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集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茄子炒青椒

 

 

 

論語集注》是儒家理學著作《四書章句集注》中的一部分,是南宋理學家朱熹對《論語》的注釋,朱熹經過40多年的用心「理會」,並「逐字稱等」後才最終寫定的經典之作。

內容提要

孔子和孟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由他們所創立的儒家學說,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傳世的《論語》、《孟子》二書,系孔子、孟子的言論輯錄,是反映孔、孟思想的基本著作。

到了宋代,儒學大師朱熹將儒家的《禮記》中的《大學》、《中庸》篇獨立出來,與《論語》、《孟子》合稱《四書》。而由他著述的《四書章句集注》,備受推崇,數百年中被定為科舉考試的必考教材,成為對後世有深遠影響的儒家經典。

為學習研究祖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我社組織專人以原山東海湖閣藏明版朱墨套印本為底本,參校元至正二十二年武林沿德堂刻本、清阮元刻《十三經註疏》本、清同治十一年山東書局刻本等,對《四書章句集注》校點整理,排印出版。全書簡體字橫排。經文部分,依照原書先後次序按章節排開。

總之,本書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特點與歷史價值

其注釋特點有三:第一,以程氏之學為主,兼采時人之說;第二,承襲、增損改易漢唐古注;第三,通經以求理。《論語集注》既注重探求經文之本義,又注重義理闡發,從而將訓詁學與義理學熔為一爐,避免了對經文的穿鑿附會,使其闡發之義理建立在對經義的解釋之上,因此成為《論語》學史上最有影響的一部著作。

《四書集注》是朱熹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四書上升為儒家經典的地位以後,諸多註解中最有權威和影響最大的一種。故說,半本論語治天下,即不可多得的好書。《論語》是儒家文化著作之一,尤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輯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問題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弟子言行,體現了孔子的倫理、教育、政治思想等。適合小學中高年級學生閱讀的部分章節。

作者介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原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縣,從他父輩起,居住福建南劍今福建南平。生於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卒於南宋寧宗慶元六年公元1200年。他一生只作過9年官,大部分時間在福建講學。晚年由於反對當權派韓侂胄,被誣為「偽學」領袖,受到貶斥。南宋末理宗尊崇道學,朱熹恢復名譽。元明清歷代皆尊程朱理學,理學成為官學,成為後期儒學的主流學派。

朱熹學問淵博,著述很多,重要的有《四書集注》、《周易本義》、《通鑑綱目》、《楚辭集注》、《韓文考異》等。後人把他的遺文編輯為《朱文公集》,把他的語錄編為《朱子語類》。清康熙皇帝命李光地編出《朱子全書》,是《文集》和《語類》的選集。

作品簡介

《四書集注》包括《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論語集注》、《孟子集注》。它是朱熹用力最勤的著作;臨終前一天還在修改《大學章句》。

在《大學章句》和《中庸章句》的序中,朱熹說明他重視四書的用意,說由於漢唐以來儒家經學只注意「記誦詞章」,道、釋異端「虛無寂滅之教」流傳,以至儒學道統到孟子之後不得其傳;二程、朱熹提出四書,正是要「接乎孟子之傳」。朱熹認為《大學》是「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法」,學者必由此入門,才能達於聖學。他作《大學格物補傳》,強調「即物而窮其理」,「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里用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他認為《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闡明先聖之道,提摯綱維,開示蘊奧,沒有一本書如《中庸》這樣明白而詳盡。

至於《論語》、《孟子》,朱熹引程子的話,說:「學者當以《論語》、《孟子》為本。《論語》、《孟子》既治,則六經可不治而明矣。」朱熹推崇孟子,認為孟子大賢,亞聖之次。從此孔孟並稱。朱熹在《論語集注》中說:「夫人慾盡處,天理流行」,「其胸次悠然,直與天地萬物上下同流」,指出了道學家追求的境界。

《四書集注》版本很多,容易找到的有《四書五經》宋元人注中國書店1984年影印、《四書章句集往》《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中華書局1983年出版。重點讀《中庸》。[1]

參考文獻

  1. 朱熹《論語集注》研究綜述,一乙木 2020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