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萬年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萬年鎮東鄰黃海,南倚長江,與上海隔江相望,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鎮區位於寧啟高速公路出口處,王川一級公路橫穿東西,包臨公路縱貫南北,到南通機場僅需半小時。寧啟鐵路緊臨鎮區,建設中的滬崇蘇大通道將其全面融入上海一小時經濟圈。萬年鎮面積38.6平方公里,總人口3.3萬人,,下轄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

地理位置

江蘇省海門市萬年鎮東鄰黃海,南倚長江,與上海隔江相望,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鎮區位於寧啟高速公路出口處,王川一級公路橫穿東西,包臨公路縱貫南北,到南通機場僅需半小時。寧啟鐵路緊臨鎮區,建設中的滬崇蘇大通道將其全面融入上海一小時經濟圈。

經濟發展

萬年鎮發展迅速,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萬年鎮農業結構調整高位推進,2006年底全鎮高效農田面積達14900畝,設施農業面積2960畝,家禽養殖業規模不斷擴大,水產業發達。萬年鎮擁有無公害農產品6個,註冊商標12個,無公害基地面積24750畝,農業經濟合作社4個。萬年鎮特色農業發達,尤以"三興河"蟹、"萬餘"系列蔬菜,"樂曙"牌山芋為代表。其中"三興河"蟹又稱黃毛蟹,因獨特的土質和水質,使其外殼褐色,腳爪粗壯堅硬,肚底雪白,肉質鮮嫩,蟹黃肥厚緊密。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就被立為朝廷貢品而名揚天下。"萬餘"牌系列蔬菜中的香沙芋艿、香芋、山藥是萬年鎮特色蔬菜,以香糯而著稱,口感良好,口質優良,"樂曙"牌山芋是"四特雜糧"之一,也是萬年鎮旱糧立體複式種植的主要作物之一,其特點果形大,糖份及澱粉含量高,肉質成淡紅色,是省部級無公害農產品。

萬年鎮農業有三寶--螃蟹、芋艿和山芋。江蘇省海門市萬年鎮依託本地資源,打造特色農業,以使越來越多留在土地上的農民發家致富。2006年,萬年鎮銷售成品蟹100多噸,芋艿1000多噸,山芋7000多噸,平均每戶農民農業純收入達2600元。

產業結構

萬年鎮注重圍繞優勢產業,堅持五個加快發展,積極調優農業結構,已初步形成了產業結構的優勢。以香沙芋芋艿、海門山藥、三葉香芋、洋扁豆、肉豇、榨菜等為主的"萬餘"系列特色蔬菜,面積已達到5000多畝。以中圩、耀昌、裴雷等村為主的提水養殖面積達到920多畝,2007年水產品產值達1400萬元。花卉苗木面積發展到了700多畝,並建立了萬紅苗圃。以鎮興村肉雞養殖、銷售大戶周志平為帶頭的養禽業在華東地區有較高的知名度。鎮黨委政府"以服務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為己任,積極為農民的農產品銷售牽線搭橋,萬年鎮先後為"三興河"蟹、"萬餘"系列蔬菜、"樂曙"山芋三個農副產品向國家商標局申請了商標註冊,為農副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創造了優勢。萬年鎮黨委、政府在走訪調研、總結近年來農業結構調整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提出農民增收也要與時俱進,農民奔小康農業這塊產業不可或缺,決定以"做強三大品牌"和"做大五大特色產業"為抓手,全力營造新時期的農村新面貌。

特色農業

經國家商標局註冊成功的"三興河"蟹是萬年鎮農業重頭產品,已被認定為江蘇省無公害農副產品。在萬年鎮已有提水養殖近千畝的基礎上,萬年鎮決定結合今冬明春小型水利建設,繼續開發利用好尚存的廢溝廢塘,疏浚自然泯溝,再新增加提水養殖面積600畝,使提水養殖面積發展到1500畝,萬年鎮提水養殖和經疏浚後的溝河高效養殖總面積增加到4300多畝,自然溝河水面利用率達到90%以上,預計"三興河"牌河蟹年產量可超過150噸,使"三興河"牌河蟹的品牌效應得到到進一步提升。"萬餘"牌系列蔬菜已被省認定為無公害蔬菜。2009年,萬年鎮重點發展以榨菜、香沙芋芋艿、三葉香芋、洋扁豆、肉豇等為主的萬餘系列特色蔬菜,新增面積2000畝,使"萬餘"牌系列蔬菜規模發展到7000畝。花卉苗木是該鎮萬盛村的一個特色。萬年鎮黨委、政府通過市場調研,大力推廣杜鵑、花紅木、廣玉蘭、瓜子黃楊等暢銷的花卉苗木,全鎮新增育苗面積300畝。萬年鎮決定2009年繼續全力推廣種草養羊、高架養羊、秸稈養羊"三位一體"的飼養模式,不斷擴大海門山羊飼養量。萬年鎮投資200萬元的多胎養羊擴繁基地,基地占地100多畝,建成後年飼養海門山羊1000餘頭,年繁殖子羊6000多頭,成為南通地區最大的多胎羊擴繁基地。全鎮山羊飼養量擴展到6.5萬隻,牧草面積發展到500畝。同時把發展優質地方雞、艾維因肉雞、草鵝等家禽飼養放在重要位置來抓,新增5000羽以上養禽戶10家以上,家禽飼養總量擴大到68萬羽。

特色產業

為壯大"五大特色產業",使"三大品牌"農副產品贏得更加廣闊的市場,萬年鎮黨委、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扎紮實實的措施。首先強化農產品質量建設。萬年鎮有兩個農產品基地通過了省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定,使該鎮農產品質量安全有了一個良好的基礎。萬年鎮參照國家標準制訂了油菜、四青作物、蔬菜等5項技術規程,推廣實施無公害山芋、無公害三興河蟹等7項技術標準。同時申報油菜、四青作物、蔬菜等6個共1.8萬畝的省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其次,着力建設農副產品銜接平台,強化農產品營銷網絡建設,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該鎮目前已有農民經紀人800多名,將發展到1200多名。充分發揮萬年鎮農工商貿易公司的中介作用,有條件的村成立農工商貿易分公司,並通過培育壯大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將千家萬戶分散經營的小生產與大市場聯接起來,從而帶動農業產業化的整體聯動。第三,千方百計招商引資。圍繞五大特色產業基地的全面啟動,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擴大農業項目招商引資的範圍,形成鎮村兩級聯動、家家戶戶參與的濃烈氛圍。鎮積極配合扶持農民經紀人和已有一定資本積累的個人、集體興辦農業加工、營銷等農業企業,發動鎮村幹部和農民經紀人及本鎮在外能人把一定的精力放到農業項目招商引資上來,力爭在新增兩個超500萬元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從而推動全鎮農業結構調整的進一步優化。[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