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棵長滿 「智慧果」的「智慧樹」(傅建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一棵長滿「智慧果」的「智慧樹」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一棵長滿「智慧果」的「智慧樹」》中國當代作家傅建國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一棵長滿「智慧果」的「智慧樹」

林清平先生的文集《清平智慧書》,放在案頭有一段時間了。翻翻,讀讀,再翻翻,再讀讀,看似漫不經心,其實是慢慢地咀嚼消化。每次閱讀都被作者的平實真誠而又出神入化的文字打動,都有一種心靈開竅的感悟和收穫。有心想寫點什麼,但囿於生活瑣事困擾,又怕自己閱讀理解有限,一直不敢輕易動筆。

說實話,剛開始看到書名時,以為是作家拿「智慧」的噱頭譁眾取寵,我這個人向來比較固執,拒絕閱讀「心靈雞湯」類的文字。但林清平先生是我的微信好友,他的文章經常在朋友圈有拜讀,他的文字純樸、簡潔、通透,所闡述的理論和思想既有人世間的煙火氣息,又有文學的韻味和靈氣,更有佛家或道家的禪意與哲思。因此,閱讀他的文章常常感覺茅塞頓開意猶未盡。而《清平智慧書》仿佛是作 家特製的「心靈雞湯」,每次閒閱都會從中獲得一股清新的暖流在心間流淌,受益匪淺。

《清平智慧書》分為:為人處世篇、品格修養篇、自我管理篇和心靈教育篇,共4輯,近100篇文章,約18萬字。但我的閱讀卻隨心所欲,像從樹上摘果子,摘到哪個是哪個。竊以為,《清平智慧書》就像一棵「智慧樹」,且長滿了一顆顆「智慧果」,只要你有心想摘,無論摘到哪一顆「果子」,都飽含「智慧」的養分。你若細細品嘗,就會感受到「智慧」的果實在作家的筆下,變成一粒粒「種子」,在彼此的心靈播撒、發芽。

那麼,究竟什麼是「智慧」呢?

「智慧」其實是一個虛無的詞,或者說是一個高深莫測的詞,進一步說,談智慧不是作家的專業,而是哲學家的本分。這也是我曾經為什麼會拒絕閱讀「心靈雞湯」類文字的理由。

但是,隨着閱讀的持續和深入,我服了,由先前的偏見之心而變得肅然起敬,《清平智慧書》一書,每一篇,每一段,字裡行間都充滿了作家的智慧,以及對人生智慧的闡述和挖掘。

在此,不妨隨手摘錄幾段,與諸位分享一下:

「與人交往,隨緣但不要攀緣,攀來的緣,一定不是緣,早晚會成冤。」

「人總是被生活綁架,要生要活,你就得滿足生活提出的一切條件。問題是,你即使滿足了所有的條件,依然不能被生活釋放,因為生活總是慾壑難填,你滿足了它前面的條件,它後面的條件又會加碼。很少有人能夠從生活的綁架中逃脫,絕大多數人都是逆來順受,充其量偶爾來一次自由的意淫。」

「人有時候要跟自己較較勁,不然容易出現生命的疲倦。但絕不能一味地較勁,否則必然造成生命磨損。我匍匐,是為了吮吸大地的營養;我仰望,是為了承接日月精華。千萬年我只一瞬,不能白白閃過;萬千人我是唯一,要有獨立風騷。」

這些信手拈來貌似直白的文字,卻句句如「醒世警言」,為讀者開啟智慧的大門,拂去生活的霧霾,解開心靈的疙瘩。尤為難能可貴的是,如上述這般充滿人生哲理的樸素話語,書中比比皆是,使得「智慧之樹」在作家筆下生根發芽,而並非是故弄玄虛的牛皮或泡沫。林清平先生用一支文學的筆,向讀者敞開心扉,傳授他的人生「智慧」,這些「智慧」來源於作家真切的人生體驗和超越時空的心靈感悟,藉助他自身深厚的文學語言功底,輕鬆自如地進行詩意的表達。因此,我認為《清平智慧書》實際上是一本有關如何做人的書,如何善待生活的書。人生在世,無論是誰都難免會遭遇困境,如何做人,如何處世,有時確實感到迷茫和困惑,有的人辛辛苦苦一輩子,也不知道自己究竟為什麼活着?為誰活着?閱讀《清平智慧書》,感受到作家那睿智的頭腦和悲憫的情懷,將心靈的智慧交付於讀者,根植於讀者的心田,與讀者產生心靈上的共鳴,這正是作家的與眾不同之處,也是《清平智慧書》深受讀者青睞的奧秘所在。

從文本的角度來講,身為作家,寫什麼和怎麼寫,兩者之間有着微妙的關係。寫什麼,反映出一個作家興趣和視野;怎麼寫,見證一個作家水準的高低。

讀《清平智慧書》,感受到林清平的寫作視野仿佛像大海一樣寬闊,心靈猶如天空一樣深邃;而在「怎麼寫」這個問題上,對於作家根本就不是問題。作家憑藉自身紮實的文學素養,將日常所思所想,通過生動、簡潔的文學語言的敘述,從而輕盈、柔和地抵達讀者了心靈。換言之,「智慧的種子」需要智慧來傳播,智慧的書籍需要智者來書寫,這樣的寫作,不僅僅是一種功夫,更是一種天賦與修養。令人敬佩的是,作家在談論「智慧」時,始終以虔誠的姿態與讀者平起平坐,像老朋友們在一起談心、拉家常,生活的「智慧」,做人的「智慧」,處世的「智慧」,等等,在作家筆下非深不可測,望塵莫及,而是摸得着,看得見,即便你一時沒有讀作家的文章,哪怕看一眼題目,也會被作家的智慧所征服:

學會成全,懂得隨緣;你不在這個江湖,就在那個江湖;愛時要有距離,恨時要留有餘地;合則多往來,不合則相忘;早起,才有資格任性地等待日出;作為生命的樣本,你是唯一的;詩歌敵不過歲月,遠方並不是距離;再小的房子,也能住下一生;人生沒有草稿,不等於人生可以潦草……

特別欣賞作家筆下這句話:

當年,身處逆境,我拿自己當人看,因此活得有尊嚴;如今,日子順遂,我不拿自己當回事,因此活得不飄忽。總結這半生,我獲得的感悟:一個人窮時丟失的尊嚴,不要期望達時可以找回;一個人順遂時能夠保持低調,才可避免樂極生悲。

從作者簡介一欄里,得知林清平先生1963年出生於安徽樅陽,現居池州。如此說來,我們既是文友、老鄉,又是同齡人。儘管至今彼此還未曾謀面,對作家的成長經歷一無所知,但以文會友,從作家的「智慧樹」里分享一枚「智慧果」品嘗一下,這就夠了。 [1]

作者簡介

傅建國,1963年5月生,安徽青陽人,現居溫州。曾務農,代課,做篾匠。長期從事皮革銷售工作。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