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官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官頂三官山分為頭官、二官、三官頂,因此得名。高州市 雲潭鎮北部高峰,亦可從高州新垌鎮入。海拔1257.8米,是鑒江支流袂花江的發源地。[1]

[]

高州,別名潘州,隸屬廣東省茂名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東近南海,南踞鑒江平原,西連廣西,北靠雲開大山;截至2021年,高州市下轄23個鎮、5個街道,行政區域總面積3276平方千米[1]。截至2022年末,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725.68億元,常住人口132.61萬人。高州市是中國北部灣城市群重要中小城市、廣東省山區經濟強縣(市)、廣東省教育強縣(市)。曾被評為「中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

2021年,高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7.16億元,增長7.8%。高州東北部是連綿的山地,中央腹部是起伏的丘陵,西部南部是廣闊的台地、平原,地勢大體是東北高,西南低。

截至2021年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910間。[4]截至2020年末全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2所,全年全市專利授權總量757件,同比增長44.0%。

「高州」這個地名概由「高涼郡」演變而來。一說高涼郡以今高州市曹江鎮銀塘的高涼嶺而得名。《讀史方輿紀要》載:「高涼山,本名高梁,以群山森然、盛夏如秋,故名高涼。」高州為南朝梁代正式命名。隋開皇九年(589),廢電白郡、海昌二郡置電白縣,廢連江、南巴二郡置連江縣、南巴縣,隸高州,高州治所仍在高涼縣(今陽江西)。宋開寶五年(872年)州廢,以縣屬高州。景德元年(1004年)屬竇州。三年(1006年)還屬高州。元復屬高州,大德八年(1304年)徒高州路來治(茂名縣)。民國時期,撤府(高州府)留縣(茂名縣),茂名縣即現今高州市的主體;1958年11月茂名縣與信宜縣合併為茂信縣,12月茂信縣定名稱高州縣。1993年6月,撤縣設市,高州縣改為高州市,由茂名市代管。同年12月正式舉行撤縣建市掛牌儀式。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