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金贖了三條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七十金贖了三條命,恍惚中聞聽房上有人遙呼說:「東嶽神有急令,史某一家人全部除名。」隨後一聲巨響,房屋後壁倒塌了一半。
原文
獻縣人史某,已經沒人知道他的名字,為人落落大方,不拘小節,有一股正氣,非常蔑視品行齟齪的人。
一天,史某偶然從賭場歸來,見一家村民夫婦幼子三人抱頭哭泣。鄰居說:「因為欠了富戶的債務,其人賣妻償還。夫婦平常情投意合,幼子又沒斷奶,就得相互拋卻,所以在此悲傷。」
史某問:「欠了多少債?」回答說:「三十金。」又問:「妻子賣了多少錢?」回答說:「五十金,賣給人做妾。」
又問:「可以贖回來嗎?」回答說:「契約剛成,還沒給錢有什麼不可贖呢!」史某當即拿出從賭場贏得的七十金遞給村民農婦,說:「三十金用於償債四十金用來謀生,努力過好生活切勿再賣妻了。」
村民夫婦感激史某的恩德,殺雞買酒招待史某。酒酣之時,丈夫抱兒離開家門,臨行,他以目示意妻子,讓他對史某以身相報,妻子點頭答應了。
丈夫走後,妻子向史某勸酒,語氣逐漸親密起來。史某神情嚴肅地說:「我史某半世為強盜,半世做捕役,曾經殺人不眨眼。若說是乘人危急污人之妻,那是確實不能做的。」吃喝完畢,一甩胳脯竟自而去,再沒多說一句話。
半月後,史某所在的村莊夜間起火。當時剛剛秋收完畢,家家戶戶的房上房下都堆滿了柴草,加之房屋全是茅草為檐,秫秸為籬,頃刻之間全村就連成了一片火海。史某被驚醒,見四面都是烈焰,揣度不能逃出房子,便與妻兒瞑目靜坐,等待死亡。恍惚中聞聽房上有人遙呼說:「東嶽神有急令,史某一家人全部除名。」隨後一聲巨響,房屋後壁倒塌了一半。
史某一見,急忙左手挈妻,右手抱子,一躍而出,就像長了翅膀。
火滅以後,村人死了十分之九。鄰里都雙手合掌對史某說:「昨天還背後譏笑你傻呢,不料七十金贖了三條命。」
我認為這是司命神保佑了史某全家,其中捐金之功占十分之四,拒色之功占十分之六。[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