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夕恩情廿載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三夕恩情廿載仇》,粵劇《三夕恩情廿載仇》盧丹編劇。
劇目介紹
元末,朝綱腐敗,漢族有志之士欲推翻元朝。范伯成因謀事不密,被宇文志豪揭發,株連九族。幸幼子範文謙自幼寄養於汴梁趙伯儒家,逃過此劫。19年後,江南義軍紛起。伯儒不惜冒險帶同文謙南下,藏身佛苑,伺機投往江南。為偷渡長江天險,伯儒找江北總兵之女李玉華相助。文謙邂逅水軍提督之女宇文淑嫻,兩人一見鍾情。而淑嫻之父宇文志豪亦愛文謙才貌雙全,招贅為婿。伯儒帶玉華趕至佛苑,得知文謙入贅仇家,遂與玉華混入提督府向文謙言明底細。文謙聞知真相,方寸大亂,玉華為救文謙脫離虎口,約定三更泊舟江邊接應,偷渡江南。是夜,文謙無計脫身,三更已屆,乃硬着頭皮向淑嫻言明真相。淑嫻兄宇文豹查出文謙身世,趕來捉拿,豈料撲空,父子二人急往追截。淑嫻擔心文謙安危,趕到江邊阻止父兄行動。此時文謙等已成網中之魚,淑嫻怒責父兄不應殘殺漢族生靈。忽有元將帶來密令,將欽犯一干連同宇文志豪一家逮捕收監。幸得玉華之父帶兵趕至,殺盡元兵,一同投奔江南。
粵劇《三夕恩情廿載仇》1966年由香港頌新聲劇團演出,林家聲、陳好逑、靚次伯、譚定坤、李奇峰、任冰兒等主演。同年由葉紹德改編後再演。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我國最具有民族特點和風格的藝術樣式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用來娛神的原始歌舞。《尚書堯典》上說:「於!子擊石拊石,百魯率舞。」《呂氏春秋古樂》上也說:「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一曰《載民》,二日《玄鳥》,三日《遂草木》四日《奮五穀》五日《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 如在許多古老的農村, 還保持着源遠流長的歌舞傳統,如「儺戲[1]」;同時,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適應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誕生。正是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藝嫻熟的民間藝人,並向着戲曲的方向一點點邁進。《詩經》里的「頌」,《楚辭》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時歌舞的唱詞。從春秋戰國到漢代,在娛神的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歌舞。從漢魏到中唐,又先後出現了以競技為主的「角牴」(即百戲)、以問答方式表演的「參軍戲[2]」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這些都是萌芽狀態的戲劇。
視頻
三夕恩情廿載仇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儺戲是什麼?儺戲的來源是什麼?,為什麼網,2015-07-18
- ↑ 歷史知識 > 參軍戲,國學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