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枝梅三戲"本大老爺"(曾令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一枝梅三戲"本大老爺"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一枝梅三戲"本大老爺"》中國當代作家曾令琪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一枝梅三戲"本大老爺"

話說乾隆年間,資州城東馬房街有一人,不知其姓字,也不知其何時來此。因自號「懶龍」,故民間即以「懶龍」稱之。

懶龍生得身材小巧,膽大心靈。柔若無骨,輕若御風。大則登屋跳梁,小則捫牆摸壁。隨機應變,看景生情。又善作雞犬狸鼠之聲,蕭鼓弦索之弄。其口技無不酷肖,以假亂真。懶龍夜間可以連宵不睡,白天可以連睡幾日,不茶不飯,仿佛陳摶老祖一般。有時放開一吃,酒數斗飯數升,不夠一飽。有時一連幾天不吃不喝也不餓。懶龍無固定職業,與一些下層人廝混,自然而成「妙手空空」。懶龍行事特點是只擾官,擾富戶,絕不擾民。他得便就做一手,所到之處,得手之後,就畫一枝梅花在壁上,所以資州官民人等又謂此入室大盜為「一枝梅」。唯大家不知道「一枝梅」即是懶龍,只知道懶龍有偷雞摸狗之惡習,卻不知其白天為懶龍,夜晚即為一枝梅,一而二,二而一是也。

那時,資州知州是一個滿人,名叫本著,因為坐堂審案時開口閉口「本大老爺」如何如何,所以,資州人都謂之「本大老爺」。

本大老爺聚斂無度,壟斷了資州好幾個進財的行業。為了教訓本大老爺,懶龍決定騷擾本大老爺家開的綢緞莊,示以顏色。

一天,懶龍趁夜摸進本大老爺家所開綢緞莊之庫房,剛一晃火折。誰想隔壁人家,有人在樓上看見綢緞莊庫房亮光一閃,心知有異,忙敲樓窗向鋪里叫道:「隔壁仔細,家中怕是有賊了!」鋪中人驚起,口喊「捉賊」。懶龍一聽,迅跳出門,見院中一隻大醬缸,上蓋篷草,懶龍慌忙揭起,跨進缸中蹲着,照舊反手蓋好。那家人提着燈各處一照,不見影響,尋到後邊去了。懶龍在缸里想道:「方才只有缸內不曾開看,如果他們後頭尋不見,此番必來。我不如往看過的所在躲去。」又想身上衣服已染醬,淋漓開來,掩不得蹤跡。便把衣服脫在缸內,赤身出來,用腳印些醬跡在地下,一路到門,把門開了,自己又返身進來,仍入庫房中藏着。那家人後頭尋了一轉,又打着火把到前邊來。果然把醬缸蓋揭開看時,卻見有一套衣服在內,認得不是家裡的,多道這分明是賊的衣裳了。又見地下腳跡,自缸邊直到門邊,門己洞開。眾人道:「賊見我們尋,慌躲在醬缸裡面。我們後邊去尋時,他卻脫下衣服逃走了。可惜看得遲了些個,不然此時已被我們拿住。」店主人家道:「趕得賊走了就算,關好了門歇息吧。」遺憾之餘,一家人放倒頭,大家酣睡。豈知賊還在家裡?懶龍安然住在錦繡叢中,把上好綢緞繞身系束得幫幫緊,用一領青舊衣外面罩着。又把細軟好物,裝在一條布被裡面打做個包兒。臨走,懶龍好整以暇,不忘手指沾上點點豆瓣醬,在粉牆上畫了一支醬色的梅花。然後,趁夜深人靜,從牆角攀上屋檐,溜之乎也。

等天明本大老爺得到消息,去到綢緞莊,看見粉牆上那傲氣的一枝梅,頓時暴跳如雷,順手操起一根棍子,將那個豆瓣醬缸子幾棍子打得稀爛,豆瓣醬濺了一地。本大老爺發誓要將一枝梅捉住,繩之以法。

二、「一枝梅」二戲「本大老爺」

懶龍雖然淪落為賊,但可能是出身貧苦的緣故,非常仗義。

那一年,資州大旱,民不聊生。州官本大老爺不僅不積極救災,他家的米店還囤積居奇,哄抬米價,大發橫財,資州百姓對此敢怒而不敢言。懶龍決定再次施以顏色,讓本大老爺長長記性。

