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謂挖渠修皇宮的故事
皇宮 |
丁謂挖渠修皇宮的故事丁謂是北宋真宗時期有名的宰相,奸臣,雖然是奸臣但是他非常聰明,思維深邃,文采超然,也做過許多有益的事情。所以很多人說他是「亦忠亦奸」的人,要說丁謂最出名的一個事跡,那肯定是關於他挖渠修皇宮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個故事。[1]
丁謂是北宋時期的宰相,可是一個天才型的官員,書上記載的他長得乾瘦而精幹,一雙眼睛有點斜視,可目光炯炯。 也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首先不可否認他的思維深邃,文采超然,做過許多有益的事情,但也善於弄權,謀取私利,排擠同僚,所以落得「亦忠亦奸」「的名聲。
他的辦事能力深得皇上的賞識。比如有一年,皇宮失火,整個皇宮變成廢墟,於是這件主持修復皇宮的工程順理成章交給了丁謂。這在當時絕對是一個大工程,可以說非常具有挑戰性。結果丁渭不僅按時完工,而且還非常漂亮。
簡單歸納起來,就是這樣一個過程:挖溝(取土燒磚)→引水入溝(水道運輸)→填溝(處理垃圾)。
第一步:丁謂將皇宮前的大街開挖成一條大溝,取土燒磚、燒瓦。
第二步:把京城附近的沛水引進大溝內,使運送建築材料的船隻直抵宮前。
最後,把廢棄的磚瓦和廢土填人溝內,然後修復原來的大街,這一統籌施工安排,可謂「舉一役而三得」。
由此一來,原本預計15年完工的浩大工程,在丁謂主持之下只用了7年就完工了。丁謂這個超常規的設想,不僅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提高了勞動效率,更好地保證了施工質量。最終工程結算,節省了億萬兩銀子。真宗及眾臣點讚不已。
我們不能不說丁謂此舉是智慧的。可智慧一旦變成了心計,就不是做宰相的才能與氣量了。才大量小,德不配位,或許正是丁謂的悲劇所在。
不得不說,丁謂統籌安排的智慧真值得學習。生活中,我們有沒有遇到過這樣一些人,做事情的時候,沒有分清輕重緩急,主次顛倒的情況,浪費時間不說,效率又低。
人在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事,這些事總結起來,可以分為四類:一、既重要又緊急的。二、重要但不緊急的。三、不重要也不緊急的。四、緊急但不重要的。把事情分為四類之後,遇到事情就會有一個輕重緩急的處理辦法,會得到不一樣的效果。
在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處理好緊急的和重要的事情。捨得捨得,就看你想捨棄什麼,得到什麼?把這一點想明白了,就知道什麼事情重要什麼事情緊急。遇到事情就知道該怎麼取捨,怎麼分配精力,而不至於無所適從,無從下手。也不至於多少年以後後悔自己當初的猶豫不決,自己的想事不周到。
分清重要的和緊急的事情,就是一個目標明確的人,就是一個明白人。
從「丁渭修復皇宮」可以看出,三個難題「取土困難,運輸困難,清墟排放困難」,如果把每一個難題都當作是一個孤立而存在的問題的話那麼需要解決的就是三個獨立的問題,可想而知要找地方挖土、修路解決運輸還有最後的廢墟運出排放是個多麼龐大的工程,解決這個工程恐怕他要完不成聖旨了。但是他把這三個問題互相聯繫起來,合併成為一個大問題,從一開始的大道變河道就開始為後面的解決問題做好了準備工作,把挖河道出來的土用來燒紙磚瓦解決了挖河道出土的問題,而挖河道又為工程的材料運輸解決了難題,河運既省時又省力,保證了工程的順利進行,而工程結束後剩下的建築垃圾又回填至河道,把河道又變成大道。平整了當時挖的河道,每一個做法都不是單獨為了完成本項任務,而是為了下一步的工作做好準備,為下一步工作提供便利。在當今社會此方法就是純綠色環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