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出自唐代岑參的《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1]

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 平明發咸陽,暮及隴山頭。 隴水不可聽,嗚咽令人愁。 沙塵撲馬汗,霧露凝貂裘。 西來誰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月發安西,路上無停留。 都護猶未到,來時在西州。 十日過沙磧,終朝風不休。 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 也知塞垣苦,豈為妻子謀。 山口月欲出,先照關城樓。 溪流與松風,靜夜相颼飀。 別家賴歸夢,山塞多離憂。 與子且攜手,不愁前路修。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一個驛站又是一個驛站,驛騎疾馳有如流星一般,

黎明時分從那長安出發,傍晚已經越過隴山之顛;

隴水聲聲令人不忍去聽,嗚嗚咽咽多麼使人愁煩。

一路風沙塵土撲滿馬汗,晨昏霧氣露水打濕衣衫,

那西方馳來了誰家男兒,自說是新近里立功封官,

上月間從安西啟程出發,一路上不停留急把路趕。

都護現在尚未到達駐地,出發時還在那西州旁邊,

十天間越過了浩瀚沙漠,狂風吹起沙土從早到晚。

戰馬行走在那碎石道上,四蹄磨出鮮血灑在路間。

置身萬里之外報效朝廷,自己並無任何追求貪戀。

並非不知邊塞艱難辛苦,豈是為了妻子兒女打算。

邊塞山口明月正在升起,月光先已照上高高城關。

溪水聲聲伴着松濤陣陣,在靜夜裡颼颼刮過耳邊。

離家之仿只靠歸夢排解,關山塞外離憂縈繞心間,

願與為友攜手同赴國事,不愁那前方的征途漫漫。

注釋

宇文判官: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屬下判官,名未詳。判官,節度使佐吏。

驛:驛站,古時驛道上每隔一段距離設一驛站,為往來官員歇息換馬之所。

驛騎:乘騾馬傳送公文的人。這裡指乘馬赴邊的詩人。

平明:天亮的時候。咸陽:秦都咸陽,在今陝西咸陽市東北。此借指唐都長安。

嗚咽:流水聲若斷若續。子:男兒。

貂裘:貂皮袍子。貂,一種動物,皮料珍,最能禦寒。

新封侯:指是時宇文氏新任判官。

前月:上月。

安西:指安西節度使治所龜茲鎮(今新疆庫車)。

都護:指高仙芝。唐高宗時於龜茲置安西都護府,設都護一人,總領府事。玄宗時更置安西節度使,治所在安西都護府,節度使例兼安西都護,故稱安西節度使為都護。

西州:治所在今新疆吐魯番東南哈拉和卓。

沙磧:指沙漠、戈壁。

終朝:從早到晚。

奉:接受並執行。

塞垣:邊關城牆。

關:隴山下有隴關,又名大震關。

颼飀(sōu liú):象聲詞。風雨聲。

賴:依靠。

離憂:別離之憂。

子:這裡指宇文判官。攜手:比喻互勉共進。

修:長。

創作背景

天寶八載(749),岑參為右威衛錄事參軍,充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這首詩即為詩人赴安西途中所作。

賞析

全詩大體可分為三層,開頭六句敘述離長安西行情景;中間十六句敘述路遇宇文判官情景,最後八句敘述夜宿隴山情景。[2]

詩的開頭從離京西上軍起。一開始就寫渾騎的飛奔。「一驛過一驛」寫路程的遙遠,也透露着行進的迅速;「驛騎如星流」,寫行進的迅速,包包含着路程的遙遠。「如星流」這一比喻把飛馳的驛騎寫得很形象。接着用「平明發咸陽,暮到隴山頭」,對路程的遙遠和行進的急切加以補充。以上四句從奔赴邊關的急切方面寫。以下兩句則從奔赴邊關的悲愁方面寫:「隴水不可聽,嗚咽令人愁」寫抵達隴山及產生的感受。關於隴水,《隴頭歌辭》說:「隴頭流水,鳴聲嗚咽,遙望秦川,心肝斷絕。」詩人途經隴山,自然要產生古今相通的行役之情和思鄉之感。如詩人在《經隴頭分水》中寫到的:「隴水何年有,潺潺道路傍,東西流不歇,曾斷幾人腸」。這正是「愁」的內容。以上點出題目「初過隴山」,寫總的感受,以急迫而悲慨的情調引起全詩。

以下十六句寫途中遇字文判官及雙方交談所得邊地情景。詩中先以「沙塵撲馬汗,霧露凝貂裘」來勾劃出一個餐風宿露、鞍馬風塵的騎者形像,為「誰家子」的出現蓄勢;緊接着又用「西來誰家子」一向來強調,然後以「自道新封侯」來點明騎者的身份與心理。「沙塵」、「霧露」兩句可見旅途之艱辛,而「自道」一句卻又見騎者的興奮與自豪,在上層「嗚咽令人愁」的基礎上,格調為之一轉。「前月發安西」以下八句是騎者即字文判官敘述沿途情景。先以四句寫路途的遙遠,又以兩句寫天氣的惡劣,再以兩句寫道路的坎坷艱難,從各個方面極寫「塞垣苦」,描繪極為真切。邊塞如此艱辛而逼出的卻是極高昂的情調:「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也知塞垣苦,豈為妻子謀。」這就直接揭示出騎者的內心世界,以身許國,公而忘私。這樣,上面對邊塞苦寒的極力鋪寫,就成為了突出騎者的必要鋪墊。建安詩人曹植曾在《白馬篇》中描寫了一個「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名在壯士籍,哪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赴邊戰士的形象。在兩詩的比較中可以看到,這種以身報國的愛國精神,是古今相遇的。這些詩句,為「西來」的騎者所「自道」,是戍邊將土坦率真誠的表白,也是詩人對他們的讚許,其中也表現了詩人的胸襟。

詩的最後八句又收筆寫隴山夜景和詩人心境。詩人以「山口月」寫所見,以「溪流與松風」寫所聞,構成蒼涼荒寒的隴山夜景,用它來牽動、來烘托詩人的「離憂」。「別家賴歸夢,山塞多高憂」承上兩句夜景寫愁懷,詩的情調為之一抑,真切傳達出遠離家鄉的詩人的情懷,而最後兩句:「與子且攜手,不愁前路修」,情調頓時一揚,扣應題目「呈」字,以昂揚情調結束全詩。

全詩寫初過隴山途中情景,時而有急促的行進,時而有深沉的鄉思,時而有邊塞的艱辛,時而有昂揚的鬥志,使詩的情調如波浪洶湧,充分表達了初赴邊塞的詩人複雜的情懷;而以「嗚咽令人愁」開頭,以「不愁前路修」結束,說明「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這種慷慨昂揚的格調乃是作品的主旋律。由於有深刻的切身體驗,詩中寫景寫事寫情都極為真切,生動地展現了當時戍邊將士的生活圖景和精神世界。[3]

岑參

岑參(718年?-769年?),荊州江陵(今湖北江陵縣)人或南陽棘陽(今河南南陽市)人,唐代詩人,與高適並稱「高岑」。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後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曆五年(770年)卒於成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