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三十七道品
|
|
|
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為梵語bodhi-pakşaka 之意譯,又作菩提分、覺支,即為追求智慧,進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種修行方法。 又稱三十七覺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為四聖諦中道諦的仔細開展,是佛教修行的基本內容,是趨向解脫、獲得證悟的道路。 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趨於菩提,故稱為菩提分法。 指四念住(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
詞語釋義
又稱三十七覺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 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趨於菩提,故稱為菩提分法。 指四念住(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大眾部末派《增一阿含經·序品》稱「增一阿含出生三十七道品」,在其傳承的《增一阿含經》中載有佛陀立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契經。
七科內涵
四念處 北傳觀念: 1.身念處: 觀身不淨,即觀此色身皆是不淨; 2.受念處: 觀受是苦,即觀苦樂等感受悉皆是苦; 3.心念處: 觀心無常,即觀此識心念念生滅,更無常住; 4.法念處: 觀法無我,即觀諸法因緣生,無自主自在之性,是為諸法無我。 主要對治執身為淨、執受為樂、執心為常、執法為我的「四顛倒見」 。 南傳觀念: 1.身念處,觀身如身; 2.受念處,觀受如受; 3.心念處,觀心如心; 4.法念處,觀法如法。 意為如實觀察當下身、受、心、法的展現,不去干涉和預設結論。
四正勤 1.未生惡法令不生; 2.已生惡法恆令滅; 3.未生善法令出生; 4.已生善法令增長。
四如意足 四如意足是基本的佛法,是四種定境,又名四神足或四如意分,是三十七道品的第三科。 四如意足的梵文叫作catvāra ṛddhi-pādāḥ,是得神勝如意的四種定,名為神足,又可稱作為神妙的、神奇的力量,但其真正的意思是有四種神妙的腳,是以定為足。 如意足,是神用自在、自由自主。可以根據自己的心愿、意志,不受外境的影響;可以約制內心的煩惱,不會表現成為不善的動作及語言。 一般人修習禪定,目的是希望入定,在定中,自然不造惡及不善業,暫時不起煩惱、痛苦,然而並未能從潛在的煩惱隨眠中真正解脫出來,出定之後,瞋怒驕慢等心還是存在。 若依佛法道品的次第修行,由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繼續修習增上,便能達到如《大智度論》卷十九所云「行者如是得四念處實智慧,四正勤中正精進,精進故智慧增多; 定力小弱,得四種定,攝心故,智、定力等,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 這也就是說在三十七道品次第之中,四念處、四正勤的修習,重點在於智慧增多,定力則不足,故須再以修習四如意足的禪定,方能使得行者的智力與定力相等,所以稱之為如意,所願皆得故。 又云:「問曰:四念處、四正勤中已有定,何以故不名如意足?答曰:彼雖有定,智慧、精進力多,定力弱故,行者不得如意願。」這也就是說,在修習四念處、四正勤中,雖也有定,但以智慧精進之力為多,定力較弱,所以不得如意願故。 四如意足,亦名四種三摩地,《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云:「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觀三摩地。」以欲、勤、心、觀,四增上力,所得三摩地。以觀慧及禪定之力,將煩惱由而細,逐層伏斷。 三摩地即是定、等、持、一境性。
下面即依《瑜伽師地論》來介紹四種三摩地: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觀三摩地。 欲三摩地 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若於是時,純生樂欲,生樂欲已,於諸所有惡不善法,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正審思察,起一境念;於諸善法自性因緣,功德出離,正審思察,住一境念。 即由如是多修習故,觸一境性,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現行諸纏,能令遠離,而未永害,煩惱隨眠。」 【隨眠:梵語anus/aya,巴利語anusaya。為煩惱之異名。煩惱隨逐我人,令入昏昧沉重之狀態;其活動狀態微細難知,與對境及相應之心、心所相互影響而增強(隨增),以其束縛(隨縛)我人,故稱為隨眠。】 欲增上力,就是有個意願、期待、希望,想要如何才能得定。 首先,就要對治種種不善的煩惱心,看看這個煩惱是真的有嗎?它的本性又是什麼?如果知道它只是一種虛妄的妄念,不是實在的,那為什麼還要有煩惱呢?執着自己的煩惱心,反而變成了麻煩,只有不斷地觀察自己的心,知道所有一切的妄念,無非煩惱。也就是觀察惡法及善法的自性因緣,使得妄念越來越少,到最後達到心念的統一,稱為「起一境念」、「住一境念」,而得遠離「惡不善法」及「現行諸纏」,不過尚未永除「煩惱隨眠」。
