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沙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沙市,是海南省的4個地級市之一。於2012年伴隨海南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撤銷而設立,位於中國南海中南部,海南省南部,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總面積200多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20多平方公里(含西南沙吹填陸地)。截至2015年,三沙市管轄4個行政管理區(工委、管委會)、10個社區,常住人口2500餘人(不含駐地軍警),戶籍人口448人。 市政府駐地西沙永興島。

三沙市是中國最南端的地級行政區,同時也是全國總面積最大、陸地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城市,是全國繼浙江省舟山市之後第二個以群島建置的地級行政區, 有「全國雙擁模範城」榮譽稱號[1]。2017年三沙市入圍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強[2]

截至2014年,三沙市累計註冊企業69家,註冊資本7.78億元。2014年共開行旅遊航次22班,接待遊客3587人次。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三沙市地處中國南海中南部,海南省南部,西沙群島是三沙市位置最北的群島,主體部分還分為永樂群島與宣德群島。中沙群島位於西沙群島東南部,多為環礁、暗沙,黃岩島是唯一高潮時露出海面的。南沙群島是三沙市位置最南、分布最廣的群島,主要分為東、南、西三群。總面積200多萬平方公里(含海域面積),陸地面積約13平方公里(不含吹填新增陸地),其中西沙群島約10平方公里,南沙群島約3平方公里,中沙群島沒有陸地。

氣候

三沙市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一年間受太陽2次直射,年太陽輻射總量總輻射值140千卡/平方厘米。全年為夏季天氣,熱量和氣溫均為全國之冠,但由于海洋的調節,少有酷暑。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為東北季風盛行期,5月至9月為西南季風盛行期,平均風速6米/秒左右。平均每年發生颱風6~7次,最多達10餘次,其中70%來源於西太平洋,30%來源於南海本身,颱風旺季為每年7~10月。年平均雨量在1500~1900毫米之間,但在時間上分配不均,每年12月至次年5月為少雨期,6月至11月為多雨期,故一年只有兩季,前者為乾季,後者為濕季。

水文

三沙海域受大陸氣候和陸地逕流影響很小,深海盆地水體深厚、鹽度較高、透明度大、水溫季節變化較小。海流夏天流向東北,冬天流向西南,流速0.1~1.0海里/小時。海浪全年平均有效波高1~2米,最大有效波高7.5~9.5米,居我國四大陸緣海之首。海面平均水溫24~30℃之間,南北海水溫差和海水年溫差約2~5℃,且溫差變化自北向南減小;但海水錶層與底層(水深500米以下)溫差卻很大,可相差20℃之多。海水含鹽度在32‰~35‰之間。海水透明度在20~30米之間,高於中國另外3個海域的透明度。

地形

三沙市所在的南海在地質上位於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澳洲-印度洋板塊的交匯處,在地球內力和外力相互作用下,中部產生一條東北-西南走向斷裂帶,並不斷向東、西兩邊擴展,經歷了漫長的發育過程,逐漸形成南海斷裂-擴張型深海盆地。中央海盆底部平坦,海底地殼為硅鎂層,由基性與超基性玄武岩、安山岩、橄欖岩等組成,上面覆蓋着粉沙質泥、抱球蟲軟泥、玄武岩玻璃、火山灰及介殼組成的紅粘土等沉積物。與此同時,也進行着漫長的島礁發育過程。西南中沙群島為海洋型海島,除了西沙群島的高尖石為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熔岩露出海面為火山島外,其餘全部是珊瑚島礁。

地貌

三沙市地貌景觀全部由珊瑚礁地貌構成,根據與海平面的高差分為島嶼、沙洲、礁、暗灘、暗沙等類型。南海盆地在漫長的地質活動過程中,形成一系列東北-西南走向的隆起高地和深邃海槽相間排列的海底地貌,自外圍至中心順次為大陸架、大陸坡、中央海盆,呈近似同心圓式的3層環狀結構。海底地貌的總特點是:北、西、南部是淺海大陸架,外緣是大陸坡,陸坡上有高原、海山、峽谷、海槽和海溝;東部是狹窄的島架,外緣臨海溝和海槽;中央是深水海盆,盆底為寬廣的平原,點綴着孤立的海山。整個南海海底地貌可分為北部堆積型陸架區、北部斷裂階坡區、西部堆積-侵蝕型陸架區、西部斷裂階坡區、南部堆積型大陸架區、南部分割高原陸架區、東部侵蝕-堆積型島架區、東部斷裂溝脊島坡區和中央深海平原區等9個地貌區劃,地貌類型均屬珊瑚礁地貌。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三沙海區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成分的低等植物藻類有上千種,為全國四大海區之冠,被譽為「海中森林」、「海底草原」。海洋動物品種繁多,主要有腔腸類、棘皮類、魚類、蝦類、貝類、爬行類、哺乳類等。其中腔腸動物珊瑚蟲就有110種和5個亞種,占全國珊瑚蟲種數的一半以上;魚類有2000種左右,其中經濟魚類約800種,價值高的有200多種;珍貴水產品還有珠貝海螺鮑魚海參海膽龍蝦海龜玳瑁抹香鯨等。島嶼陸生動物主要是海鳥類,有鰹鳥軍艦鳥等60多種10多萬隻。