懶龍和兩三個朋友,駕船在珠江緩緩而行,來到西門口。那時候,珠江河床甚高,資州的西門緊靠着珠江河水,本大老爺在西街的米店,前門臨街,後門正臨珠江。天漸漸黑下來,米店也打烊歇息。懶龍將船穩穩暫停在米店後門口河下,站在船蓬之上,抽出小刀,在鋪板上油節疤處一挖,那塊油節疤囫圇而落,鋪板上現出一個銅錢大的小孔。懶龍接過同伴從船上遞來的空心竹管一根,將一頭從板孔中插入米囤,另一頭指向船艙。略擺一擺竹管,只見囤內白米簌簌地從管里如注水一般,緩緩瀉到船艙。弄了大半夜,懶龍看看一船將滿,才駕船離開。懶龍和朋友連夜將大米分成小袋,密送給一些最需要幫助的百姓。

那米店直到第二天開門賣米,才發覺一屯大米差不多被人偷盡。本大老爺得報,鐵青着臉,在米店轉悠了好久,但一直沒想明白,那麼多大米究竟是何時被盜、怎樣被盜的。

那一年,「一枝梅」的獨門標記,在資州城裡好多為富不仁的大戶家的牆上,都出現過。而好多貧不聊生的人,也在大災之年,得以活了下來。

三、「一枝梅」三戲「本大老爺」

本大老爺接連吃了一枝梅的虧,雖然恨得牙痒痒,卻好似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資州城裡受一枝梅光顧的大戶,紛紛告狀,告到了本大老爺面前。本大老爺於是督責州尉,嚴行盤查,限期抓獲畫一枝梅的賊人。可賊人沒個姓名,額頭上又沒有貼標籤,誰知道是張三李四王二麻子?

但在本大老爺的嚴責之下,州尉人等也只得用心體訪。原來隨你巧賊,須瞞不過捕快;捕快與黑道中人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多多少少知道一些蛛絲馬跡。不久,不知怎的,懶龍一個失風,竟真的被拿,解到州里。本大老爺升堂,一拍驚堂木,厲聲喝問:「堂下何人?」州尉稟說抓獲了「一枝梅」,雖不曉得其姓名,卻正是畫一枝梅花圖案的賊。本大老爺問道:「何以見得此人就是賊人一枝梅呢?」州尉道:「下官督促捕快察訪得確實,一些不差。」懶龍道:「小人是馬房街的良民,偶爾偷個雞摸個狗是有的,但小人並不是什麼大盜一枝梅。捕快們因大人限期破案,沒辦法,硬拿小人來交差的!」本大老爺道:「真有此事?」州尉道:「此人確是真正的一枝梅,賊人之口,自我辯解,請老爺千萬別聽他的!」聽聞此言,本大老爺就有點狐疑,懷疑所抓獲之賊不是一枝梅本人。州尉稟道:「下官們費了多少心機,才訪得確實。若被他花言巧語脫了出去,後來小人們再沒處拿了!」本大老爺欲待要放,見州尉如此說,又怕是真的,萬一放去了,難以再捉,思量再三,只得暫且將懶龍收於監中,待詳細推求,再行定奪。

