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鐵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丁鐵石,原名丁武明,回族。1915年(民國4年)12月26日出生於本溪縣第三區大堡村(今屬本溪市溪湖區)。其父丁文發生有4子,丁鐵石排行第三。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侵占中國東北,丁鐵石兄弟隨父母逃難到了北平。1933年,丁鐵石與弟丁堅進入張學良創辦的東北中學讀書。 1936年,日軍圖謀以武力侵占華北,平津地區抗日救亡運動高漲,丁鐵石與弟弟丁堅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同年7月丁鐵石擔任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區隊長,後與同鄉金進南到上海,衝破了國民黨的重重-,到達革命聖地延安,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畢業後,1937年9月丁鐵石率隊到山西太原參加八路軍,1938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晉察冀軍區三分區政治教員、副連長、連指導員、營教導員等職務。 此時馬本齋在家鄉河北獻縣組織國民義勇隊武裝抗日,保衛家鄉。1938年初,在共產黨領導和八路軍的幫助下,成立了冀中游擊軍回民教導隊。同年7月,回民教導隊與冀中軍區回民幹部教導隊合編為回民幹部教導總隊,馬本齋任總隊長,丁鐵石受黨派遣,來到回民教導總隊擔任政治部主任。同年9月,丁鐵石與劉世昌一起,介紹馬本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回民教導總隊由於是剛剛組建,成份複雜,素質不高,紀率鬆散,加上頻繁而艱苦的戰鬥,使部隊大量減員,在很短時間內,從500餘人減少到300人。丁鐵石在創建和改造這支隊伍中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丁鐵石幫助馬本齋,以堅毅的行動,進行了組織整頓工作,從而使部隊得到了鞏固。丁鐵石的行動促使馬本齋認識到加強黨對軍隊領導的重要性,部隊的政治工作從此得到加強,使總隊模範遵守群眾紀律,尊重回民的風俗習慣,受到回民群眾的歡迎和擁護,許多回民青年踴躍參軍,隊伍很快又發展到六七百人。1939年4月間,部隊己達到千餘人。同年秋季,部隊奉命到定縣、無極縣開展鬥爭,在丁鐵石建議下,回民教導總隊正式改名為回民支隊。馬本齋任支隊司令員,丁鐵石為政治部主任,丁鐵石與馬本齋一起轉戰於冀中平原。 1940年5月,在著名的康莊戰鬥中,將從衡水趕來增援的60多名日偽軍殲滅。這一仗,繳獲大炮l門,重機槍1挺,輕機槍2挺,步槍60支,戰馬10多匹。還有許多彈藥,並燒毀汽車2輛。在打掃戰場時,丁鐵石和馬本齋命令戰士們扒下敵人的衣服,幾天後,化裝成日軍的回民支隊又端掉了榆科偽軍據點。回民支隊因戰功卓著,受到上級的表彰,被冀中軍區授予「攻無不克,無堅不摧,打不垮,拖不爛的鐵軍」稱號,並受到八路軍前方總部的通令嘉獎。1940年12月5日,毛澤東主席親筆提寫了「百戰百勝的回民支隊。」 回民支隊成為日寇聞風喪膽的英勇之師,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立下了赫赫戰功。在歷次戰鬥中,丁鐵石指揮果斷,帶頭衝鋒陷陣,英勇頑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部隊作出了表率。1942年5月,日寇對冀中抗日根據地實行了殘酷的大掃蕩,妄圖一舉消滅我冀中部隊主力。丁鐵石協助馬本齋率部轉移到阜城縣,巧妙地躲過了日軍主力的合擊,並消滅了前來搜索的日偽軍300餘人,安全轉移到冀魯豫抗日根據地。 同年,丁鐵石奉命赴延安,參加抗日軍政大學團以上幹部集訓班學習,在此期間,經弟弟丁堅介紹,丁鐵石與從南京投奔延安參加抗戰的白琴相識。3年後,兩人在延安窯洞裡舉行了簡樸的婚禮。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無條件投降。丁鐵石響應組織號召,赴東北開展工作,10月到達瀋陽。這時本溪已被共產黨解放軍的軍隊接收,並成立了本溪保安司令部。本溪回族人士劉正維、楊永清等人得知回民支隊負責人丁鐵石等人已到瀋陽,瀋陽已組建回民大隊的消息,便來瀋陽找到丁鐵石,要求參加瀋陽回民大隊。丁鐵石聽取匯報後,給予了高度重視,考慮本溪湖是回民聚集區,煤鐵公司礦工和當地居民中有許多要求進步的回族青年,最好能單獨組建本溪回民大隊,受本溪保安司令部領導。因此,丁鐵石和劉世昌等領導便指示他們回本溪組織隊伍,並給本溪保安司令員兼政委李力果寫信,提出組建本溪回民支隊的建議,得到李力果的重視,本溪回民大隊正式組建起來。 11月,丁鐵石奉命擔任本溪保安司令部政治部副主任,回到了闊別14年的家鄉本溪。12月,又擔任本溪保安司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這時東北局及省委、省政府機關已遷至本溪,本溪民主政權剛剛建立,敵偽殘餘勢力及小股土匪活動十分猖獗,保安司令部的任務十分艱巨。丁鐵石協助李力果,夜以繼日,運籌帷幄,出色地完成了警衛任務。 