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寶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七寶古鎮位於上海市西南部,是一座既有江南水鄉自然風光,又有悠久人文內涵的歷史古鎮。 東臨漕河涇高新技術開發區,西接松江、青浦,南靠上海市莘莊工業區,北鄰虹橋國際機場。 境內七莘路、漕寶路、吳中路、顧戴路、中春路、滬青平公路等縱橫環道成網;2007年,從市區途徑七寶至松江新城的軌道交通9號線正式通行。 全鎮地域面積21.3平方公里,有56個居委會,7個行政村,2個經濟合作社,人口20餘萬。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縣城(鄉鎮)。
歷史文化
七寶的形成
從陸寶庵到七寶寺說到七寶的形成,首先要說一說晉代著名的文學家陸機、陸雲二兄弟。 陸機生於公元261年,陸雲生於公元262年,但兄弟倆都在公元303年被成都王司馬穎所殺害。 他們都是吳郡華亭人(今上海松江區)。 陸機、陸雲出身於三國時期東吳的顯赫貴族,祖父陸遜以軍功歷右都督,大都督,丞相,封侯,父陸抗拜奮威將軍,大司馬,領荊州牧。 三國歸晉後,陸機、陸雲得到晉帝的寬容,在家鄉華亭苦讀十年,從而漸有文名,兄弟倆在詩詞文賦方面頗有建樹,有「雲間兩陸」之美稱。 晉室「八王之亂」起,陸機、陸雲未能遠禍,僅以遇赦得免。 嗣後歸依成都王司馬穎,至太安二年,成都王穎,河間王嗣舉兵討伐長沙王乂,陸機被封為前鋒都督,因兵敗,受到成都王穎的孟玖兄弟和盧志的誣害,秘密收治於軍中,夷三族,兄弟倆同時被殺,時年陸機四十三歲,陸雲四十二歲。臨刑陸機曾悲嘆「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西晉著名的一代文學大家就這樣死於兵禍。 陸機、陸云為當時的文學泰斗,當時人稱陸雲「為文辭藻麗密,旨意深雅」,而陸機更是「少有奇才,文章蓋世」,可惜的是,二陸均作了當時統治階級權力鬥爭的犧牲品,徒留下「華亭鶴唳」的典故。
七寶古鎮
二陸被司馬穎殺害後,其後裔在松江立香火祠,名陸寶院。 院址初在松江境陸寶山,濱吳淞江。陸寶院的建立為宋初七寶鎮的形成埋下了伏筆。 從陸寶院到七寶寺其間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陸寶院究竟建於什麼年代,史料不詳。 後陸寶院又改名陸寶庵,又因吳淞江江水 齒岸,陸寶庵三移其址,這中間經歷了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唐,將近600年,一直到五代十國。 把五代十國劃定為一個歷史階段。是因為七寶寺在五代十國時正式得名。 《松江府志》和《青浦縣誌》是這樣記載七寶形成的:「七寶故庵也,初在陸寶山。吳越王賜以金字藏經曰:「此乃一寶也」。因改名七寶。後徒於鎮,遂以名」。短短的一句話,點出了七寶的由來。 五代十國是唐、宋之間的一個歷史過渡時期,吳越王錢鏐在位年代是公元907年到931年,吳越王錢鏐到陸寶庵,並贈給陸寶庵一卷由其妃花五年時間,用金粉正楷在藍色綃紙上書寫的蓮花經,還說:「此乃一寶也。」由此,陸寶庵改名七寶寺。 這裡必須說明的是:七寶寺在五代十國時得名,同時也三移其址,遷到了蒲匯塘之北。但規模很小,僅僅是一般的佛教活動廟宇。 從《蒲溪小志》看:宋初七寶鎮得名後,僅指蒲匯塘以北區域,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屬華亭,元十五年改為松江府。元二十九年割華亭縣為上海縣,這時,七寶鎮又屬上海縣。 