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榻高懸(舒建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一榻高懸》中國當代作家舒建勛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一榻高懸

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一天,意氣風發的王勃]路經洪州(今江西南昌),恰逢主人在剛落成的滕王閣上以文會友。席間王勃以他的才情和靈秀,將贛鄱大地上的無數美景和人物注入筆端,洋洋灑灑,字字珠璣,句句生輝,為世人留下了許許多多經典的意象和意境,令滿座皆驚。這就是極負盛名的《滕王閣序》。因了序中的那句「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豐城隱溪村的徐孺子聲名鵲起,聞名天下,千百年來為人們所傳頌。這篇至今讀來依然讓人滿目餘霞、滿口留香的傳世美文,就這樣在不經意間成就了一座江南名樓,成就了一段文壇佳話,也成就了一代高士徐孺子。

和許多人一樣,我也是由此才知道了徐孺子。徐孺子名叫徐稚,字孺子,是我國東漢時期著名的經學家,高士賢人。可惜他在史料上並沒有為我們留下太多的生平記載。前些年我曾到過他的家鄉——那個位於豐城株山腳下的隱溪村打聽他的家世,同時也想找一點可憑弔的實物,然而除了在株山南麓還有被稱為「孺子讀書台」的遺蹟外,其餘蹤跡全無。那天我們在他後人的引領下站在山上放眼看去,只見那裡山水寂寂,林木蔥蘢,山上的溪流緩緩流經山下的村莊,「隱溪村」原來由此而名。

看似一篇偶然的文章讓徐孺子青史留名,但真正了解其人其事後發現並不那麼簡單。史料上說徐孺子受到祖先薰陶,少年好學,飽讀詩書,後來更是成為朝廷太學生中知名度最高的人。他為人恭敬、勤儉、仁義、謙讓,注重修養志節,其高尚品德得到了鄰舍鄉親的一致稱讚。像封建時代的大多數知識分子一樣,從政也是徐孺子人生的遠大目標。然而他所生活的後漢已趨沒落,宮廷紛爭不止,儘管朝廷各派系屢屢有人想請他出山,但他看清了當時朝廷腐敗、時局混亂而不屑參與其中。這時的徐孺子,隱居家鄉,與長林豐草、山水田園為伴。我國古代士人在生活中比較注重精神層面上的追求,這就是精神生活上的自由和文化生活上的品位。他們中的許多人或因政治上遭排擠,或因個人奮鬥受挫而又不甘沉淪,便會到大自然中去,像陶淵明那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們中的許多人就是以這種無奈且超然的方式來抒發胸中塊壘,尋找生活樂趣。徐孺子卻不然,他以一種自尊和知足的態度面對生活,謙遜禮讓而不落魄,淡泊名利而不低沉;他拒官不做後並沒有放情山水,而是身體力行傳播知識,濟貧幫窮,給人一種平等不辱的曠達和波瀾不驚的飄逸。他認為,有完善人格的人不但應該做有利於眾人的事,而且還願意去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應該忍辱負重,任勞任怨,盡其所能地幫助別人,而不是去與人爭名奪利。沈從文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曾經說到過一個高士磨鏡的故事,就與徐孺子有關。故事說他的老師江夏黃公喪葬,徐孺子奔喪沒錢,便沿途為人磨鏡。他磨鏡捨得用料,且做工精巧,磨的鏡子出奇的好,既有實用價值,又有審美情趣,更有磨鏡過程中的許多流風餘韻為人們所樂道。

徐孺子幾近完美的人格聲名遠播,慕名而來向他求學者數以千計。他教書重在育人,而且目的十分明確。他的學生問他:讀書目的是為了當官,還是為了學藝?他回答,讀書的根本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當官,更是為了完善人格,學會做人。一個人格高尚的人,當官能安貧樂道,為民能成家立業,這在學而優則仕的當時是十分難得的。徐孺子就是在這樣一種低調、簡樸的平淡生活中不失進取,舉手投足間盡顯高士風範。以至於我們今天在讀書時,每每看到嵇康如何灑脫地手揮五弦,陶淵明怎樣恬淡地採菊東籬下,以及李白「扶搖直上九萬里」、蘇軾「我欲乘風歸去」的放曠飄逸時,就會很自然地想起這位被人們尊稱為「南州高士」的徐孺子。怪不得明代模仿山東曲阜「祭孔」的範例,還在江西創立公祭徐孺子的「祭徐」制度,並一直延續到了清朝。前不久我看到一個資料說,「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句名言表現的是魯迅面對徐孺子這位歷史人物的謙遜。對此我沒作具體考證,但我以為,以徐孺子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風範,以魯迅的學識和人品,前者若果真能被後者所推崇讚賞,那真不失為一段文壇佳話。

