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三芒草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中文名:三芒草

學 名:Aristida adscensionis L.

別 稱:三槍茅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亞 科:畫眉草亞科

族:三芒草族

屬:三芒草屬

種:三芒草

命名者及年代:L.,1753

三芒草(sān máng cǎo),學名:Aristida adscensionis L.,異名:Aristida heymannii Chaetaria adscensionis Aristida vulgaris Aristida vulpioides Aristida adscensionis var. vulpioides ,是禾本科三芒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鬚根堅韌,有時具砂套。稈具分枝,叢生,光滑,直立或基部膝曲,高可達45厘米。葉鞘短於節間,光滑無毛,疏鬆包莖,葉舌短而平截,膜質,葉片縱卷,圓錐花序狹窄或疏鬆,分枝細弱,單生,多貼生或斜向上升;小穗灰綠色或紫色;穎膜質,披針形,脈上粗糙,兩穎稍不等長,外稃明顯長於第二穎,中脈粗糙,背部平滑或稀粗糙,基盤尖,芒粗糙,兩側芒稍短;內稃披針形;薄膜質,6-10月開花結果。 廣布於全世界溫帶地區。在中國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河南山東江蘇。生長在海拔300-1800米的山坡、黃土坡、河灘沙地及石隙內。 三芒草可用作飼料;鬚根可作刷、帚等用具。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 [1]

目錄

三芒草形態特徵

三芒草是 一年生草本植物。鬚根堅韌,有時具砂套。稈具分枝,叢生,光滑,直立或基部膝曲,高15-45厘米。葉鞘短於節間,光滑無毛,疏鬆包莖,葉舌短而平截,膜質,具長約0.5毫米之纖毛;葉片縱卷,長3-20厘米。

圓錐花序狹窄或疏鬆,長4-20厘米;分枝細弱,單生,多貼生或斜向上升;小穗灰綠色或紫色;穎膜質,具1脈,披針形,脈上粗糙,兩穎稍不等長,第一穎長4-6毫米,第二穎長5-7毫米;外稃明顯長於第二穎,長7-10毫米,具3脈,中脈粗糙,背部平滑或稀粗糙,基盤尖,被長約1毫米之柔毛,芒粗糙,主芒長1-2厘米,兩側芒稍短;內稃長1.5-2.5毫米,披針形;鱗被2,薄膜質,長約1.8毫米;花葯長1.8-2毫米。花果期6-10月。

三芒草生長環境

生長在海拔300-1800米的山坡、黃土坡、河灘沙地及石隙內。 三芒草在新疆焉耆盆地的生境,通常以伴生種的地位參與以膜果麻黃、駝絨藜、崑崙沙拐棗、沙蒿等為主要植被組成的平原沙質荒漠;以崑崙沙拐棗、琵琶柴、木本豬毛菜、沙蒿、翅果霸王等為主要植被組成的平原砂礫質荒漠;以中麻黃、駝絨黎、無葉假木賊、合頭草等為主要植被組成的山地砂礫質荒漠;以中麻黃、琵琶柴、木本豬毛菜、駱駝蓬等為主要植被組成的山地礫石質荒漠,並在農區的相關區域也有一定數量的生長。

同時,三芒草的自然分布通常又具有很大的隨機性、流動性和不穩定性,由於其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自然分布常受自身結實的種子數量、質量、休眠以及區域內風向大小、溫度、降水等因素的影響,往往在某些區域當年形成了良好三芒草片層,而第二年卻稀有三芒草的分布,那些稀有三芒草分布的區域,某些年份卻能形成較好的三芒草片層;僅在一些水分條件稍好、氣候條件相對穩定、受自然因素擾動較少的局部區域能形成連續多年的三芒草片層。

三芒草分布範圍

廣布於全世界溫帶地區。在中國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河南、山東及江蘇。

三芒草生長習性

三芒草在內蒙古中西部地區4月下旬至5月出苗,6月上、中旬可孕穗,中,下旬抽穗、開花,8月下旬至8月結果,9-10月落果,枯黃。三芒草株叢分櫱節接近地表,側枝由主杖成銳角方向發出,在地表形成不太緊密的株叢,屬疏叢型禾草。其根系淺,在寧夏中衛沙坡頭,沙丘上生長的三芒草平均高39厘米,叢幅62厘米×62厘米,根深22厘米,根幅122厘米,主要根深20厘米,主要根幅20厘米。在內蒙古烏拉特中旗,生長在低平地棕鈣土上的三芒草,鬚根纖細,有細沙套保護,鬚根一般不超過8條,分布在10厘米土層以內。根系分布深度差異可能與土壤鬆緊度相關。

三芒草主要價值

三芒草鬚根可作刷、帚等用具。 三芒草是山羊、綿羊、駱駝和馬均喜食的牧草。在夏、秋、冬季各種牲畜均採食,三芒草在較幼嫩的抽穗期營養價值較高,含有豐富的粗蛋白質和胡蘿蔔素,這對幼家的生長均至關重要。缺點是粗纖維含量較高,而鈣和磷偏低。到果熟期,粗蛋白質迅速降低,而無氮浸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倍增。果熟期所含能量也偏低,其代謝能價只有7.09焦耳/千克乾物質,相當於低等於乾草的能量,三芒草屬於中等飼用植物。

三芒草畜牧時間

三芒草在其穎果成熟期帶芒的穎果外作變硬,基盤銳尖,會鑽入放牧羊只的毛中,刺傷皮膚和口腔粘膜,也會釘入駱駝和羊蹄中,故在三芒草集中生長的牧地放牧時。應避開這個時期,以防受其傷害。

參考來源

  1. 三芒草,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