到明太祖洪武時,松江府管轄華亭、上海兩縣,明嘉靖二十一年,又割華亭、上海分置青浦縣,此時,七寶鎮又屬青浦縣。 到明萬曆元年,以蒲匯塘和橫瀝河為界,七寶鎮分屬華亭、上海、青浦三縣分治。具體分設為南為婁縣,北為青浦,過橫瀝河為上海縣。 雖然三縣分治,但七寶鎮的地域劃分在明代已十分明確。東到橫涇(現新涇港),西到小淶港,北到觀音堂(滬青平公路),南到顧司徒廟(顧戴路)。 這一鎮域歷經幾百年直到現在都沒有很大的變化。但是,在明、清兩代為何會一鎮三治呢?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七寶在明清兩代已是經濟發達,賦稅倚重之地了。 《蒲溪小志》云:「田賦百萬,非一令所能經理」,將七寶分為三縣分治,各收賦稅,也就理在其中了。 從後漢到宋初是七寶鎮的形成時期,宋初七寶鎮「因寺得名」後,進入了一個發展期,明清兩代是七寶鎮的繁榮期。七寶是一個千年古鎮,是從七寶鎮得名後起始的,也就是現在所說的七寶鎮是「北宋遺存」下來的千年古鎮。
張澤舍宅拓寺
在七寶寺尚未遷到蒲匯塘之北前,蒲匯塘兩岸究竟是什麼情況,似乎無從知道,因無資料記載。 但《蒲溪小志》有一記載,可供我們參考來論證蒲匯塘兩岸的形成時期。「東柵小石橋西堍,沿橫瀝河西岸向南行者,為南橫瀝街。 向南行過丁家莊,……」這裡的「丁家莊」,《蒲溪小志》記:「丁家莊即後漢丁建陽宅。」丁建陽是三國大將呂布的義父,七寶鎮在沒有地名時形成於後漢的依據就在此。
七寶老街羊肉店
七寶寺未遷到蒲匯塘北前,蒲匯塘兩岸從後漢時已經有人在這塊土地上生活,則不過沒有地名而已。當時有丁家莊,可能還有張家莊,王家莊。 當七寶寺遷到蒲匯塘北後,宋初張澤舍宅拓寺,為七寶的冠名奠定了基礎。 關於宋初里人張澤的具體情況沒有史料記載,但可以肯定,張澤在宋代的蒲匯塘北岸是一個地主,是一個在經濟上有實力的人物。 從張澤能舍宅這一點來看,當時這一地區已經不是一個尋常的農村,已經具備了產生有相當經濟和政治實力人物的環境。 否則,作為吳地望族的陸氏也不會將其家院很隨意地擇址在蒲匯塘北。 七寶寺遷到蒲匯塘北和周邊的環境也有很大的關係。寺前有香花浜,右寺池浜轉後接橫瀝港。左有橫瀝港。香花浜上有三座橋,寺的四面都有水,而且和蒲匯塘貫通。 這一特殊的地理環境原來就是張澤的宅基地。張澤將這一風水寶地讓出來拓展七寶寺,使七寶寺的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擴展到有千餘間佛殿僧舍,使七寶寺在宋初的蒲匯塘北有了一定的規模。 因寺得名
七寶鎮「因寺得名」
史料稱:「鎮無舊名,緣寺得名,寺無他重,因鎮推重。」在張澤舍宅拓寺後,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皇帝賜額「七寶教寺」,由此七寶鎮正式得名。 當時的「七寶教寺」有「郡東第一剎」之稱,它占地60畝,寺河6畝,整座寺廟綠水環抱,紅牆琉瓦,晨鐘暮鼓,香煙燎繞,景色十分優美。吸引了方圓百里的人到七寶教寺進香,由此香客信徒,文人雅士在這裡燒香拜佛,吟詩作畫,為七寶教寺的香火繁茂,人來人往,形成了人氣很旺的局面。 而集鎮形態模式在七寶教寺外圍形成,元末明初七寶鎮已經發展到一定的規模,當時的七寶鎮「居民繁庶,商賈駢集,文儒輩出,蓋邑之巨鎮。」蒲匯塘兩岸的地區,因「七寶教寺」而得名「七寶鎮」。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有名望的集鎮和城市都和宗教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如南翔,龍華,法華,真如等,都是因寺得名。從這些方面來看,我國古代的城鎮發展和宗教在一定程度上相輔相成,有些研究這方面問題的專家指出:城市規劃在初始階段一受宗教影響,二受經濟影響。七寶鎮的形成也是如此。