在徐孺子的影響下,株山一帶民風淳樸,世俗清正,出現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太平景象,與當時動盪的社會局勢形成了鮮明對比,因此徐孺子多次得到了地方官員的禮遇和舉薦。東漢桓帝時期,陳蕃任豫章太守,到任後遍訪賢能,當他聽說徐孺子滿腹經綸且品德高尚後,十分欽佩,親自前去拜訪,並誠懇地請他到郡府為官。出仕為官對那個時候的知識分子來說,無疑是人生奮鬥的成功體現,是真正的人生價值和終極意義。徐孺子婉辭後,陳蕃便常常派人送去衣物,以示敬意,還經常約請他到郡府論學獻計,秉燭長談,並特意準備了一張臥榻,專供徐孺子使用。徐孺子一走,陳蕃就把臥榻懸掛起來,直到徐孺子再來,才又放下。王勃那句「徐孺下陳蕃之榻」的典故,就出於此。「榻」是一種狹長而低矮的坐臥用具,「坐榻」是古時人們的一種休憩方式,是古人接待尊貴客人的一種禮儀,表示對賢才的器重或對賓客的尊重。因為有了這個經典故事,後人才有了優賢榻、留賓榻、陳蕃榻、下榻見賢、陳蕃解榻等說法。後來陳蕃到朝廷當了尚書、太傅,又積極上書推薦徐孺子,對此他都婉言謝絕堅辭不就。陳蕃任豫章太守前是樂安太守,在樂安他曾為一位叫周璆的高士隱者專設了一張榻,使周璆深為感動。因而歷史上的陳蕃至少是設有兩張榻,一張是他任樂安太守時為周璆所設,一張是他任豫章太守時為徐孺子所設。只是因為王勃的《滕王閣序》只告訴了人們這張徐榻而已。據說陳蕃設榻有兩個標準:一是此人在當地必須有名氣,高風亮節,為人典範;二是此人滿腹經綸,治國理政有獨到見解,且一般人招致不來。不具備這些條件,是沒有資格享受專榻殊榮的。陳蕃在府上設專榻待客,客人走了居然還要勞神費力地把榻懸掛起來,頗有些歷史上周公「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握髮」的風範。史書上說周公吃飯時如果來了客人,居然會把吃到嘴裡的飯菜吐出來去迎客。人們以此格物致人,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果,周公一吐哺,天下皆歸心。陳蕃飽讀詩書,箇中道理他自然是深曉的。當年齊桓公不記追殺之仇,拜管仲為相,爭霸中原;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使得三分天下有其一。陳蕃在豫章府上將徐孺子坐過的榻「去則懸之」,讓「陳蕃之榻」成了招賢納士、優待賢才的代名詞,意味深長。

考究陳蕃為官時設過幾張榻對今天的我們來說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陳蕃之榻」在中國招賢史上所具有的里程碑意義。陳蕃在形式上只是懸起了一張榻,實質上是通過這極端的方式,向世人宣告禮賢下士。一榻高懸,高懸的是求賢如渴,招賢納士,希望有才華的人能夠人盡其才;一榻高懸,高懸的是對知識的尊重,對人才的渴求,對賢者的以禮相待。只有禮待賢才,吸引更多的有識之士前來效力,領導者以禮待人,才能使天下人才心嚮往之。而人才越多,成功的概率就越大。曹操在《短歌行》中詠嘆「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詠嘆的是一顆求賢若渴之心。劉邦打敗項羽後大宴群臣,席間他指着張良蕭何韓信對大家說:「此三人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唐太宗也是求賢若渴、識人用人的典範,他不僅自己注意發現賢才,還要求群臣舉賢。由於太宗能充分認識到用人對致治的關鍵作用,積極地發現人才,認真地考察人才,不拘一格地提拔人才,這些人也各盡所能,從各個方面推動了「貞觀之治」的出現。

我非常喜歡王勃的《滕王閣序》,前後讀過多少遍已經記不清楚了。王勃的神來之筆,在描繪飄逸風雅的徐孺子時,也把他渲染得通體聖潔。時至今日,每每讀起我都被其華麗的辭章所打動,為其超凡的想象而折服,更被其橫溢的才華所震撼。然而透過這層華麗外衣去感悟其中的沉澱,便覺得它不僅是一篇文情並茂的駢儷文,更是一曲古代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的悲歌。文中作者筆鋒一轉,一句「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將他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抑鬱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禁不住令人生出學學陳蕃,善待「孺子」的感慨,引發了人們許多思考。[1]

作者簡介

舒建勛,男,1955年4月出生,江西靖安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