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彩胡人騎駝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彩胡人騎駝俑
來自故宮博物院的圖片

三彩胡人騎駝俑故宮博物院的一件藏品

藏品簡介

名稱:三彩胡人騎駝俑

年份:北魏

類型:雕塑

規格:高74厘米,長55厘米。

所屬博物館:故宮博物院

藏品鑑賞

三彩胡人騎駝俑,約盛唐開元年間(713年—741年),高74厘米,長55厘米。   雙峰駱駝站立在菱形托板上,昂首引頸,作嘶鳴狀,四腿肌肉隆起,四足前後錯落,作行進狀。駝背上坐一胡人,深目高鼻,絡腮鬍。頭扎幞頭,身着翻領、窄袖、開胯、過膝的胡服,下着袴子,腳蹬高靴。手扶駱駝前肉峰。肩上站立一猴,猴一爪扶俑頭部,一爪托腮,一副頑皮之相。除胡人面部敷白粉,五官、鬍鬚等墨繪外,其餘部分均施三彩釉。胡人和駱駝分別以深、淺的赭黃色為主色調,駱駝的頭、頸、四腿及駝峰的絨毛均施以淺黃色釉,駝背的披墊施以綠、赭、黃三色釉。   此件唐三彩作品出土於河南洛陽。人、駝、猴刻畫生動,三彩釉施釉勻淨無瑕疵,配色自然,清麗而不浮華,塑造藝術和三彩釉的燒制技術都達到了極其嫻熟的高度,顯示了我國唐三彩技藝之精湛。   此件作品中的胡人為西域康國人形象。唐代強盛,於西域(新疆)各地置都護府,使漢代開拓的自京都長安經河西走廊、直至中亞各國到地中海東岸的「絲綢之路」重新暢通。康國人善商賈,騎駝陶俑塑造了盛唐時西域康國人東來華夏的情景,表現了他們在我國經商之暇,戲猴、騎駝漫遊之情趣。

藏館介紹

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北京故宮,是位於中國北京紫禁城內的博物館。其前身是明清兩代皇宮紫禁城[1]。 民國元年(1912年)清帝溥儀退位後仍居於宮內。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黃郛攝政內閣公布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第五條,廢除皇帝尊號,請廢帝溥儀出宮。政府代表李煜瀛、京 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後經攝政內閣核准,經一年之整理,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2]它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為基礎。2012年單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萬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萬人次,可以說是世界上接待遊客最繁忙的博物館。[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