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三櫻椒

三鷹椒(俗稱「三櫻椒」)與韓國簇生椒雜交選育而成。與普通三櫻八號相比抗逆性更強、辣味更濃、商品性更好、產量有着顯著的提高。

目錄

分布區域

河南 柘城最多

目錄

介紹

栽培管理技術

介紹

三櫻椒,又名朝天椒,是一種辣味強、植株緊湊、椒果向上生長的簇生型小辣椒。[1]莖直立生長,分枝能力強,為有限分枝型。果實為漿果,長卵形,果實彎曲,上端形似鷹嘴,單果重0.45克。三櫻椒大田生長期120—135天。一般株高40—60厘米,每株結椒150—200個,一株最多可結椒500個。按一般技術進行種植、管理,春播畝產干椒250—350公斤。三櫻椒喜歡涼爽氣候,不耐嚴寒霜凍,喜土壤肥沃又怕因氮肥過多而造成植株徒長和抗逆性減弱。 汾陽市種植三櫻椒的時間較長,技術成熟,產量逐年擴大,年種植面積4萬畝,產品經專門設備加工,提取食品用色素用途廣泛,市場緊缺,前景十分看好。

栽培管理技術

一、育苗[1]

三櫻椒可採用陽畦育苗和小拱棚育苗,以小拱棚育苗為主。具體做法如下。

1、小拱棚的修建 小拱棚一般寬1.5--2米,高1米,根據氣候夜間加蓋草苫。

2、培養土的配製 採用肥沃園土7--8份,腐熟廄肥2--3份混勻即可,若土壤黏重,還要摻沙土。

3、播種時間 春播育苗一般安排在2月中下旬,最遲不宜超過3月5日。夏播一般在3月中旬,最遲不宜超過3月25日。

4、播種 播種前應灌足底墒水,待床面無積水時即可播種。播種的方式採用撒播或條播均可,一般是先將種子均勻地撒在苗床內,然後立即用過篩的細土覆蓋,蓋土厚度以1厘米為宜。播種覆土後,加蓋一層地膜(等子葉露出後,及時揭除),然後在拱棚上蓋透光度較好的塑料薄膜,夜間加蓋草苫。栽667平方米地需育苗10--15平方米。

5、苗期管理 抓好三個環節,即初期做好保溫防凍,促進早出苗、出全苗;中期合理調整溫、濕度、防止燒苗、閃苗和倒苗。 間苗、拔苗和覆土 當幼苗出土,子葉充分展開時,進行第一次間苗,苗距1.5厘米,第2--3片真葉展開時,進行第二次間苗,苗距3--5厘米。

放風管理 幼苗生長到4--6片真葉之後,苗床要逐步放風,放風選在晴天中午溫度較高時進行。

水肥管理 苗床表土乾燥、午間秧苗發生萎蔫時,應及時澆水。從第2片真葉開始每隔7--10天噴1次葉面肥。

二、栽培技術 1、合理施肥,精細整地 ①茬口選擇。三櫻椒喜生茬,不宜連作,連作產量降低,低洼積水地不宜栽植;②施足底肥,重施磷鉀肥。一般667平方米施過磷酸鈣75公斤、氯化鉀25公斤或硫酸鉀20公斤。高產地塊667平方米施過磷酸鈣75--100公斤,硫酸鉀20--30公斤,尿素25公斤;③精細整地,起壟覆膜。整地時要深耕細耙,達到土壤細碎無坷垃。耕深在25厘米左右為宜。然後起壟覆膜,覆膜時要把薄膜拉緊蓋好,周邊用土壓緊、封嚴。 2、壯苗早栽,合理密植 ①三櫻椒移栽時間。一般在晚霜過後,氣溫穩定回升到15℃時儘早移栽。春播要求在5月1日前後完成,夏播要求麥收後及時移栽,最遲在6月20日前完成,越早越好;②移栽方法。移栽的前一天,苗床內要澆透水,以便起苗時多帶土、少傷根,減少秧苗損傷。因三櫻椒不耐澇,所以移栽時要把秧苗栽到埂上,每埂栽2行,栽苗的位置以澆水能濕到根部為宜。根據株行距要求,先在地膜上挖成一個個定植孔,然後把秧苗栽到定植孔內,秧苗周圍用土壓實。栽後立即澆水;③合理密植。

三纓椒因株型小,植株緊湊,大田栽培宜密植。行距40--50厘米,穴距20--25厘米,667平方米栽6500--7000穴。 3、田間管理 ①肥水管理。採用一次性施肥法,在生長期內不追肥。但對保肥差的椒田應在三櫻椒坐果後追速效肥。在生育期內土壤要保持見干見濕狀態。如遇乾旱,及時澆水,且最好在晴天的傍晚進行。切忌烈日下澆水;②中耕除草。三櫻椒移栽緩苗後,要及時中耕,開花前中耕2--3次。如遇降雨,雨後及時中耕。加速土壤水分蒸發,提高地溫。除草可結合中耕進行,但不要損壞地膜;③打頂。

移栽緩苗後5--7天及時打頂,從而限制主莖生長,促發側枝,以奪取高產。夏播一般不需要打頂。

4、病蟲害防治 危害三櫻椒的主要害蟲有蚜蟲、棉鈴蟲、菜青蟲等,防治時可用蚜蟲淨1000倍液或綠色功夫2000倍液葉面噴霧。 危害三櫻椒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疫病、炭宜病和軟腐病等,高溫多雨期易染上述病害。發病地塊可用代森錳鋅、百菌清、殺毒礬防治,軟腐病可選農用鏈黴素防治。

5、適時採收,搞好晾曬分級 三櫻椒因簇生,成熟集中,一般在霜降或果實全部成熟時整株拔下,一次性採收,晾曬分級。

參考資料

  1. 三櫻椒,搜狗, 2017-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