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七灤鐵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七灤鐵路,即津山鐵路七道橋-灤縣支線是津山鐵路在河北省唐山市內的一條支線,從丰南區的七道橋站到灤州市灤縣站,依次經過路南區、開平區和古冶區。該支線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81年建成的唐胥鐵路;在後來的歷次延長後,該支線所在的區間也成為了中國第一條幹線鐵路——關內外鐵路的一部分。唐山大地震後,唐山市的經濟和工業發展遭到嚴重打擊。為迅速恢復工業生產和生活水平,鐵道部和鐵三院根據開灤礦務局的資料,提出了將京山鐵路正線改道的計劃。1996年6月28日,當最後一列客車離開唐山老站(現唐山南站)後,京山鐵路的正線區間變更為七道橋-狼窩鋪-灤縣一段,而本線則改為以煤礦運輸為主的專用鐵路。

背景

七灤支線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81年通車的唐胥鐵路,當時從唐山-胥各莊的線路就是今天七灤鐵路唐山南站-胥各莊站區間。

胥各莊和灤縣有着中國第一批煤礦,而且存量巨大。鐵路的修建方便煤炭從煤礦運往各地,然而煤礦的不斷開採影響到了鐵路的安全;在1907年,由於開灤礦務局無節制地開採煤礦,京奉鐵路[1]出現了地陷,最後老唐山站不得不在原址以北1公里處重建;從1980年開始,七道橋-灤縣區間就因為煤炭的開挖,出現了地基下沉,而且在不斷加劇。

歷史

作為正線

在唐胥鐵路不斷延長中,線路從最初的唐山-胥各莊,在1894年時延長為天津-榆關,其中就包括今天的七道橋-古冶-灤縣區間。自通車起,此區間就一直是京奉鐵路的正線區間;在京奉鐵路一分為二後,此區間依然是京山鐵路的正線區間,里程為245.2公里(七道橋站)至313公里(灤縣站)。

改線

開灤礦務局發現了七道橋-灤縣區間地下高達7億噸的煤炭儲量,便在1973至1974年間多次向國家計委、建委、燃料化學工業部和鐵道部提出改線的建議。然而,鐵道部一直反對這個提議,因為新線路將增加20餘公里的路程。唐山大地震後,為恢復唐山市的發展,增加開灤煤礦的產量,國務院下令將京山鐵路在唐山市的區間改道。1979年,京山鐵路改線工程動工,隨後狼窩鋪-灤縣段在1986年底即完成改造,而七道橋-狼窩鋪段則一直到1994年11月才開通。1996年6月28日,當最後一趟旅客列車離開了老唐山火車站後,七道橋-古冶-灤縣區間不再承擔幹線的客貨運任務,而是主要負責煤炭的外運。

作為支線

雖然自1996年6月起,此區間成為了支線,但是路面沉降的問題,以及對行車安全的威脅自1980年代起就依然存在。從2018年大年初五開始,中鐵十八局便開始對本線進行改造。被改造區間位於丰南區與路南區之間,長3.076公里。5月13日,工程驗收順利通過,5月15日正式通車運營[2];隨後,七灤支線行車速度由原來25公里/小時提升到45公里/小時,運力和運量也相應增加。

視頻

七灤鐵路相關視頻

唐山之行-運轉七灤鐵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