三沙熱帶海洋中很多動植物都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如珊瑚、貝類和藻類等都具有眾多特異代謝物,日月貝、海綿、鯊魚軟骨及海蛇毒等可提取抗癌藥物,是中國重要的藥用海洋資源。

在南海漁業資源的潛在漁獲量為650萬噸~700萬噸,其中,水深500米以淺南海陸架區(含北部灣)水域潛在漁獲量約500萬噸;西南中沙礁盤水域潛在漁獲量約100萬噸;南沙南部中國傳統疆界線內潛在漁獲量約30萬噸。除上述海域外,在南海斷續線內還有150萬平方公里的深水區,潛在漁獲量約60萬噸。

礦藏資源

群島海底蘊藏着大量有價值的礦產,包括鐵、錳、銅、鎳、鈷、鉛、鋅等數十種金屬元素和沸石、珊瑚貝殼灰岩等非金屬礦以及熱液礦床,其中錳結核和鈷結核儲量豐富,是極富經濟開發價值的海底礦產。

三沙海域的海水鹽度高,總含鹽量在70萬億噸以上,發展海水製鹽業前景廣闊;海水中還含有80多種化學元素,利用海水提取鉀、鈉、鈣、鎂、鎳、鈾、金、碘、溴、碳、鍶、硼、硅、氫、氧、氘、氟、重水、芒硝等元素和化學物質大有可為。

能源資源

三沙市溫差能蘊藏量每年可達18.99×10²⁰焦耳,約合600億千瓦。僅西沙海域海水中鈾的總含量就達15億噸,鈾核能相當於一個25萬千瓦電站150億年的發電量;氘核能的蘊藏量有150×10¹⁵萬千瓦時,相當於一個25萬千瓦電站7500億年的發電量。

南海海底蘊藏巨大的「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其總量為643.5~772.2億噸油當量,相當於我國陸上和近海天然氣總資源的一半。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就有11個可燃冰體,預測儲藏量約為194億立方米。

南海是世界上主要的沉積盆地之一,已發現有37個沉積盆地都具有聚油氣的良好地質條件。有關專家估算,海底至少可以找到250個油氣田,其中12個可能成為大型油氣田,蘊藏的油氣資源儲潛量為700多億噸。其中,石油儲潛量為292億噸,天然氣儲潛量為58萬億立方米。

主要分布為:北部灣盆地石油儲量約11億噸;鶯歌海盆地油氣儲量約57億噸;南海中部油氣盆地石油儲量約5億噸;曾母盆地油氣資源儲量為120~130億噸;禮樂灘盆地石油儲量約為14億噸;南華礁盆地石油儲量約為6億噸;西巴拉望盆地石油儲量約為7億噸;中業島盆地石油儲量約為4億噸;太平島盆地石油儲量約為3億噸。

200多萬平方公里海域的空間資源,廣袤而又富饒。西中南沙群島島礁面積小,數量多,多以集群形式分布,由西沙、中沙、南沙3個群組自北向南依次排列,為南海及諸島開發的梯級推進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資源。

附近永樂環礁的海洋藍洞「三沙永樂龍洞」是目前世界最深的海洋藍洞。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0年9月,西沙群島5個村(不含駐地人口和流動人口)常住人口共194戶,613人,村民主要來自海南島的瓊海、文昌、萬寧等市縣。其中,永興村36戶169人、七連嶼村67戶209人、鴨公村33戶74人、晉卿村30戶87人、羚羊村28戶74人。南沙群島的美濟村登記人口為51人。

截至2012年末,三沙市永興村有漁民38戶近200人,七連嶼村有漁民67戶200多人,晉卿村(晉卿島、廣金島)有漁民30多戶100多人,羚羊村(羚羊礁、甘泉島)有漁民30餘戶近100人,鴨公村(鴨公島、全富島、銀嶼、咸石嶼)有漁民50多戶上百人,美濟村有幾十戶漁民。截至2012年底,三沙市常住人口833人(不含駐軍和武警部隊),流動人口2000餘人,戶籍人口144戶,戶籍總人口236人。

截至2013年12月,三沙市常住人口1443人,流動人口2000餘人。

截至2015年12月,常住人口2500多人(不含駐市部隊官兵),戶籍總戶數348戶,戶籍總人口448人,其中男性269人,女性179人,448人均為城鎮人口。

民族

2015年末,三沙市人口以漢族為主,戶籍總人口448人中,漢族占443人,少數民族占5人,其中黎族4人,壯族1人,少數民族人口占戶籍總人口的1.12%。

先秦至西漢時期,海南島上分布着古百越人的一支——駱越。根據考古學、語言學、民族學、歷史地理學等學科的分析證明,駱越人即是黎族的先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