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本《美學》課本(張季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一本《美學》課本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一本《美學》課本》中國當代作家張季平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一本《美學》課本

世間萬物皆有緣。這幾十年,我同書結緣很深,且有故事……

今天晚上,燈還是往日那麼的亮,天氣還是昨天依樣的冷,我的情緒,卻熱烈起來,提起筆,要訴說這個故事。

我們這一代人,說被那個年代耽誤了不為過。該讀書的時光,上山下鄉受教育去了,上班養家糊口的時候,卻在課桌前應對考試。當年,拿文憑的成人中專、大專辦學機構,發展很快。國家知道我們耽誤了學業,制定優惠政策支持、鼓勵大家不脫產學習。許多年來,成人教育也確實把萬千好學之人的文化專業理論、勞動技能水平逐步提升了檔次,推涌了大眾的學習熱情。再後來,成人教育提高到本科、研究領域,多數人心嚮往卻不能為之了一一上有老、下有小,身心已疲憊,提不起那股精力和熱情來。

我剛調入電台文藝部時,在部門主任劉文健的舉薦下,加入了成人教育學習的行列。在最後一年的學習里,我的選修課程是巜美學》。

我崇尚美,但對《美學》的理論知識卻從未系統的接觸]過。現在美學成為我的一門功課,自然興奮異常。可是、可是沒有巜美學》課本書可提供。新華書店教材部門的人士很奇怪,為什麼我偏偏要選大家都不選的巜美學》課呢?全市只有我一個人,他們忽略了,沒進這類課本。開課在即,委實着急,我只有在沒有辦法中掙扎,想辦法,求辦法。

那年月,可不像現在,商品有網店賣快遞送,而且很便捷,只要有人民幣,沒有買不到的東西

猛然,有了主意,我想到了自己的辦法!

而且,竟有人真真地實實地幫助我:

《美學》這本書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作者朱光潛。大名鼎鼎的朱先生是北大的教授。我沒找出版社,更不敢驚動朱教授。而是花八分錢買了張郵票,寄封平信到北京大學中文系。在信封背面,寫了兩行字,內容是希望和請求熱心人幫助我。

很快,墨香書香簇簇新的巜美學》課本寄到我手中!寄書人是北大中文系的學生,而且竟是我家鄉資中縣緊相鄰的內江市人。

那時候,機關、團體、單位方興未艾的成教學習潮波及社會,幹部、工人爭相參加,對掙文憑很有緊迫感,要把荒廢了的學業彌補起來,形成熱浪般的良好讀書風尚。再後來,這風氣潛入各家各戶,父母們把自己沒實現的心愿傳遞給孩子,支持鼓勵子女上名挍、掙高學歷,開創了全民性波瀾壯闊的讀書局面。

我選修課的畢業論文是巜內在美與外在美的和諧一致》。論文的指導教師是川大的教授,論文寫作和答辯也在川大進行。當台上的老師問及我為什麼選擇這樣的論文題目時,在作了論文學術性答辯後,我尤其靜靜地、深情地敘說了我和北大小老鄉之間發生的《美學》課本故事。強調,雖然我倆未曾謀面,但我由衷感受小老鄉就是一位心靈美好,外在陽光,內涵豐富,內、外在和諧一致,具有社會美學意義的、高尚的人,是自已學習的楷模,是應當推廣的品性行為。

當年,我拿到了文憑,第二年評上了職稱。我把這些消息告訴了已在中央一家報紙任記者的小老鄉。我也讀到了他寫的消息、通訊和時事評論。他的回信,每次都很簡短。看得出,他工作很出色,也很忙。但我們約定,抽時間回家鄉歡聚!那怕是一天,半天,見見面也好。

自那以後,因為他忙,我也就去信不多了。可是,不去信,卻總牽念着,甚至設想着他的模樣舉止,精氣神韻,猜想着他的繁忙。

再後來,又去過多次信件,都是杳如黃鶴,成了一樁難解之謎。儘管也推理過多類情況的發生,然而,倒不如順其自然,讓這段人生「故事」的人況物境:「定格」在特定的時段里,「保鮮」於回味的記憶中;情致在心靈的崇尚內,美學於社會的傳感外。

至今,當年北京大學中文系內江小老鄉所寄的《美學》書,仍令我「溫故而知新」;

雖然,我與內江小老鄉未曾謀面,也無照片,但是,更讓我感受他的「光彩照人」![1]

作者簡介

張季平,原四川攀枝花電台文藝編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