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座瑞雲峰,透骨靈瓏(韓樹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一座瑞雲峰,透骨靈瓏
圖片來自創意悠悠花園

《一座瑞雲峰,透骨靈瓏》中國當代作家韓樹俊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一座瑞雲峰,透骨靈瓏

蘇州織造衙門是我母校振華女校的校址。園裡有兩座高三丈、闊二丈的天然太湖石。一座瑞雲峰,透骨靈瓏;一座鷹峰,層巒迭嶂,都是帝王家方有而臣民家不可能得到的奇石。蘇州織造府,當是雍正或是康熙皇帝駐驛之地。所以有這等奇石。」這是時年99歲高齡的楊絳先生寫在《漫談<紅樓夢>》里的一段話(《當代》2010年第4期)。

瑞雲峰,曾經是大戶人家的女兒出嫁珍貴的嫁妝,曾經是蘇州織造府西花園的奇石,曾經是皇上行宮後花園裡的觀賞石。太湖奇石瑞雲峰,有稱「江南三大名石」,與上海豫園玉玲瓏、杭州西湖縐雲峰並稱;也有稱「江南四大名峰」,上述三石再加蘇州留園冠雲峰。

在「江南三大名石」中,縐雲峰高2.6米,小蠻腰最細處僅0.4米寬;玉玲瓏峰高約3米,寬約1.5米,厚約80厘米;瑞雲峰,峰高5.12米,寬3.25米,厚1.30米,底座高達1米多,總高為6.25米。瑞雲峰外形在三大名峰中最高挑,加之透骨靈瓏,猶如夏日裡穿着清涼的長腿美女,獨領風騷。5.12米,寬3.23米,厚1.30米。瑞雲峰坐落在被譽為「最中國學校」的江蘇省蘇州第十中學校園內,學校前身正是楊絳所說的她的母校振華女中。建校已有111年的歷史,楊絳讀小學時就進了這所學校。校址前身是清蘇州織造府。

「一座瑞雲峰,透骨靈瓏」。瑞雲峰坐落在校園西花園內。穿過偉績碑,沿孝通樓西行,過亭與來今雨齋,便見高大的古木濃陰下掩映的假山石群,層巒迭嶂,形態各異。有的像蒼鷹蹲守,有的像靈猴躍騰,有的如寵犬乖巧,有的如綿羊祥和……走近,忽現一尊巨石兀立假山圍繞的一泓池水中央,偉岸挺拔,倒影在水波中高大的倒影微微漾盪,更顯婀娜有致,這便是瑞雲峰。

瑞雲峰留在楊絳80多年的記憶里是「高三丈、闊二丈」,「透骨靈瓏」。其實該石原高三丈余,有道是類火形,不利宅主,於是短去六七尺,猶高三丈余。5米多高的整塊巨石,從整體看,巍峨挺拔,形若半月,瘦俏高聳,渦洞相套,幾及一百,褶皺相疊,剔透玲瓏。「渦」,是石頭上各個部位大小不一的朝天凹槽,小圓坑,猶如我們伸出手來,手心朝天五指曲起形成的塢;「洞」,洞穿,是石之穿透之處。渦洞相套,幾及一百,方玲瓏,剔透,顯得有造型,有靈氣。太湖石講究「褶」、「瘦」、「透」、「漏」。瑞雲峰滿身褶皺相疊,高挑精悍,剔透玲瓏,渦洞相套,正應了「褶」、「瘦」、「透」、「漏」太湖石的特質,正面嶙峋,背面圓潤,妍巧甲於江南,不負盛名。此乃瑞雲峰之奇觀也!