七寶傳說
晉代著名文學家陸機、陸雲,人稱「雲間二陸」。陸氏後人曾建家祠於吳淞江畔之陸寶山,初名陸寶院,後更名陸寶庵。五代時吳越王錢鏐巡遊駐庵,賜金字蓮花經一部曰:「此乃一寶也。」因改名七寶寺。後江水齧岸,三移其址於蒲匯塘之北。宋初七寶里人張澤舍宅拓寺,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賜額「七寶教寺」。志云:「鎮無舊名,因寺得名,寺無它重,因鎮推重。」 七寶歷史千年綿延,有史可據。然在民間流傳着「七件寶」之說,曰:飛來佛、氽來鍾、金字蓮花經、神樹、金雞、玉斧、玉筷。 飛來佛實為南教寺如來鐵佛,傳說由天上飛來,實系明萬曆年鎮人徐泮募資籌鑄;氽來鍾系明永樂時七寶寺住持僧博洽籌建;傳說從河中浮來。金字蓮花經乃吳越王錢鏐之妃用金粉工楷寫成;梓樹為千年古樹,在原七寶教寺內。此四件為實物也。 而玉斧傳說和建造蒲匯塘橋有關,建橋之初,難以合拱,眾工匠無策之際,來一白髮老者,順手拿起橋堍店家一把斬肉之斧扔於橋下,以墊橋基,塘橋由是得以建成。玉筷說古時皇帝賜功臣一雙玉筷,能驅毒避邪,功臣將其藏於鎮北蔣家橋之東堍橋柱內,後被人盜走,橋柱上遺留下一雙筷印。金雞則說鎮北高泥墩下藏有七缸金八缸銀,由金雞守護,而所埋金銀須由九子九媳之家方可挖掘。
地理位置
位於上海市西南郊,它隸屬閔行區,人口約20餘萬,占地21.3平方公里。它北臨華漕在滬青平公路,南界莘莊鎮顧戴路,東倚梅隴鎮、虹橋鎮橫涇港。歷史上,七寶鎮在繁盛時期規模較大,至今令一些人士引以為豪。 七寶古鎮以七寶老街為中心,占地約86畝。七寶中心廣場是其標誌性設施,還擁有鐘樓廣場、蒲溪廣場、古戲院等群眾文化活動場所。 老街位於新街青年路旁,復古的老街廣場氣度不凡、氣派古老。 街分為南北兩大街,南大街以特色小吃為主,北大街以旅遊工藝品、古玩、字畫為主。老街已成為了集"休閒、旅遊、購物"為一體的繁華街市。 古鎮七寶,已然成為繼周莊、西塘、朱家角之後,上海人出行水鄉的又一選擇。優越的地理位置上,低廉的花銷,更使七寶知名度漸升。
交通
虹橋綜合交通樞紐,是上海立體交通網的西部聚焦點,它離七寶鎮只有5公里,真是名副其實的近在咫尺。出入七寶的公交線路共有40餘條,已通達全鎮所有的村、居民區。鎮內有軌道交通線3條,為9號線,10號線,12號線已通車,其中9號線在鎮內設中春路、七寶、星中路三個站點。正在施工的還有規劃中的17號線南延伸段。滬杭鐵路(南新段)及滬杭高鐵從鎮西穿過。隨着以公路、鐵路、軌道交通為一體的立體交通網絡的完善,七寶人的出行將更為方便快捷。
文化教育
七寶鎮教育資源豐富,教育設施完善,教育體系完整,截止至2004年底,全鎮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2所,其中幼兒園13所,小學8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初中2所,完全中學2所,特殊學校1所,高中2所,大學1所(上海交通大學七寶校區),成校和社區學校各1所。通過幾年的打造,形成了黨政領導重視教育,投入巨大;各校教育發展均衡,品牌學校眾多;管理和教學人才薈萃,結構合理等三大優勢。 2004年,閔行區人民政府將七寶鎮確定為教育改革實驗鎮,為進一步推動全鎮教育事業的大發展提供了保證。七寶鎮全面實施「經濟強鎮、文化大鎮、教育重鎮」戰略,實行教育綜合改革,打造品牌教育園區,也為進一步完善教育機制,整合資源,提高教育水平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七寶鎮抓住了房產開發的機遇,及時調整產業結構,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促進二、三產共同發展,推動了全鎮經濟的快速發展。