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名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七十二名泉指的是有「泉城」之稱的中國山東省濟南市轄區內著名的七十二眼泉。這些泉一般是泉水比較旺盛,常年不停噴,而存在時間又相對較長的泉眼。
七十二名泉的說法始於大約700年前,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舉了濟南72個名泉。歷史上因為泉水的消亡和不斷產生,七十二名泉不斷地發生變更。
2003年12月6日,濟南評出新的七十二名泉名錄[1]。
歷史記載
元代
文載:歷下名泉有:曰金線,趵突東。曰皇華、曰柳絮、曰臥牛,金線東。曰東高、曰漱玉,金線南。曰無憂、曰石灣,趵突南。曰酒泉、曰湛露,無憂西。曰滿井、曰北煮糠,趵突北。曰北珍珠,白雲樓前。曰散水、曰溪亭,北珍珠東。曰濯纓,北珍珠西。曰灰泉,濯纓西北。曰知魚,灰泉東南。曰硃砂,灰泉西。府城內灰泉最大,自北珍珠以下皆匯於此,周圍廣數畝,當是大明湖之源也。曰劉氏,北珍珠西北。曰云樓,劉氏南。曰登州、曰望水,萬竹園內。曰洗缽,登州東北。曰淺井、曰馬跑,洗缽西南。曰舜泉,舜祠下。曰香泉,舜泉西。曰鑒泉,舜泉南。曰杜康,南舜廟。曰金虎、曰黑虎,李承務巷。曰東蜜脂,金虎西南。曰西蜜脂、東蜜脂西。曰孝感,孝感坊內。曰玉環,同知巷前,今縣衙內。曰羅姑,塌竹巷東。曰混沙、曰灰池,城西南角場下。曰南珍珠,鐵佛巷東。曰芙蓉,姜家亭前。曰滴水,又名清泉,西務北。曰灰灣、曰懸清,城西五龍堂東。日雙桃,城西丁子街北。曰溫泉,城西石橋北城下。曰汝泉,神通寺內。曰龍門,一名龍泉,神通寺東。曰染池,龍門東。曰懸泉,中宮東。曰都泉,中宮東南。曰柳泉、曰車泉,中宮東遠東莊。曰煮糟,四里山南。曰爐泉,南山下。曰白虎,曰甘露,大佛山。曰林汲,佛峪內。曰白泉,王舍店北。曰金沙,曰白龍,龍洞山中。曰花泉,張馬泊。曰獨孤,靈岩寺。曰醴泉,黌堂嶺北。曰漿水,盤龍鎮東南。曰南煮糠,歷山窩北。曰苦苣,柳埠東。曰熨斗,梨峪門家莊。曰鹿泉,石固寨。曰龍居,長城嶺西。合趵突、百脈,總七十二。
明代
明代山東按察司僉事、詩人晏璧作《濟南七十二泉詩》,對72泉,逐一吟詠。
詩中有13個泉名不同於《名泉碑》,新收錄了泉公泉、白公泉、雙女泉、北漱玉泉、南甘露泉、黑龍泉、鹿跑泉、胡桃泉、白花泉、明水泉、魚池泉、縣珠泉、道士泉。《名泉碑》中的硃砂、雲樓、鑒泉、金虎、灰灣、汝泉、煮糟、爐泉、白虎、林汲、花泉、鹿泉、百脈等13個名泉未詠錄。《名泉碑》中的漱玉、溪亭、知魚、滴水、懸清、苦苣6泉,也分別改為南漱玉泉、王氏溪亭泉、知魚池泉、清水泉、賢清泉、萵苣泉。另《名泉碑》中的獨孤泉、醴泉,也由長清靈岩和章丘黌堂岑入到了歷城天麻嶺和康王山醴泉寺(又名四合寺)。
清代
清代,在濟南任(同考官)職的文人郝植恭作《濟南七十二泉記》中,又記有72個名泉[2]。
但是不同的是泉名發生一定的變化,文中新記錄了響泉、冷泉、胭脂泉、當道泉、菩薩泉、雙忠泉、竇姑泉、騰蛟泉、虎泉、草泉、南叵羅泉、槍桿泉、試茶泉、琴泉、琵琶泉、印泉、錫杖泉、麻披泉、天鏡泉、水簾泉、涌騰泉、團圓泉、避暑泉、冰冰泉、濋泉,計25處名泉。《名泉碑》和《濟南七十泉詩》中的36處泉未收記。
現泉眼分布
新七十二名泉中,濟南市區公園內有34處、歷下區8處、歷城區11處、市中區3處、天橋區1處、章丘市6處、長清區5處、平陰縣4處。其中列三代七十二名泉的共44處,另外28處未曾列入。今已有28處被填埋或消失,至今能查找到的有85處。
視頻
七十二名泉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濟南「新七十二名泉」及「新十大泉群」評審揭曉,搜狐,2004-04-02
- ↑ 濟南說泉,華夏經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