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丁香油(植物提取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丁香油(植物提取物)

丁香亦稱丁子香,桃金娘科番櫻桃屬,為常綠喬木。主產於馬達加斯加、印度尼西亞、坦桑尼亞、馬來西亞、桑給巴爾、印度、越南及中國的海南、雲南。可利用部分為乾花蕾、莖、葉。用水蒸氣蒸餾法蒸餾花蕾,可得丁香花蕾油,得油率為15%~18%;丁香花蕾油為黃色至澄清的棕色流動性液體,有時稍帶黏滯性;具有藥香、木香、辛香和丁香酚特徵性香氣,相對密度1.044~1.057,折射率1.528~1.538。

用水蒸氣蒸餾法蒸餾丁香莖,可得丁香莖油,得油率為4%~6%;丁香莖油為黃色至淺棕色液體,接觸鐵後變暗紫棕色;具有辛香和丁香酚特徵性香氣,但不及花蕾油,相對密度1.041~1.059,折射率1.531~1.536。用水蒸氣蒸餾法蒸餾葉片,可得丁香葉油,得油率為2%左右;丁香葉油為黃色至淺棕色液體,接觸鐵後變暗;具有辛香和丁香酚特徵性香氣,相對密度1.039~1.051,折射率1.531~1.535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丁香油
  • 類型;植物提取物
  • 出處;《藥性考》
  • 來源;桃金娘科植物

簡介

定義

絕不是我國長江以北的普遍種植的觀賞小喬木,木犀科丁香屬植物丁香(別名叫紫丁香,愁客、百結花、華北丁香)學名(Syringa oblata Lindl.)

請後來添加資料的朋友們以學名為準,千萬不要再把紫丁香的圖片或者資料放上來了!還搞不太清楚的朋友請參考百度百科丁香詞條!

分類

丁香油按作用可以分為:

1、食用丁香油:用於烹調調香,可直接食用。

2、藥用丁香油:可內服外擦,用法請遵醫囑。

3、香料用丁香精油:用於香熏療法,濃度很高,食用可致命,請勿嘗試!嚴格來說丁香油又可分為丁香葉油、丁香莖油、丁香花蕾油。在香料工業中,一般說丁香油大都為丁香葉油。

基本信息

主要成分:丁香酚、石竹烯、乙酸丁香酚酯、甲基戊基酮等。

感官特徵:具有辛香和丁香酚特徵性香氣。

應用建議:丁香油廣泛用於調配日用、食用、酒用、煙用香精;也用於單離丁香酚和合成其他香料。

建議用量:在最終加香食品中濃度約為0.1~830mg/kg 。

安全管理情況

丁香花蕾油FEMA編號為2323,FDA184.1257,CoE188,中國GB2760-2011批准為允許使用的食品香料;丁香莖油FEMA編號為2328,FDA184.1257,CoE188;丁香葉油FEMA編號為2325,FDA184.1257,CoE188,中國GB2760-2011批准為允許使用的食品香料 。

理化特性

丁香油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乾燥花蕾(丁香)經蒸餾所得的揮髮油。為淡黃或無色的澄明油狀物,有丁香的特殊芳香氣。露置空氣中或貯存日久,則漸漸濃厚而色變棕黃。遇鐵質顏色會更深,不溶於水,易溶於醇、醚或冰醋酸中。味甘辛,性大熱 。

提取方法

(1)水蒸氣蒸餾法提取丁香油

將處理好的丁香用小型穀物粉碎機粉碎。準確稱取一定量的乾燥丁香粉置於蒸餾燒瓶中,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水,接好冷凝管,開始蒸餾,蒸餾結束後,將所得到的油水混合物轉移至分液漏斗中,靜置,待其分層後,分離得到粗製丁香油。

向粗製丁香油中加入一定量的無水乙醚,用分液漏斗分離出其中的水,然後用無水硫酸鈉處理,在減壓條件下除去丁香油中的乙醚,得到精製丁香油。丁香油提取率為9.94%。揮髮油均為淡黃色油狀液體,具有丁香特有的香味。

(2)丁香油樹脂提取的工藝流程

丁香粉碎,準確稱量,用乾燥過的濾紙包好,放入三角瓶中,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有機溶劑,密封,放入恆溫水浴箱中在一定的溫度下靜置不同時間,然後取出濾紙包,回收有機溶劑,得到丁香油樹脂。丁香油樹脂較為黏稠,氣味不如丁香揮髮油濃郁。

(3)超臨界CO2提取丁香油

將丁香粉碎成粗粉,置於CO2超臨界提取設備中,按陳耕夫(2002)研究所用的工藝條件:壓力為10MPa,溫度為40℃,CO2流量為22L/h的條件進行萃取4h,以壓力為7.0MPa、溫度45℃進行解析,獲得丁香油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