勤三摩地 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若於過去未來現在,所緣境界,能順所有惡不善法,能順所有下中上品煩惱纏中,其未生者為令不生,其已生者為令斷滅,自策自勵,發勤精進,行彼所緣,於彼境界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正審思察,住一境念。 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生起心一境性,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現行諸纏,能令遠離,而未永害,煩惱隨眠。」 勤增上力,又叫精進增上力。 過去的已經過去,不要再去管它;未來的還沒有來,讓它不要產生;現在有的妄念,不執着它,趕快停止。這個名為「能」調「順所有惡不善法」,也是「能」隨「順所有」「煩惱纏」縛。 這個時候的心,只有清淨的一念境,必須不斷地觀察現在這一念,停在現在這一念上。 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能夠這樣不斷地練習,即使還沒有達到《金剛經》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不可得程度,但是方向相同。 從有間歇的一念,成為持續的一念,便是「心一境性」的三摩地,住此「心一境性」,便能遠離「所有惡不善法」及「現行諸纏」,不過尚未永除「煩惱隨眠」。
心三摩地 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若復策發諸下劣心,或複製持諸掉舉心,又時時間修增上舍,由是因緣,於諸所有惡不善法,若能隨順惡不善法及諸善法,若能隨順所有善法自性因緣,過患功德,對治出離,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生起心一境性。」 心增上力,即是持心不昏、不散、不掉舉,名為奢摩他。 要時時省察自己的心,念念不斷觀察自己的心,是否有掉舉等的現象,發現了馬上要舍。 此即是隨順一切惡法及善法,如理審察其自性因緣,或為過患、或為功德,或對治、或出離,便能得三摩地而住於「一境念」,而發起「一境性」。 此三摩地,雖能遠離所有惡不善法及現行諸纏,亦尚未能永除「煩惱隨眠」。
觀三摩地 觀增上力所得三摩地:「若於能順惡不善法,作意思惟,為不如理;復於能順所有善法,作意思惟,以為如理。如是遠離彼諸纏故,及能生起諸纏對治,定為上首,諸善法故,能令所有惡不善法,皆不現行。 便自思惟:我今為有現有惡不善法,不覺知耶?為無現無惡不善法,不覺知耶?我今應當遍審觀察。 彼由觀察作意增上力故,自正觀察,斷與未斷,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觸證,心一境性。由是因緣,離增上慢,如實自知:我唯於纏心得解脫,未於一切一切隨眠心得解脫;我唯獲得及已修習,諸纏對治,定為上首,所有善法;而未獲得及未修習,隨眠對治。」 觀增上力,觀是觀察審思的意思。 觀察自己是否正在用功,隨順一切惡法,為不如理,隨順一切善法,為如理。 遠離諸纏,對治諸纏,皆由如理思惟,如是反覆遍審觀察,便能得三摩地,便是能「住一境念」,而「觸證心一境性」,「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的「增上慢」心。 故其自知,唯於現行諸纏,心得解脫,未於一切「隨眠」,心得解脫,尚須修習,對治一切隨眠之法。
《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又云:「彼由如是四三摩地增上力故,已遠諸纏,復為永害一切一切惡不善法,諸隨眠故,及為修集能對治彼諸善法故,便更生起樂欲策勵,廣說如前修四正斷,加行道理。」 四如意足,即四種三摩地,雖能以之遠離惡不善法的現行諸纏,尚未永除一切惡不善法的諸種隨眠,必須更生樂欲策勵,修集對治此等隨眠的諸種道品。 1、欲神足(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由想得到神通的意欲之力發起近下; 2、勤神足(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由不斷止惡進善力發起的定; 3、心神足(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由心念之力發起的定; 4、觀神足(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由觀想佛理之力發起的定。 「斷行成就」是要修行者斷除一切障礙三摩地的不善等法,從而轉進修習三摩地行,即用欲、勤、心、觀四法來引發和修證這四種三摩地。 欲等四法,求定稱心、趣定自在,故又稱「四如意足」。 佛教認為,修行這些禪定,可得神通變化如意自在的能力。
五根 1.信根,篤信正道及助道法,則能生出一切無漏禪定解脫。 2.精進根,修於正法,無間無雜。 3.念根,乃於正法記憶不忘。 4.定根,攝心不散,一心寂定,是為定根。 5.慧根,對於諸法觀照明了,是為慧根。
五力 1.信力,信念增長,能破諸疑惑。 2.精進力,精進念增長,能破身心懈怠。 3.念力,念念增長,能破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 4.定力,定念增長,能破諸亂想,發諸禪定。 5.慧力,慧念增長,能遮止三界見思之惑。
七覺支 (梵文 saptabodhyanga) 1.擇法覺支,能揀擇諸法之真偽及適宜與否; 2.精進覺支,修諸道法,勇猛精勤; 3.喜覺支,契悟真法,心得歡喜; 4.輕安覺支,獲得身心輕安愉快; 5 念覺支,銘記所修定慧法而不忘失; 6.定覺支,攝心不散而入定境; 7.舍覺支,舍一切法,平心坦懷。
八正道 1.正見,見四諦之理而明之 [5] ; 2.正思維,思維四諦之理而使智慧增長; 3.正語,不說任何非理之語; 4.正業,去除一切邪惡行為; 5.正命,以正當的職業和方式生活; 6.正精進,勤勉修習趨向涅槃之道; 7.正念,意念正道而無邪念; 8.正定,以真智入於無漏清淨之禪定。 [雜阿含經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二十八·俱舍論卷二十五·大毗婆沙論卷九十六·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之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