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丁型病毒性肝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丁型病毒性肝炎
丁型病毒性肝炎
原圖鏈接

英文名稱 :iralhepatitistypeD;deltahepatitis

就診科室 :傳染科,肝炎科

發病部位 :肝臟

多發群體 :HBV感染者

常見病因:丁型肝炎病毒(HDV),乙型肝炎病毒

傳播途徑:輸血,血製品

傳染性 :有

丁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丁型肝炎病毒(HDV)與乙型肝炎病毒等嗜肝DNA病毒共同引起的傳染病。本病呈全世界性分布,尤其意大利南部呈高度地方性流行,發展中國家HBsAg攜帶率較高,有引起HDV感染的基礎。我國調查報告提示有地方性流行,各地HBsAg陽性者HDV感染率為0%~32%,總的看,北方偏低,南方偏高。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病者HDV感染率先明顯高於無症狀HBsAg攜帶者。主要通過輸血和血製品傳播,與乙型肝炎的傳播方式相似。HDV與HBV重疊感染後,可促使肝損害加重,並易發展為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 [1]

病因

HDV為一有缺陷的單股負鏈RNA病毒,必需依賴HBV等嗜肝DNA病毒為其提供外殼,才能進行複製。HDV存在於HBsAg陽性的HDV感染者的肝細胞核內和血清中。主要在肝細胞內複製。HDV易發生變異。人感染HDV後可明顯抑制HBV-DNA的合成,HDAg出現與血清中HBV-DNA減少相一致,隨着HDAg轉陰和抗-HD出現,HBV-DNA又恢復到原水平。主要通過輸血和血製品傳播,與乙型肝炎的傳播方式相似,HDV感染大多見於HBV感染者,也可見散發性HDV感染者。HDV與HBV重疊感染後,可促使肝損害加重,並易發展為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 [2]

臨床表現

人感染HDV後,其臨床表現決定於原有HBV感染狀態。潛伏期4~20周。有下列兩種類型:

HDV與HBV同時感染

見於既往無HDV感染,同時感染HDV與HBV,表現為急性丁型肝炎。其臨床症狀與急性乙型肝炎相似,在病程中可見兩次膽紅素和ALT升高。血清中HBsAg先出現,然後肝內HDAg陽性。急性期患者,血清中HDAg陽性持續數日即轉陰,繼而抗-HDIgM陽性,持續時間短,滴度低。抗-HDIgG則為陰性。

HDV與HBV重疊感染

臨床表現多樣,可似急性肝炎,也可為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多見於慢性HBV感染者,其症狀主要決定於HDV感染前是慢性HBsAg攜帶者,抑或是HB慢性肝病者。如為HBsAg攜帶者,感染HDV後則表現似急性HBsAg陽性肝炎,但抗-HBVIgM陰性,較單純HBV感染重。如為HBV慢性肝病,由於HBV持續感染,HDV不斷複製,使已有肝組織病變加重,可表現為肝炎急性發作,或加速向慢活肝和肝硬化發展。因此,凡遇慢性乙型肝炎,原病情穩定,突然症狀惡化,甚至發生肝功能衰竭,頗似重型肝炎,應考慮為重疊感染HDV的可能。 [3]

檢查

血清檢查

血清中丁型肝炎病毒抗原(HDAg)和丁型肝炎病毒抗體(抗-HD)。

肝功能檢查

包括膽紅素、麝香草酚濁度試驗、AST、ALT、A/G、凝血酶原時間、血清蛋白電泳等。

特異血清病原學檢查

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M。有條件可檢測HBV-DNA,DNA-p,Pre-S1、Pre-S2等。

血清學檢測

可檢出部分HDV感染的患者,尚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只有從肝組織檢測HDAg才能確診。 [4]

診斷

1.HDV流行區內HBsAg攜帶者發生的肝炎;

2.急性乙型肝炎出現雙峰性血清ALT和膽紅素濃度波動;

3.病情已趨穩定的非活動性病例突然出現肝炎活動,或慢性乙型肝炎病程中表現進行性惡化;

4.HBV複製指標本已降低或消失,而臨床表現反見惡化的病例。

確診則決定於HDV血清學標誌的檢測。血清學診斷:HDV抗原、抗體可同時存在於血清。篩檢中,常以抗-HD檢測為第一步驟。抗-HD檢測有放射免疫法(RIA)和酶吸附法(EIA)。

抗-HDIgM在臨床發病的急性早期便可出現,持續3~9周,於恢復期消失;倘若轉為持續感染狀態,則可持續陽性,且以7S型為主,而在病情反覆活動時可有19S型出現。因此,可作為同時感染和重疊感染急性發病的鑑別。急性發病時,在抗-HDIgM滴度開始下降之後,抗-HDIgG滴度顯示上升,但亦有限,並於2~18個月內消失。持續高滴度抗-HDIgG的存在是慢性持續性HDV感染的主要血清學標誌。

組織學診斷:肝活檢標本肝細胞核內HDV(HDAg或HDVRNA)組織染色為確診手段。 [5]

治療

對HDV感染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關鍵在於預防。臨床以護肝對症治療為主。抗病毒藥物如干擾素等主要是干擾HBV-DNA的合成,對HDV-RNA的合成無抑制作用。 [6]

預防

1.嚴格篩選獻血員,保證血液和血製品質量,是降低輸血後丁型肝炎發病率的有效方法。

2.對HBV易感者廣泛接種乙肝疫苗,是最終消滅HBsAg攜帶狀態的有力措施,也是控制HDV感染切實可行的方法。

3.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無菌技術操作,對針刺和注射實行一次性醫療用具,或一用一消毒,防止醫源性傳播。 [7]


參考來源

  • 徐向田.   丁型病毒性肝炎. 《 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 , 1986  
  • 宋明輝,董風歧,劉齊歌等.   乙型病毒性肝炎合併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NPT水平. 《 現代免疫學 》 , 2005  
  • 程瑞雪,馮德雲.   丁型病毒性肝炎的原位分子雜交及免疫組化研究. 《 VIP 》 , 1996  
  • 趙平,佟麗芳.   丁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學. 《 CNKI 》 , 1999  
  • 馬偉杭,趙炳華,馬亦林.   HBV標誌陽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丁型肝炎抗原的檢測. 《 浙江醫科大學學報 》 , 1991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