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王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王峪

中文名 :三王峪

地理位置: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

三王峪山水風景園(Sanwangyu Scenic Area)位於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曹范街道境內。南依泰山、濟南市萊蕪區,東鄰淄博,北接濟王、濟青公路並近黃河,距濟王公路20公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

景區規劃面積約12平方公里,分山川風光、藝術文化、農家村落、休閒娛樂五大區域。由8嶺、8山、10泉、18湖池,百餘景點所組成。園區內群山連綿、巍然嵯峨、苑如城垣,且峰巒俊秀、植被茂密、谷地深邃;泉溪間布、水清甘洌,富有多種有益人身體健康的礦物質。[1]

簡介

三王峪山水風景園,四季景色各異,春季萬點飛紅,夏季滿山滴翠,秋季紅葉遍嶺,冬季松柏郁蔽。登臨山之巔,近望、遠眺、仰觀、俯察,山川相繆,村煙曠野,浮雲流水,自然情趣各有千秋,自古就有幽而不僻遠鬧 市,山水清風真自然的讚譽。

人文歷史

三王峪名稱歷史悠久。西漢末期因赤眉軍首領樊崇派樊柯、魏方、於平三員大將來此駐紮而得名。

西漢

公元23年,已加入南方綠林軍的西漢皇族後裔劉秀(即後來的東漢王朝占領者"光武帝"),為光復漢室,在軍中不斷擴展自己的勢力,於公元24年春,先後率兵赴河北、山東對銅馬、赤眉兩支起義軍進行收編說服,駐紮在三王峪入口的泡關嶺下,見眾將士汲水而井水不降的情景後,親在井旁的石壁上刻下了"泡關嶺下一井泉,南陽劉秀來訪賢。三軍同欽此中水,但見泉豐水不減"的留言詩。

隋末

隋朝末年,公元611年,鄒平人王薄,在鄒平、章丘境內的長白山上領導農民起義反抗隋朝的腐朽統治。613年進駐三王峪內長達四年之久,於616年冬規入竇建德起義軍,隨之離開三王峪。

到唐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黃巢,於公元881年攻唐者長安,建立農民政權,國號大齊,因不敵唐軍反撲,被迫撤出長安,經河南轉戰山東。於公元883年黃巢率殘部來至三王峪內。次年被唐軍圍攻,又被迫由此撤離,經天馬嶺,跑馬嶺,仲宮轉退在泰山北峪。公元884年,因寡不敵眾戰敗自殺在泰山狼虎谷內。後來人們為紀念這位"沖天大將軍",將其居住紮營的"黃草嶺"更名為"黃巢嶺"。

明後

自明朝後葉至清朝乾隆時期,隨着紡織業的興盛,三王峪內開始植桑養蠶。據乾隆10年、14年的碑文記載,此時蠶場已有原來的三座發展到了八座,可見規模已相當可觀。蒼天無情,歷史有銘。追溯史志人文、不難看出三王峪的歷史沿源。又因三王峪景區內有着特殊的環構山姿和崖泉幽谷,也引發了許多歷史事件,同時也造就了景區內許多人文、自然景觀。

旅遊景點

三王峪山水風景園,位於濟南市區和濟南市章丘區連接處的章丘曹范街道境內。南依泰山、濟南市萊蕪區,東臨淄博,北接濟王、濟青公路並近黃河,距濟王公路20公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景區規劃面積約12平方公里,分山川風光、藝術文化、群泉競秀、農家村落、休閒娛樂五大區域。由8嶺、8山、10泉、18湖池,百餘景點所組成。園區內群山連綿、巍然嵯峨、苑如城垣,且峰巒俊秀、植被茂密、谷地深邃;泉溪間布,水清干冽,富有多種有益人體健康的礦物質。這裡四季景色各異,春季萬點飛紅,夏季滿山滴翠,秋季紅葉遍嶺,冬季松柏郁蔽。登臨山之巔,近看、遠眺、仰觀、俯察,山川相繆,村煙曠野,浮雲流水,自然情趣各有千秋,自古就有"幽而不避遠鬧市,山水清風真自然"的讚譽.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主要景點:有西漢時期三王古墓遺址、會仙橋、乾坤眼、無極洞、太極塔、月亮湖、老泉、響泉、飛龍泉、淋泉、大泉、梯田迭水、蝴蝶泉等。藝術館內展覽漢代以來的古老生活用品及工藝品,和數百件難得一見的近現代書畫大家精品真跡。遊樂區有垂釣、摸魚戲水、游泳、鬥雞、射獵、攀岩等。園區還設有豪華大酒店,主要經營農家飯菜、各種野味和山野菜。賓館有標準住房,設施豪華,服務周到。可承接各種中小型會議,到這裡遊園可盡享大自然的美景,圓您旅遊之夢。

視頻

三王峪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