至2001年底,全鎮完成GDP13.45億元、稅收4億元。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工業是七寶鎮的支柱產業。92年以來,七寶鎮規劃了約8000畝土地用於工業開發,建成了三個工業區。至2001年底招入外資企業200多戶,合同吸引外資2.3億美元;建成了私營經濟城,招入私營企業460多戶,註冊資金3.2億元。 房地產業和商業是七寶鎮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主要內容。92年以來,七寶鎮規劃了8000多畝土地用於房產開發,建成的各式小區有萬科城市花園、大上海國際花園、古鎮名邸、萊茵清境、東方花園、宏明雅舍等。商業方面,99年起七寶鎮引入了樂購大賣場,至今日均營業額達200萬元,最高日營業額超過700萬元;七寶鎮同時按照大商業、大流通的格局,抓好大市場建設,至今已建成的有九星綜合批發市場、七寶商城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等;七寶鎮的社區商業紅紅火火,如萬科城市花園有各式餐飲、美容、乾洗、小百貨等店面100多家,年營業額約達8000萬元;七寶鎮的娛樂業也非常發達,至今擁有熱帶風暴水上世界、大都會高爾夫球場、中殘聯體育藝術培訓基地等娛樂場所。 2021年七寶鎮完成財政總收入47.2億元,同比增長44.8%,完成區級地方收入19.8億元,同比增長58.8%。
休閒旅遊
七寶教寺,初為福壽庵晉陸機陸雲家祠,在松江陸寶山,俗稱陸寶庵、陸寶院。五代十國,庵遷往凇江,吳越王錢鏐賜以金寶蓮花經,並雲「此亦一寶也」。 七寶素有「十年上海看浦東、百年上海看外灘、千年上海看七寶」的美譽。 七寶老街,七寶老街位於上海市閔行區七寶古鎮,整條街有豐富特色小吃,以及古色古香的建築等。 七寶古鎮同屬江南太湖流域的千年古鎮,風景如畫,典型的城中之鎮,又是離上海市區最近的古鎮。 老街已成為了集「休閒、旅遊、購物」為一體的繁華街市。
七寶古鎮風光
閔行體育公園:在七寶鎮新鎮路上,裡面有游泳池,保齡球館,桌球館,羽毛球館,籃球場等,是個健身,休閒的好去處。 熱帶風暴:等至炎夏,附近的熱帶風暴水上樂園又會摩肩接踵。水上樂園位於新鎮路顧戴路口,是亞洲最大的露天水上樂園之一。園中營造了湖泊、河流、沙灘,擁有30多種驚險、刺激的水上遊樂項目。 七寶琉璃工房:工房裡現擁有完整的琉璃製作流程設備和技術,已成為全世界最好的琉璃脫臘鑄造室,位於七寶鎮華中路488號。這裡還建有藝術研究和成品展示的設施,自然也成了中外雕塑家們神往的藝術創造新天地。
老街景點
七寶酒坊
「七寶大曲」向為眾人所周知。酒坊集傳統大曲釀造過程,讓人一目了然。又集全國各地所產酒類,琳琅滿目,大開眼界。休閒可品酒、喝酒、知酒,陶醉於其間。 棉紡織館 明、清時期,七寶隸屬松江府,是「衣被天下」的主要集散地。館展以植、收、紡、織、染為主線,全方位介紹七寶曾經輝煌的棉紡織業。並設「喜堂」,重現古七寶明間婚俗場景,並可參與模擬婚禮活動。
張充仁紀念館
在七寶老街北西街。建築為清江南碼頭牆走馬樓風格,2003年3月17日開館。占地800平方米。館舍建築面積600平方米。分設6個展寶,展出張充仁20多件雕塑代表作品。
蟋蟀草堂
滬上指七寶者源自蟋蟀,曾因抓蟋蟀名噪申城,可見蟋蟀文化之深厚根底。蟋蟀草堂集蟋蟀標本,器具、捉、養、斗過程,並參與實戰,樂趣無窮。
七寶當鋪
清道光年間,在此設當鋪,頗具規模,成為松郡之地金融活動重要場所。館展重現傳統當鋪之場景,模擬當鋪經營活動,表現古七寶商業文化風情,並可參與經營活動。
