此使自己超出了情感的自然烈性,因為它使靈魂認識到當前自己受感情激動的情況。"可以說,黑格爾所說的"使靈魂認識到當前自己受感情激動的情況"既是《紅梅贊》成為紅色經典的深層原因,也是其作為藝術作品的核心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