瑞雲峰出自洞庭湖,為朱勔所采,上有「臣朱勔所進」字樣,為宋徽宗「花石綱」遺物。儘管我與瑞雲峰相識六十載,頑童時還涉水過池,爬上峰座,卻未曾留心是否有「臣朱勔所進」字樣,我想即便有也許早被雨水沖蝕,歲月磨滅,但奇峰為宋徽宗「花石綱」遺物這是確鑿無疑的。當時擬送進京的有「大謝姑」、「小謝姑」兩塊,這「大謝姑」是進了京,這「小謝姑」留了下來。瑞雲峰是「小謝姑」的別名。

明代時「小謝姑」為湖州紳士董宗伯所得,董氏嫁女時將石作嫁妝贈給蘇州富紳徐時泰,徐將石置於東園,即今天全國四大古典名園之一的蘇州留園的前身,更名為瑞雲峰。之後於乾隆四十四年(1799)被織造太監從留園遷至當年織造署西花園,也即乾隆南巡行宮。史載遷到織造署西花園是瑞雲峰高6.23米,寬2米多,矗立在園內的水池中央。為什麼介紹江南三大名峰時寫峰高5.12米,這短缺了的1.11米去哪裡了呢?原來這是兩種不同的丈量法,前者是連峰帶座,後者是峰之「裸高」。

瑞雲峰確實是為宋徽宗「花石綱」遺物,皇宮裡有其姐妹「大謝姑」,它是貨真價值的「皇親國戚」,?加之雍正或是康熙皇帝七次下江南行宮都在織造府,皇上多次下榻來看瑞雲峰呢!可見,瑞雲峰無論身世、社會關係、身價、地位,都有其出奇之處,江南奇石,名至實歸矣!

瑞雲峰還有其出奇的經歷。話說靖康年間(公元1126年至1127年4月),靖康這個年號總共用了兩年,靖康元年12月宋欽宗趙桓正式投降金國,成為俘虜;靖康二年二月六日(公元1127年3月20日),金太宗下詔宋欽宗被廢為庶人。七日,宋徽宗等人被迫前往金營。當金人逼迫徽、欽二帝脫去龍袍……如此這般,「小謝姑」未進京城,遺留民間。當初在洞庭開採,渡船運出太湖,風急浪高,舟翻,連峰帶座,一併沉入湖底。想盡辦法打撈,無果。後當地農人用泥石四面築堤,用水車車干水,用千餘人工,終於將峰石打撈出來,而作為峰座的巨大盤石,則留在了茫茫太湖。其後此石歸之於湖州南潯富紳董宗伯。在一次運載過程中,載至上次翻船之處,船竟然又一次側翻。於是從湖心四面築堤,架木懸索,民工潛水搜索,發現目標後再潛水連上鐵索,動用了千百人,十指摳挖,手指鮮血直流。將一巨石打撈出水面,一看竟然是上次沉沒的石盤。再招募善泅者摸索水底,周邊一里內外水域摸索,終於將巨峰打撈出來。

兩次在同一水域沉船,最終連峰帶座一併撈起,實乃奇蹟。就其奇特的經歷而言,不失為奇石也!

瑞雲峰自乾隆四十四年(1779)被織造太監從留園遷至當年織造署西花園,到1906年振華女校創辦,其間,瑞雲峰矗立西花園有一百二三十年的歲月。百年中,清織造署作為乾隆南巡行宮,乾隆皇帝為「眺覽山川之佳秀,民物之豐美」而六下江南,其中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駐蹕織造署,瑞雲峰目睹了乾隆在她面前踱步吟詩。

瑞雲峰移址當年織造署西花園之後的一百二三十年,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掀起了以現代化為主題的新學的浪潮。王謝長達先生於1906年創辦振華女校,不幾年校址遷入織造署舊址,瑞雲峰開始了與一群女學生朝夕相處。瑞雲峰看到了民國初期一流的名人雅士在她面前走過,蔡元培題寫匾額的「長達圖書館」與瑞雲峰相守了一個世紀,還要一直相守下去;蘇雪林每每上完國文課總要在瑞雲峰前小憩……

