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詩詞荀彧之死原文及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三國詩詞荀彧之死文若才華天下聞①,可憐失足在權門。
【釋詞】
①文若:荀彧,字文若。
②留侯:張良。西漢高祖劉邦的大臣,被封留侯。
③臨沒:到最後。無顏:沒有臉面。漢君:曹操為漢相,故稱漢君
三國詩詞《荀彧之死》原文及賞析
【賞析】
曹操在許都,威福日甚。長史董昭進奏,請尊曹操進魏公之位,加「九錫」。侍中荀彧認為:「丞相本興義兵,匡扶漢室,當秉忠貞之志,守謙退之節。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曹操聞言,勃然變色。當尊曹操魏公,加「九錫」上表漢獻帝以後,荀或嘆曰:「吾不想今日見此事!」操聞「深恨之,以為不助己也」。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冬,曹操興兵下江南,荀彧託病留在壽春,曹操派人送給他一盒點心。「盒上有操親筆封記。開盒視之,並無一物,彧會其意,遂服毒而亡。年五十歲。」
荀彧,字文若,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是曹操政治集團第一流的智囊人物。曹操稱之曰:「此吾之子房也!」曹操這一比喻,確實不是溢美之詞。《三國演義》情節中幾處描寫荀彧為曹操出謀劃策,都是在關鍵的時刻,為曹魏事業的發展,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曹操評價他:「天下之定,彧之功也。」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漢獻帝回駕洛陽。荀彧建議曹操迎獻帝遷都許昌,他說:「今天子蒙塵,將軍誠因此時首倡義兵,奉天子以從眾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圖,人將先我而為之矣 」這是一着高棋,從此,曹操在政治上居高臨下,挾天子以令諸侯,開始了他建樹頗豐的政治生涯。官渡決戰的前夕,曹軍糧草不繼,曹軍士卒疲乏,且後方又不很安定。面對這種與袁軍的對峙的局面,曹操「意欲棄官渡退回許昌」,便寫信詢問荀彧。荀彧立即給曹操寫了一封回信,透徹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明確指出:「公今畫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進,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斷不可失。」這封信使曹操茅塞頓開,終於等到了戰機,烏巢燒糧,一舉摧敗了袁軍的防線,使敵方全局崩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決定大舉南下,問計於荀彧。荀彧建議曹操「可顯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曹操如計 行事,結果劉表的兒子劉琮「以州逆降」,兵不血刃地輕取荊州。總之,荀彧從二十九歲始,二十多年與曹操鞍馬相隨,每每以人皆所不及之奇策,挽狂瀾於既倒,使曹操轉弱為強,化險為夷。可這樣一位功臣,竟被逼服毒而亡。詩人十分感慨:「文若才華天下聞,可憐失足在權門。」
詩中說荀彧「失足」,這種看法,無論與歷史上的記載,還是小說中的描寫,都失之淺薄。荀彧出身潁川世族大家,從小就受到書香門第的薰陶,有很高的文化素養和儒家的正統觀念。他輔佐曹操征戈,是為了結束動亂,復興漢室。他不圖私利,不慕富貴,表現出了封建社會一位知識分子可貴的操守。舉二例:荀彧二十七歲時舉孝廉,拜守宮令。這一年正是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董卓進京,京師大亂。他帶領全家投奔冀州韓馥,待袁紹將韓馥趕下台,把荀彧奉為上賓。可荀彧經過一段觀察,看出袁紹只是布衣之雄,「終不能成大事」,便毅然離開袁紹,投靠了曹操。這一點十分可貴,他並不以袁紹對他個人的器重作為「擇君」的是非標準,而是把對人主的認識作為自己的選擇,這不是一般具有依附性格的知識分子可比的。再一點,荀彧與曹操相謀與共,親密無間,兩個還結成兒女親家,其長子荀惲娶曹操女兒安陽公主為妻。當曹操總攬朝綱,進逼漢室的步驟加緊,欺君罔上的行為日益明朗,荀彧與曹操之間產生了思想上的裂痕。這是他不同意曹操進位魏公的根本原因,並能不避親疏,不慮恩辱,敢於直言勸諫。這既是他人品正直的一面,又是導致他悲劇的一面。一方面他「漢統」的思想根深蒂固,隨着曹操逼宮加劇,他內心矛盾愈陷愈深,不可自拔;另一方面他跟隨曹操數十年,地位又高,在這條路上陷得也很深,沒有任何退路。於是只好以死了之。怎能一言以概之「可憐失足在權門」呢!
荀彧的正統觀念和思想意趣與曹操的差別,以及他對曹操為人的深透了解,使他選擇了寧願玉碎、不願瓦全的處世方法,荀彧的死並沒有改變曹操進爵魏公、進逼漢室的野心。這就是說,荀彧很清醒,也很痛苦,這不是什麼「臨沒無顏見漢君」。[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