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元宇宙」概念是什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元宇宙」概念是什麼?

元宇宙(英語:Metaverse),或稱為形上宇宙元界、超感空間、虛空間,通常被用來描述未來網際網路虛擬環境的概念,於共享、持久的虛擬實境組成一個可感知的虛擬宇宙,此合成環境包含物件、常駐使用者與其互動關係,並存在於虛擬定義的時間中。旨在提供連接使用者長時間登入和互動。[1]

元宇宙應該會成為以後的社交平台,人們的網路分身,雖然可以設定樣貌,但應該會和現實的本人連結。例如我們戴上VR裝置,以在臉書上的身份登入,設定虛擬形象,然後就以這個身份登入元宇宙,遠距和朋友相約一起去遊樂園星球遊玩、再去某個遊戲星球打怪,再去尼加拉瀑布觀光,觀看壯觀的水瀑、感受水花的飛濺、和強風的吹襲(透過VR及五感)。[2]

廣義上的元宇宙概念

不僅指虛擬合成世界,還指整個網際網路,也包括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以及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的範圍。

元宇宙是一個虛擬世界,並融合了來自影片會議、《當個創世神》或《機器磚塊》等游戲電子郵件虛擬現實社群媒體和直播等不同的數位科技之面相。

上述網路空間不斷發展,包括各種以電腦為媒介的虛擬環境。這種不斷擴大的網路空間表明了由各種技術和生態系統驅動的數字'大爆炸'。技術是推動當前網際網路元宇宙過渡的助推器,如擴展現實、使用者互動性(人機互動)、人工智慧、電腦視覺、邊緣運算和雲端運算以及未來移動網路。值得注意的是,元宇宙生態系統允許使用者在一個自我維持的、持久的和共享的世界內生活和游戲。

因此,元宇宙生態系統考慮了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要素,例如頭像(Avatar)、內容創作、虛擬經濟、社會可接受性、安全和隱私以及信任和責任。

普及度沒人能預測

所謂的「元宇宙」,其實是類似「網際網路」一樣的大概念。若透過手機、電腦等平面呈現的網路是2D世界,元宇宙就是3D的網路,屬於沉浸式體驗,戴上眼鏡後,個人即身處虛擬世界中,所謂VR(虛擬實境)/AR(擴增實境),便是元宇宙概念的初步體現。

在元宇宙概念下的社群網路,你不再是透過游標對朋友的貼文點讚,而是像動物森友會裡的人物一樣,在虛擬世界中直接「走過去」打招呼。

元宇宙的市場會有多大?戲谷前執行長洪岳農曾分析,目前全球在生活中活躍使用的手機有60億台,而活躍使用的PS4則約有1億台,即使PS4僅有手機的1/60,也已是很大的市場,而元宇宙即使普及性不如手機,但超過PS4,應可預期。

問題是這一步要走多久?以網際網路為例,從1980年代由美國軍方開發,到全面以手機形式普及,歷經了至少30年。元宇宙目前仍僅在起步階段,我們無法預測最終普及度到底有多高;亦無法預測普及程度會有多快。

元宇宙文化當道

科幻小說《雪崩》

現在遊戲圈最火的概念,就是「Metaverse」,意為「超越宇宙」,也被譯作「元宇宙」。這一概念最初來自1992年尼爾·斯蒂芬森 (Neal Stephenson) 的科幻小說《雪崩》。Metaverse是一個虛擬的城市,完美球形星球上整個65536公裡周長。

這個虛擬世界中的土地可以被購買,並在上面開發建築。Metaverse的使用者可以通過高品質的個人虛擬現實眼鏡,或通過低品質的公共虛擬現實眼鏡進入。[3]

在Metaverse中,個人使用者可以爲任何形式的化身出現,唯一的限制是高度「以防止人們把他們的化身變成一英里高」。交通工具僅限於步行或車,與現實中一樣。在一個脫胎於現實且始終線上的平行世界中,人們能夠以虛擬化身 (avatar) 的形式自由生活。[4]

一級玩家

2011年科幻小說《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與其續集和同名改編電影描述了2045年的世界被能源危機和全球暖化所籠罩,造成廣泛的社會問題和經濟停滯。大多數人逃避現實的方式是通過VR眼鏡和有線手套進入名為「綠洲」(OASIS)的元宇宙。OASIS既是一個大型多人線上遊戲,又是一個虛擬社會。

電影《頭號玩家》

讓「元宇宙」在流行文化中廣泛傳播和接受的,則可能是斯皮爾伯格的電影《頭號玩家》。[5]

新概念火熱背後是行業許久未見的熱潮,一個類似VR (虛擬現實) 的概念正冉冉升起,無數古怪名詞溢滿著人們的想象空間。相信的、不相信的,都試圖從中尋找著價值。

在Roblox上市後的幾個月裡,沙盒遊戲《迷你世界》製作公司迷你玩的門檻,就幾乎被各路投資人踏破,他們最關心的一個問題是「《迷你世界》到底是不是Metaverse?」

投資人的熱情讓迷你玩有些猝不及防,迷你玩市場人士告訴介面新聞「我們幾乎被投資人問瘋了」。 經歷了《我的世界》模仿爭議,沙盒遊戲潮流興起又平復的這幾年,《迷你世界》站上了一個大風口。

有意思的是,Metaverse成了多家上市遊戲公司內部信、股東信中的熱詞,不時有公司熱切地尋找結合點。這個奇妙概念引起的大曝光度下,帶動股價的機會顯現出來。

「元宇宙」概念股票

Roblox是第一個將「元宇宙」寫進上市說明書的元宇宙概念股,上市前一年市值約40億,2021年3月上市,市值超過400億美金,月活躍用戶達到1.6億人。Facebook輝達(NVidia)、微軟都宣布要進軍、建構「元宇宙」。臉書創辦人祖克伯說「元宇宙」將是下一代的網際網路(Internet),將在5年內將臉書轉化為元宇宙公司。輝達執行長也表示元宇宙的經濟規模將會大於實體經濟。

2021年7月26日,臉書創辦人祖克柏宣布,將在臉書成立元宇宙團隊,臉書股價僅上下波動1%左右。10月28日,臉書正式宣布,將股票名稱改成meta,然而,臉書股價仍舊聞風不動,僅微幅上升2%,並在兩日後回跌。[6]

台灣可就不一樣了,沉寂十年的宏達電,因其佈局VR裝置的背景,被視為元宇宙概念股,股價終於出頭天。

先從臉書內部看起。外媒普遍認為,臉書此刻拋出改名議題,是為了轉移焦點,掩蓋內部文件洩露醜聞及財務不振的事實。

今年,臉書前員工豪根(Frances Haugen)化身吹哨人,發布千頁臉書內部文件,揭露臉書為追求利益,放任謠言、政爭言論在平台上散播,包括因無法有效監管美國國外的內容,導致人口販賣猖獗等議題。

而宏達電,在2011年股價飆漲到1300元,成為股王,爾後迅速崩跌,長期停留在30-40元區間。如今卻在祖克柏一句話後,投資人一片瘋狂進場買進,外資更是連5日買進約5000張,一時之間,街頭巷尾都在討論,是否也要進場當「宇宙人」?[7]

視頻

EP93 元宇宙 我該進場投資嗎?(卡爾先生) 2021103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