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人一寺 一詩歌(陳錦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一人一寺 一詩歌雨季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一人一寺 一詩歌》中國當代作家陳錦榮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一人一寺 一詩歌

讀張繼《楓橋夜泊》里的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總會在心神澄澈之際,腦海里浮現出一座高大峻峭白雲繚繞的寒山來。

是在一個清晨,乘大巴從蘇州城出發,西行不久,導遊就指着窗外說,你們看,那就是寒山寺。煙雨濛濛中,一片密密的人工林遮住了視線,但我知道,寒山寺不是在高高的寒山上獨秀,頂多是在高地之上怡然自臥。

終於來到寒山寺前。沒見到高大的寺門,這多少讓我驚奇。幾米高的寺牆上,書寫着「寒山寺」三個黝黑遒勁的大字,恍有滄桑之感。書寫者竟為寒山。這是我始料未及的,那麼寒山寺之「寒山」,就不是高峻讓人生寒之寒山,而是因寒山此人而命名了。

進入大雄寶殿,在佛像之外竟也供有寒山與拾得兩僧人石像。他們本是塵世俗子,因愛上同一位姑糧,不忍傷害對方,遂先後出家。悟道多年後,兩人相見,合掌相笑,大徹大悟。這段傳奇被民間廣為傳頌,二人也被稱作和合二仙,在人們心中千遍萬遍的膜拜。當然,寒山是在走進蘇州妙利普明塔院之後,被人深深銘記的。他用虔誠與和善,把佛學發揚光大,把「和合」思想屹立在善男信女心中,該院也從此更名為寒山寺。寒山寺自此立於姑蘇城外,更立於人們心頭。一人立寺,萬人膜拜,膜拜的不只是寺,也是對「和合」思想的敬仰,對家和國安的祈盼。古時蘇州婚嫁人物用的畫圖中,寒山與拾得一人手捧竹篦盒,一人手持荷花笑容可掬,仿佛昭示世人:家和萬事興,國安世代平。有趣的是,此後,這樣的畫圖在江南成為人們春節貼的門神,二人可愛喜氣的模樣讓人忍俊不禁

[1]

作者簡介

陳錦榮,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