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賭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賭咒》是魯迅寫的一篇文章。   

原文

「天誅地滅,男盜女娼」—是中國人賭咒的經典,幾乎像詩云子曰一樣。現在的宣誓,「誓殺敵,誓死抵抗,誓……」似乎不用這種成語了。

但是,賭咒的實質還是一樣,總之是信不得。他明知道天不見得來誅他,地也不見得來滅他,現在連人參都「科學化地」含起電氣來了,難道「天地」還不科學化麼!至於男盜和女娼,那是非但無害,而且有益:男盜——可以多刮幾層地皮,女娼——可以多弄幾個「裙帶官兒」 的位置。

我的老朋友說:你這個「盜」和「娼」的解釋都不是古義。我回答說——你知道現在是什麼時代!現在是盜也摩登,娼也摩登,所以賭咒也摩登,變成宣誓了。

二月九日。

賞析

也許,《賭咒》在《偽自由書》中,甚至在整個魯迅後期的雜文中,篇幅最為短小而且風格也與此期其它雜文迥異,近於前期「熱風」中雜文的特色。

文章從中國人的賭咒談起,談「天誅地滅,男盜女娼」 是中國人賭咒的經典——口頭禪。而現在的 「宣誓」,似乎不再用「這種成語」,而是用「誓殺敵,誓死抵抗,誓……」,但無論古今「賭咒」「宣誓」在具體的的用語中有何不同,但實質都還是一致的:「總之是信不得。」雖然是說這些賭咒的實質一致,但重點卻是針對國民黨當局口頭上講抗日殺敵,「長期抵抗」以掩蓋其實質上妥協投降和「不抵抗」主義,刻畫出當局的一副指天誓地的無賴相。「信不得」,一語中的,戳穿了國民黨當局那些「宣誓」「救國」的欺騙性。作者並不至此止筆,而是進一步去分析那種「賭咒」「宣誓」的虛妄,「明知道天不見得來誅他,地也不見得來滅他」而去「賭咒」、「宣誓」,就明明如當時上海佛慈大藥廠在報紙上刊登的宣傳 「長生防老新藥」——「含電人參膠」的廣告一樣,無非是為了欺騙世人,以達到為自己營利營私的目的而已! 至此,魯迅還順手譏刺了國民政府中貪污遍地,裙帶盛行,一遍烏煙瘴氣的現狀。「至於男盜和女娼,那是非但無害,而且有益」,「男盜——可以多刮幾層地皮,女娼——可以多弄幾個『裙帶官兒』的位置。」這就極為辛辣地對當時官場的黑暗現實作了嘲諷!

這篇文章寫得極為短小。精悍潑辣,諷刺不留情面,不作婉語,有似投槍匕首,直指國民黨當局。這是一個顯著的特點。而在譏刺時政,揭露黑暗時,魯迅採用的手法主要是板着面孔說笑話的方式,如對「至於男盜和女娼,那是非但無害,而且有益」的解釋,魯迅的解釋是「正經八百」的,但正是在這種解釋中,埋入了十分犀利的刀鋒,讀後令人發出快意的笑聲。而作者卻仍然是一本正經的回答老朋友的詰問:「你知道現在是什麼時代!現在是盜也摩登,娼也摩登,所以賭咒也摩登,變成宣誓了」,這就把讀者的注意力,仍然引向了重點: 現代的 「宣誓」。正是由這種 「一本正經」地講笑話的方式,才形成了作品更為強烈的諷刺的美學效果。[1]

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