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花杜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花杜鵑(學名:Rhododendron triflorum Hook.f.)常綠灌木稀小喬木,高1-4米;葉通常革質,兩面無毛,花序頂生或同時枝頂葉腋生,短總狀花序近傘形着生,花少至多數,通常3花;花萼不發育,環狀或有短小裂片;花冠寬漏斗狀,略兩側對稱,淡黃色,有時瓣片帶杏紅色,花絲下部通常有毛;子房5室,密被鱗片,通常無毛,稀有柔毛,蒴果通常長圓形。種子無翅。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長習性

杜鵑花產於高海拔地區,喜涼爽濕潤的氣候,惡酷熱乾燥。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濕潤及pH在5.5-6.5之間的酸性土壤。部分種及園藝品種的適應性較強,耐乾旱,瘠薄,土壤pH在7-8之間也能生長。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長不良。杜鵑花對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曬,夏秋應有落葉喬木或蔭棚遮擋烈日,並經常以水噴灑地面。杜鵑花抽梢一般在春秋二季,以春梢為主。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0℃,5-6月開花,杜鵑花耐修剪。一般在5月前進行修剪,所發新梢,當年均能形成花蕾,過晚則影響開花

形態特徵

三花杜鵑是灌木稀小喬木植物,高1-4米;幼枝被鱗片。葉通常常綠,有時半落葉,卵形、長圓形、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5-6.5厘米,寬1.5-2.5厘米,頂端漸尖、銳尖或稍鈍,有小短尖頭,基部鈍圓或淺心形,上面無鱗片,下面灰白色或淡綠色,密被小鱗片,鱗片近等大,相距為其直徑或不及;葉柄長4-9毫米,被鱗片。
花序頂生,短總狀,2-3(-4)花;花序軸長3-5毫米,被鱗片;花梗長0.6-1.6厘米,被鱗片;花萼長0.5-1毫米,裂片圓形、卵狀或三角狀,密被鱗片,有緣毛稀無毛;花冠寬漏斗狀,略呈兩側對稱,長2-3.3厘米,淡黃色,有時瓣片帶杏紅色,花冠內面有褐色斑點外面被鱗片,被短柔毛或無毛;雄蕊不等長,長1.2-2.8厘米,伸出花冠筒部,花絲被長柔毛;子房5室,密被鱗片,花柱細長,潔淨。
蒴果長圓形,長0.7-1.2厘米;果梗長1-2厘米,直立。花期5-6月,果期7-8月。

繁殖方式

扦插
扦插繁殖是杜鵑花栽培中應用最多的繁殖方法,一般在5-6月份剪取健壯的半木質化的新枝,長約5-8厘米,剪除下部葉片,保留頂葉2-3片作插穗,插穗基部最好用吲哚丁酸或ABT生根粉等溶液浸蘸處理,然後扦插在疏鬆透氣、富含腐植質的酸性土壤中,溫度保持在20-25℃,遮陰並經常噴霧保濕,以促進萌發新根。[1]
嫩枝
嫩枝繁殖是用劈接對於難以成活的名貴品種如西鵑等,先剪去嫩枝約3-4厘米作接穗,將基部用利刀削成楔形,用毛鵑作砧木,採用嫩枝劈接,然後置陰棚下用塑料薄膜綁紮,並用塑料袋將接穗和砧木一起罩住保濕。

栽培技術

肥水管理
杜鵑生長發育要求酸性土壤。由於北方土壤多偏鹼性,因此盆土需用腐熟的松針葉土等腐植土混合配製。杜鵑的根係為須狀細根,對肥料濃度及水質的要求嚴格,施肥時要遵循適時適量、薄肥勤施的原則。春季開花前為促使枝葉及花蕾生長,可每月追施一次磷肥。花後施1-2次氮磷為主的混合肥料。9-10月份孕蕾期施1-2次磷肥。在生長期、開花期肥水要求較多,冬季休眠、夏季生長緩慢時要控制肥水,以防爛根。杜鵑花喜濕潤和涼爽的環境,北方氣候乾燥,應及時澆水並噴霧,以保持較高空氣濕度。澆花水以礬肥水及雨水為好,如用常用水需加入少量硫酸亞鐵及食醋。也可將西瓜或西紅柿切成小塊施入,對於改善土質及花朵質量也有良好效果。
整形修剪
為加速植株盛開,杜鵑常通過摘心來促發新枝,對於花朵簇擁、影響花形的可以提早疏蕾,這樣不但使當年花大色鮮,也有利於植株來年生長開花。杜鵑萌發力強,枝條嚴重影響植株生長發育,降低其觀賞性和商品性,因此需通過修枝來調整。修枝一般在春季花謝後及秋季進行,剪去枯枝、斜枝、徒長枝病蟲枝及部分交叉枝,避免養分消耗,使整個植株開花豐滿。
花期控制
杜鵑在秋季進行花芽分化,通過冷藏和加溫處理,可以人為控制花期。要使杜鵑提前開花,可將其移至溫室培養,控溫在20-25℃,並經常在枝葉上噴水,保持80%以上的相對濕度,這樣經過一個半月即可開花。要使杜鵑延遲開花,可將形成花蕾的杜鵑,讓其一直處於低溫狀態,保持溫度2-4℃,盆干時澆水,夏秋移出室外,2周後即可開花。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