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萬物皆可測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萬物皆可測量》,副標題:1250—1600年的西方,[美] 艾爾弗雷德·W.克羅斯比 著,譚宇墨凡 譯,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於1986年11月18日在中國廣西桂林市成立,作為全國首批轉企試點的高校出版社[1],於2009年6月28日正式成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集團(以下簡稱出版社集團),成為廣西首家出版集團和中國首家地方大學出版社集團[2]

內容簡介

《萬物皆可測量》討論的是中世紀晚期和文藝復興時期,在西歐發生的從「定性認知」到「定量認知」的劃時代轉變。這一轉變使得現代科學、技術、商業實踐和官僚制度成為可能。西歐人,如果不是最早,肯定也是屬於最早發明機械時鐘、幾何上精確的地圖、複式簿記、嚴謹的代數和音樂符號,以及透視法的人。到16世紀,與世界任何其他地方相比,西歐都有更多人習慣定量思考。這些人也因此成為科學、技術、軍備、航海、商業實踐和官僚機構中的領袖,並創造了西方音樂和繪畫歷史上的許多最偉大的傑作。簡言之,《萬物皆可測量》旨在探討1250—1600年間在西歐發生的關於「定量思維」的心態革命,揭示這一划時代轉變對人類歷史進程的深遠影響。

作者介紹

作者 | 艾爾弗雷德·W.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1931—2018)

美國歷史學家,得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歷史、地理及美國研究教授。主要從事生態環境史研究,被視為環境史研究的奠基者。被芬蘭科學院頒授院士稱號。

著有《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1972)、《被遺忘的大流行》(1976)、《生態帝國主義》(1986)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