老行當
重現似曾相識的老行當,讓人懷舊遐想。那些傳統的手工藝勞動,記述了歷史的昨天。鐵匠鋪、竹器坊、園木作鋪等,都曾和我們生活密切相關。走進老行當,就象回到了那已經逝去的年月。
周氏微雕館
周氏父女以石刻,微雕為才藝,創作了頗具功力的藝術品,又微雕《華夏之寶》系列,紅樓石刻系列,石壺石雕系列、金文漢碑系列等。陳列作品上千件,形態各異,匠心獨具,給人以驚嘆之觀感。
斗姆閣
斗姆閣,是幢兩層的樓閣式建築,它的建造年代已經無從考證。它本來是為了供道教的斗姆神而造的。斗姆神,是道教信奉的女神,根據《道藏》所談,她是北斗眾星的母親,斗是她的「魄」,水是她的「精」,號為「斗母元君」。斗姆神的像是三面四首,左右各有四個臂膀。但後來斗姆閣在清代嘉慶元年(1796年)說是嘉慶年間(1796-1820),被改建成了戲台,閣前供奉斗姆神,閣後演戲給城隍看。
教寺
庵遂改名七寶寺。因江水齧岸,宋初再遷,移今七寶地。初以張澤舍宅為寺。地緣寺而趨旺,七寶遂成地名。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5年),請得宋真宗賜額。元代,趙孟頫有詩句「探奇來寶地,名剎冠叢林」,以詠鎮詠寺。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建大寺殿,萬曆十三年(1585年)重修。引橫瀝水灌四圍,建寺前中、東、西3座香花石橋,面正對鎮大街,「巍然為邑中名剎」。至清中葉,廣40餘畝,寺舍千餘間,有荷花池、竹林、梅園,五代檜,羅漢松,人稱郡東第一剎。咸豐年間,終因兵燹而敗。1947年,地方上紳以寺址,引上海南洋模範中學建分校,尚有遺存山門,蓮涌堂、荷花池,梓樹,明鍾,金字蓮花經。2000年,政府決定移址重建,越年落成。寺襟匯帶瀝,建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殿,講經堂,法堂,藏經樓,配七層寶塔,筑西園、牡丹園,寺揉漢唐建築風格,配以現代工藝和材料,莊嚴肅穆,經恢復為海上名剎,最勝道場。
獲得榮譽
2020年5月13日,榮獲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鎮榮譽稱號。
地方特產
酒釀糟肉
上海的糟菜品種繁多,但最有特色的要數七寶糟肉,它改變了浸糟滷的傳統製法,採用糯米加甜酒藥來糟制,保持了豬肉的鮮嫩和米酒的香醇,令食者回味無窮。
七寶方糕
宋朝著名文人范仲淹小時候家境貧寒,一日三餐全是粥。每到冬夜讀書,他就把粥盛在盤子裡凍結,然後割成一塊一塊的,肚子餓了就吃上一塊。他的同窗好友石海卿知道此事後,便叫人用糯米粉仿照范仲淹的製作方法,做成了糯米糕,天天送去,一直到范仲淹中舉,他們給方糕取名叫「白軟糕」。如今的七寶方糕就是由此流傳下來的,有祝願高升的寓意。
七寶羊肉
羊肉營養豐富,每百克含有水65克,蛋白質18.2克,脂肪13.3克,熱量194千卡,碳水化合物1.5克,灰分0.8克,鈣10毫克,磷178毫克,鈉65.2克,鉀292毫克,鐵33毫克,核黃素0.15毫克,尼克酸3.2毫克。 羊肉能腹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力,治虛勞寒冷,滋養御風寒,生肋,健力,利胎產,愈疝止疼。 上海傳統名菜——七寶紅燒羊肉,最早是從清朝宮廷傳出來的。據說是慈禧太后最喜好的宮膳。選精羊肉,冰糖,西洋參,紅棗,上等醬油等,小火燜上4—6小時,質地軟嫩,甜香如蜜。
其他產品
海棠糕、白切羊肉、熏癩蛤蟆、農家菜滷蛋、農家拆蹄、糟魚、糰子、粽子、七寶老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