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說文古籀補》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說文古籀補》是集錄秦代以前中國古器物文字的一部家書。清代吳大澄著。初刻於清光緒9年(1883),光緒21年(1895)在湖南刻增字本。後有1898年重刊本,1913年掃葉山房石印本等。1988年有中華書局影印本。[1]


  吳大澄 (1835—1902),字清卿,號恆軒。江蘇吳縣人,祖籍安徽歙縣。清同治進士,官至湖南巡撫,甲午兵敗後被革職。擅長篆書,精研金石文字。尚著有《字說》、《愙齋集古錄》、《恆軒所見所載吉金錄》、《周秦兩漢名人印考》等。

  全書計收錄4700餘字(初刻本為3500餘字,重刊增字1200餘),按《說文》部首及其次第編排,分12卷。所錄文字均出自鐘鼎、石鼓、璽印、貨幣、陶器等古器物,以鐘鼎彝器的文字為多。見於不同器物的或體均一一收錄,並加注器名。文字的形體,亦根據黑拓原本摹寫刻印。

《說文古籀補》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

  本書文字多為《說文》未收,這不僅彌補了 《說文》所不及,而且由於古器物文字的參證,揭示了許多文字的古義,辨正了某些字的誤寫或誤釋。如: 釋「帝」為 「如花之有蒂,果之所自出也」,從而確定了「帝」是 「蒂」的本字。釋 「王」雲:「大也,盛也,從二從, 古火字。地中有火,其氣盛也。火盛曰火,德盛亦曰王。」這比之 《說文》穿鑿傅會的釋義,所謂「天下所歸往也」、「一貫三為王」、「三者,天地人也」,就顯得較為科學,有字形的依據。再如指明「文」字的金文寫法()與古「寧」字相似,因此獲知《尚書·大誥》里的 「寧考」、「寧王」、「寧人」為 「文考」、「文王」、「文人」的誤寫。同時,本書也為《說文》釋義提供了一些實證。如金文「旦」字作(像日初出未離於土地),較之《說文》所謂「旦,明也,從見一上。一,地也。」其解釋是一致的。然本書也存在對古文字形體的一些臆測,如所謂「出」字象足形,「反」字從足之類。

  本書是自宋代開始的治彝器款識之學以來,一部較系統的著作,僅管存有辨釋未當之處,對一時難以索解的字,則只存其字而不釋其義,而本書對古文字研究的功績是前所未達的。此外,作者認為古器物的文字大都為成周的文字,而《說文》所載古文實際是周末的文字。這一新的理論見解,對漢字發展史的研究,也很有啟迪。清陳介祺序雲:「《說文古籀補》十冊三千五百餘字,溯許書之原,快學者之睹,使上古造字之義尚有可尋。起叔重而質之,亦當謂實獲我心,況漢以後乎?」後人取法此書的同類著作有丁佛言的 《說文古籀補補》、強運開的 《說文古籀三補》等。[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