我的案前有一本這所百年老校編輯的校友散文集,書名為《西花園的雨》,翻開目錄:蔡元培章太炎葉聖陶、費孝通、楊絳、何澤慧、彭子岡、陸璀……

或校董,或校友,讓人眼睛一亮。這本書的封面,西花園的亭子和秋葉在點點雨珠的映襯下,有一段淡淡的文字——

這是個鐘靈毓秀的園子。曹雪芹走後,過了一百多年,蘇州織造署成了一所學校。兩個像曹雪芹一般大的孩子來了,男孩是費孝通,女孩是楊絳,他們在一個班裡讀書,也許也是這個園子的靈動與靈氣,讓他們不一般,之後都成了大作家大文豪。有過了幾年,這個園子又走進來了一個女孩,她也如楊絳當年進來的時候一般大,她叫彭子岡,走出去以後,成為當時最有名的記者。這些孩子們在這個園子裡是有福的,不僅有山石清流、修竹清風,更主要的是遇到了一些好老師,蔡元培會來給他們講美,胡適會來給他們講大觀園,後來,葉聖陶也來了,給他們講寫作……

不知怎麼,我把這段文字與瑞雲峰聯繫了起來。陰差陽錯,瑞雲峰沒有進入皇宮,遺落在民間,人們卻遺忘了「大謝姑」,記住了「小謝姑」。石頭是通人性的。「小謝姑」的身上沒有丁點兒的「皇氣」,看如此高聳、挺拔、嶙峋,有着一種骨子裡的「傲氣」,或者稱之謂「骨氣」。這種傲氣,表現在振華女中校長王季玉身上,正是日寇入侵時王季玉決不為日本人辦學,帶着師生去東山;這種傲氣,正是楊絳、費孝通、何澤慧這些大作家、科學家骨子裡的為國爭光的民族氣節;雜誌傲氣,正是穿着振華女中校服的彭子岡去國民黨監獄探望被進步青年的正義之氣;這種傲氣,正是陸璀在五四運動中舉着喇叭吶喊的豪邁之氣!

瑞雲峰如此圓潤、靈瓏、秀美,具有文人雅士一般的文氣。質樸,大氣,圓融,這不正是今天所提倡的一種人文精神的體現嗎?無怪乎一批批時代的先鋒、精英、大家從這個園子裡走出來,從這個園子裡走向世界。

亦詩亦畫的車前子把自己在蘇州的工作室設在這個園子裡,他說過:「把人畫得入木三分,就接近鬼;把人畫得離地三尺,就接近仙;把人畫得不像人,那麼,差不多就是神了」。我在這個園子裡有幸生活了33年,也就是說,瑞雲峰陪伴了我33年。我在許多場合要提到這個園子的時候,總會說,我生命的三分之一是在這個園子裡度過的,其實私心裡我想至少活到九十九。由此我有了無數個與瑞雲峰親密接觸的機會,我有了無數個與瑞雲峰對話的機會。我在晨曦暮鍾中看,我在晴陽雨簾中看;我在春花秋霞中看,我在蟬噪雪霏中看……迎着早晨的陽光,我看得入木三分,石面上的褶皺絲絲縷縷、褶皺上的苔蘚斑斑駁駁,峰石入木三分,就接近「鬼」,讓我看清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我在午後的濃陰中看,古木的倒影與巨峰的倒影把瑞雲峰托起了三尺,瑞雲峰在古木與巨峰交相輝映的蕩漾的倒影上,飄飄欲仙,真的接近仙了;入夜,我獨自站在黑魆魆的巨石前,它已經不像峰,只有一個黑乎乎的影子,此刻的它,莫非「差不多就是神了」。我怎麼和老車看畫有了一樣的想法?哦,我面前的瑞雲峰分明是一幅畫嘛,一幅濃淡適宜的水墨畫。何止是一日裡的晨昏變化,它讓我獲得一年四季的享受:春陽中,我看得入木三分,就接近「鬼」,我領略「鬼斧神工」的真美;下雨中,瑞雲峰驀地」離地三尺,就接近仙」,我也飄飄欲仙了;冬雪覆蓋了整個兒的巨峰,這「透骨靈瓏」的白色的精靈不像石,那分明就是神了。

瑞雲峰,1957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一座瑞雲峰,透骨靈瓏」![1]

作者簡介

韓樹俊,江蘇蘇州人。江蘇省蘇州實驗中學高級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