懶龍一入監中,不到一天,就和獄卒打得火熱。懶龍對獄卒道:「進監的舊例,該有孝敬的。無奈小人身邊之物,盡被捕快們搜去。――這樣吧,我有一宗銀兩,在瓮城子那裡的五顯廟神座破磚之下,送與哥哥做見面禮,如何?哥哥只裝作去燒香,取了自用。」獄卒半信半疑,抽個時間跑去五顯廟一看,果然得了一包銀子,約有二十餘兩。獄卒大喜,遂把懶龍待若上賓,不幾天,關係親密得兄弟一般。一天,懶龍又對獄卒道:「承蒙哥哥盛情關照,小人無可報效,還有一宗東西在西門外孝子橋右岸某塊石頭縫裡,哥哥去取了,也見小人一點敬意。」獄卒道:「孝子橋那裡人來人往,很是打眼,怎樣才能取得呢?」那人道:「哥哥可讓嫂子提個籃子,盛着衣服,到那河邊去洗,趁便摸來放在籃中,神不知鬼不覺,不就拿回家了嗎?」獄卒依言,讓老婆如法取了來。回家一看,約有百兩之多。獄卒一發喜謝不盡,晚間打酒買肉,請懶龍小酌。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懶龍對獄卒道:「今夜三更,小人要到家裡去看一看,五更就回來,哥哥可放小人出去走一遭?」獄卒思量:「我受了他許多東西,他要出去,推辭不過。但萬一他出去了再不回來,豈不把我的飯碗也打破了?」懶龍見獄卒遲疑,便道:「哥哥不必疑心,你知道小人是家住馬房街的懶龍,被捕快冒認作一枝梅送在此間,既不知道真名,又無偷盜實跡,這是定不了小人的罪的。小人少不得辯出去。就是給小人一對翅膀,小人也不會私自飛走的。但請哥哥放心,只消一個更次,小人仍舊回來。」獄卒見他說得有理,想道:「一個未曾定罪的犯人,萬一就是丟了,也沒什麼大不了之事。說不定他出去一趟,還有我大大的好處呢!」獄卒於是順水推舟,就依允放了他。懶龍不由獄門,一個恍惚,如同蜻蜓點水,竟在屋檐上跳了去。眨眼之間,屋瓦無聲,懶龍早已不見。

到得天麻麻亮,獄卒宿酒未醒,尚在朦朧,懶龍已從屋檐跳下。搖起獄卒道:「小人回來了!」獄卒驚醒,看了一看道:「咦,你還蠻講信義的嘛!」懶龍道:「小人怎敢不來,連累哥哥?多謝哥哥放了我去,已有小小謝意,留在哥哥家裡,哥哥快去收拾了來。小人就要別了哥哥,正兒八經地出監去了。」獄卒不解其意,天明後趕回家中。只聽老婆說:「有件事正要告訴你。昨夜更鼓盡時,不知樑上什麼響,忽地掉下一個包來。解開看時,儘是金銀器物,敢是天賜我們的?」獄卒情知是懶龍的緣故,急搖手道:「別做聲!快收拾好了,以後慢慢受用。」獄卒急轉到監中,謝過懶龍不提。

那天上午,本大老爺剛到前衙,就聽得堂鼓山響。升堂一看,只見州里的幾個大戶人家紛紛來告被盜情事,六七家人都說昨夜失盜,牆壁上畫着一朵小小的梅花,懇求儘快緝捕。本大老爺馬着臉,慪氣胴胴的。因為他家的幾個鋪子,昨晚也都被盜,「一枝梅」的圖案赫然畫在牆上。顯然,「一枝梅」還在頂風作案。本大老爺對眾人道:「我原先還疑心前日監的是『一枝梅』,看來那人只是個小爬蟲,不是真正的大盜『一枝梅』。」本大老爺遂叫獄卒,把前日監的那人帶到堂上,當堂二十板子,以示薄懲,然後釋放。另行責令州尉,定要抓獲真正的一枝梅解官,限期結案。

堂上堂下,一干官場中人,只有獄卒心裡明白,今天釋放之人,可能就是大名鼎鼎的一枝梅本人。但獄卒受過懶龍的重賄,服他神機妙算。再說,事關自己的飯碗,也就落得個裝聾作啞,懶得說破。

懶龍撫着受刑的屁股,一瘸一拐,走出大堂。心下笑道:「可惜啊可惜,你本大老爺自以為聰明,卻是有眼無珠。我一枝梅站在你面前,你卻豬八戒認不得真佛。可嘆!」多年以後,人們才知道,那個在人們眼裡只會偷雞摸狗的「懶龍」,就是行俠仗義的俠盜「一枝梅」。

這就是資州廣為流傳、被人們津津樂道的「一枝梅」三戲「本大老爺」的故事。據老輩子人說,直到那個自詡聰明的「本大老爺」離任,「一枝梅」的案子也始終未破。

2012年4月,於覽星樓[1]

作者簡介

曾令琪,中國辭賦家協會理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