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位廣東兵的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一位廣東兵的詩》是中國當代作家郭沫若寫的文章。

作品欣賞

十二月二十三號的晚上,我到前方某地去訪問過葉伯芹軍長,林林有一篇《月夜戰地散記》登在《光明》戰時號外第七號上,其中有一段所記的便是那一晚的事。

葉軍長人很沉着而誠懇,他看見了我去,真是就像見到自己的兄弟骨肉一樣,一臉都被笑雲遮滿了,他領率的廣東兵,素來是以勇敢著名的,據說他們一開上火線便遭遇着敵人。這遭遇是不很容易的事。因為敵人總是躲在戰壕里的。在戰線上只是用飛機大炮來轟,要等到我們的陣地有一角動搖了,他們才偷偷摸摸地趕出來。在十月某日,葉將軍所部在某地便剛好遇着這樣的機會,於是一上戰線便給敵人一個迎頭痛擊,把敵人殺得一個落花流水。這一遭遇戰,在日本報上也登載了出來,自稱比日俄戰爭時的「旅順之役」還要猛烈。

和葉軍長一別又已十日了,我連接過他兩封信,他希望我再到前方去一趟,說他部下的官長和士兵同志們都願意和我見面。我自己是很感激的,大約稍微空閒得一下,我是定要再去看望他們的。

郭沫若《一位廣東兵的詩》原文欣賞

葉軍長的第二封信中附了一首「廣東兵」的詩,題目叫《後死感言》,詩後更附有一段跋語,我看了很受感動,現在要把它轉錄在下邊:

後死感言

廣東兵

彈雨淋漓轉空氣,陣前木葉如蝗飛;

同仇敵愾衛祖國,為爭生存獅展威。

十月十七日,我軍一部在老陸宅新三宅陣地抗戰。午後一時,敵用飛機大炮,猛烈轟炸。三時許,一面以機槍掃射我陣地後方,阻我增援,一面以步兵向我第一線衝鋒,斯時激戰之烈,空氣為之改變。彈雨穿過陣前,樹葉紛飛如蝗。我將士為祖國爭獨立生存,為民族爭自由平等,敵愾同讎,奮不顧身,輾轉肉搏。五時左右,即將敵人擊退。雙方傷亡枕藉,小卒竟後死。昨聞郭先生沫若駕臨軍部指導,因賦此,請轉斧正!

跋語至佳,詩並不好,但因為是士兵同志做的,而且寫的是實感,所以難能可貴。作者要我「斧正」,我現在就老實不客氣地把它修改一下。

彈雨淋漓風改色,陣前木葉如蝗飛;

同仇敵愾拼生死,獅吼搖天萬里威。

跋語中所說的十月十七日新三宅陣地之戰,不知道是否便是葉軍長所說的那次遭遇戰。下次見面時當問個詳細。彈雨淋漓,空氣改色,木葉蝗飛,傷亡枕藉,這種壯烈的景況,實在是絕好的文章,絕好的繪畫。

1937年11月3日晨[1]

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本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除郭沫若外,還有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中國現代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 。1914年1月,赴日本留學。1915年,進入岡山第六高等學校。1918年,升入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1919年,組織抵日愛國社團夏社;同年,創作詩歌《抱和兒浴博多灣中》《鳳凰涅槃》等。1921年8月,詩集《女神》出版。1923年,完成歷史劇《卓文君》、詩歌戲曲散文集《星空》。1924年,完成歷史劇《王昭君》。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完成論著《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等。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歸國參加抗戰,在上海主辦《救亡日報》。1938年4月,任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1941年12月,寫成五幕歷史劇《棠棣之花》。1942年,完成歷史劇《屈原》《虎符》《高漸離》《孔雀膽》。1943年,完成歷史劇《南冠草》。1944年寫《甲申三百年祭》。1949年10月,任政務院副總理、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10月19日,任中國科學院院長。1953年,當選第二屆中國文聯主席。1958年,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1959年,完成歷史劇《蔡文姬》。1960年1月,完成歷史劇《武則天》;同年,當選第三屆中國文聯主席。1969年,完成論著《李白與杜甫》。1973年,論著《出土文物二三事》出版。1978年,當選第四屆文聯主席;6月12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