丁鐵石十分關心和自己一起參國革命的金進家庭情況,曾多次到金進家裡走訪,看望他的祖父和父母,向他們介紹了金進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畢業後,己在八路軍回民支隊工作,並一再安慰他們說:「金進是你們的好後代,也為你們爭了光!」 在本溪保安司令部工作期間,丁鐵石十分重視加強司令部直屬機關和所屬部隊的自身建設,並建立了各級黨的組織,在回民大隊建立了臨時黨總支,在工人大隊一、二連建立了臨時黨支部,其他連隊和司令部建立了黨小組。他注意在部隊中發展黨員,短短几個月間,部隊黨員人數從開始的l80多名增加到380多名。各連隊的政工幹部均己配齊,部隊的政治思想工作得到加強,政治工作制度已經建立,政治教育有計劃,有落實。同時,為提高部隊連排幹部的政治軍事素質,在丁鐵石的建議下,成立了幹部教導隊,舉辦了一期連排幹部班,有120多人參加學習,部隊的戰鬥力大大增強。 1946年4月,國民黨軍隊大舉向東北解放區進犯,解放軍實施戰略轉移。根據形勢需要,撤銷了本溪保安司令部,將其合併到遼東第三軍分區。同年5月,丁鐵石擔任遼東第二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和遼東三地委委員,隨部隊轉戰於本溪、新賓一帶。同年11月,丁鐵石奉毛主席和-指示,到大連創辦解放軍第一所坦克學校,並擔任大連坦克學校副校長,用從日軍和蔣軍手中繳獲的坦克,為解放軍新型兵種裝甲兵的組建培養了人才。1947年12月,丁鐵石又擔任解放軍第一個戰車團東北野戰軍特種兵戰車團的副團長、團長,並於1948年9月開始,率領這支剛組建不久的戰車團參加了遼瀋和平津兩大戰役,特別是在攻克錦州和天津的戰役中,他掩護步兵向縱深進擊,為奪取兩大戰役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丁鐵石率領戰車團參加了和平解放北平的入城式。當解放軍戰車部隊進城時,受到廣大市民的熱烈歡迎,他們驕傲地說:「我們終於有了自己的坦克部隊了!」3月25日,丁鐵石率領戰車部隊,在北平西苑機場,迎接黨中央進入北平,並接受了毛主席和黨中央領導的檢閱。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舉行開國大典,同時要舉行盛大的閱兵式。丁鐵石接到上級通知後,心情十公激動,立即投入了緊張的準備工作之中,他知道自己肩上擔子的沉重,自己要親率戰車部隊通過天安門廣場,而戰車不能出現任何故障。因此,他一方面從嚴從難對部隊進行訓練,一方面精心檢查受閱部隊準備工作情況,以避免可能出現一系列技術問題。10月1日下午3時,開國大典隆重舉行,隨後,舉行閱兵式。受閱部隊依次為步兵師、炮兵師、戰車師和騎兵師,並以水兵方隊為前導。戰車師又分為摩托化部隊,裝甲車方隊和坦克群。受閱部隊在東長安街接受朱德總司令的檢閱後,依次開始通過開安門廣場,丁鐵石率裝甲車隊和坦克群伴隨着雄壯的《坦克進行曲》,徐徐駛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首都各界人民的檢閱。戰車隆隆,鐵流滾滾,標誌着中國人民解放軍已開始向現代化推進,並向世人展示了新中國裝甲部隊的威武雄姿。 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正式成立,丁鐵石擔任裝甲兵黨委委員、技術部副部長,為發展和提高解放軍裝甲兵技術水平嘔心瀝血,日夜操勞,做了大量工作,為解放軍裝甲兵的建設和成長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1952年毅然赴朝參戰。1953年3月,擔任志願軍裝甲兵器材供應處處長,為志願軍裝甲兵部隊的後勤供應和技術保障作出了重要貢獻。 1954年,丁鐵石擔任南京軍事學院裝甲兵系副主任。1957年入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學習。他認為自己雖然指揮實戰經驗較多,但軍事理論知識不足,因此他抓住這一有利時機,發奮攻讀,刻苦鑽研中外軍事理論,特別是裝甲戰理論與技術,被學院評為「五好學員。」1959年,在所謂的反右傾運動中,彭德懷、黃克誠等軍隊領導人受到錯誤批判,軍內掀起批判「彭黃」逆流。對此,丁鐵石心懷坦白,旗幟鮮明,認為彭德懷、黃克誠功勞卓著,敢於直言,不同意批判,因此再次受到錯誤批判。 在「0」中,丁鐵石長期被關押批鬥,身心受到嚴重摧殘,他的大哥丁溪野被-致死,弟弟丁堅也被密捕入獄。雖然身處逆境,但他始終立場堅定,剛直不阿,堅持真理,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崇高品質。 1973年,丁鐵石被釋放出獄,1975年正式恢復工作,擔任軍委裝甲兵司令部顧問。1980年4月調基建工程兵工作,擔任兵種黨委常委、後勤部政委。1959年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授予二級紅星功勳章,享受副兵團職待遇。1982年2月,丁鐵石離職休養。他雖然年高體弱,還撰寫了《光輝的一生》、《紀念馬本齋,學習馬本齋》等文章,謳歌英雄,緬懷戰友,為全國人民學習民族英雄,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起到了積極作用。 1996年5月31日,丁鐵石病逝,享年81歲。 [以上內容由"抽支煙,靜一靜"分享。]
此條目缺少頁面分類。請協助為此條目補上適當的頁面分類。參見頁面分類入門。(2019年9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