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角酢漿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角酢漿草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中文名:紫葉酢漿草

【zǐ yè cù jiāng cǎo】

別 名:紅葉酢漿草、三角酢漿草、

紫葉山本酢漿草、酸漿草、酸酸草

拉丁學名:Oxalis triangularis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酢漿草目

科:酢漿草科

屬:酢漿草屬

種:紫葉酢漿草

食用性:可藥用

漢語拼音:Zi ye cu jiang Cao

三角酢漿草(shān cù jiāng cǎo),學名 Oxalis griffithii Edgeworth & J. D. Hooker,俗名:截葉酢漿草、大山酢漿草,異名:Oxalis acetosella subsp. japonica Oxalis acetosella subsp. griffithii Oxalis japonica Oxalis hupehensis Oxalis leucolepis var. griffithii Oxalis acetosella var. japonica Oxalis acetosella subsp. formosana,一般指紫葉酢漿草,也叫紅葉酢漿草、三角酢漿草、紫葉山本酢漿草,多年生宿根草本,株高15~ 20cm,具根狀莖,根狀莖直立,地下塊狀根莖粗大呈紡錘形。葉叢生,具長柄,掌狀複葉,小葉3枚、無柄、倒三角形,上端中央微凹,葉大而紫紅色,被少量白毛。花葶高出葉面約5~ 10cm,傘形花序,有花5~ 9朵,花瓣5枚,淡紅色或淡紫色,花期4~ 11月,果實為蒴果。果實成熟後自動開裂,要及時採摘。花、葉對光敏感。晴天開放,夜間及陰天光照不足時閉合。 [1]

紫葉山本酢漿草形態特徵

多年生宿根草本,根係為半透明的肉質根,有分叉,淺褐色,下部稍有鬚根,根頂端着生地下莖,地下莖由一個個鱗片狀組成,地下莖在地下形成分枝呈珊瑚狀分布。

紫葉山本酢漿草 葉從莖頂長出,每一葉片又連接地下莖的每一個鱗片。葉為三出掌狀複葉,簇生,生於葉柄頂端,小葉葉柄極短,呈等腰三角形,着生於總葉柄上,總葉柄長15~31厘米。葉正面玫紅,中間呈「人」字形不規則淺玫紅的色斑,向葉兩邊緣延伸。葉背深紅色,且有光澤。一般白天展開,在強光及傍晚時下垂,三葉片緊緊相靠,尤似翩翩起舞的飛蝶,栽在疏林下,葉片終日展開,葉色頗為光亮。花為傘形花序,淺粉色,花瓣5枚,5~8朵簇生在花莖頂端。花莖細長,14~20厘米,隨風搖曳,婀娜多姿。一至數朵組成腋生的傘形花序、萼片長圓形、頂端急尖、有柔毛。

紫葉山本酢漿草 花瓣倒卵形,微向外反卷;花絲基部合生成筒狀。蒴果近圓柱狀.5棱.有短柔毛.成熟開裂時將種子彈出。種子小,扁卵形,紅褐色,有橫溝槽。花果期3~8月。

紫葉山本酢漿草生長環境

紫葉山本酢漿草 原產南美巴西,是一種珍稀的優良彩葉地被植物。我國已成功引種。喜濕潤、半陰且通風良好的環境,也耐乾旱。較耐寒,溫度低於5℃時,植株地上部分受損。生長迅速,覆蓋地面迅速,又能抑制雜草生長。宜生長在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質土中。全日照、半日照環境或稍陰處均可生長,生長適溫24~ 30℃ ,盛夏生長緩慢或進入休眠期。冬季濃霜過後地上部分葉片枯萎,以根狀球莖在土中越冬,翌年3月萌發新葉。

紫葉山本酢漿草景觀價值

紫葉酢漿草葉片紫色,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繁殖方法簡便,容易管理,不需經常更換在園林綠化中可以將其孤植、叢植、群植等。也可以形成獨特的地栽景觀。在庭園不同區域。尤其是難以處理的狹窄空地或陰暗的角落,如窗台下、庭園小徑籬笆邊、牆腳或庭園的一隅,種植些紫葉酢漿草.更能表現紫葉酢漿草特有的柔美,使庭園體現出一派古樸的自然風貌。

可以和岩石搭配,形成獨特景觀。紫葉酢漿草對光的適應性較強。可以生長在石頭縫隙問,綠化牆垣,並可用來布置岩石園。與苔蘚一起覆蓋岩石或填充岩石縫隙。紫葉酢漿草流暢的線條。紫葉酢漿草紫色的葉色柔化了岩石生硬的線條,豐富了岩石的色彩。園林中的假山、石牆都可用紫葉酢漿草來裝點,以增添層次感,供人們觀賞。紫葉酢漿草同時也是山石、山水盆景極佳的配置植物和小型觀葉植物,是點綴山石盆景的好材料。

地被植物是園林造景中的主要材料之一,亦是園林植被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被植物要求植株低矮,能覆蓋地面且養護簡單,還要求有觀賞性強的葉、花、果等,現代園林地被具有彩化、美化的發展趨勢。紫葉酢漿草是一個重要選擇,生機勃勃,不僅豐富了植物群落,具有良好的景觀效果和生態效益。而且紫葉酢漿草為宿根草本,養護簡單,節省費用。栽培繁殖容易,生長健壯。作為地被栽培,能夠很快通過匍匐莖的生長向外擴散成片而建立起自然群落,是上好的地被材料。非常適宜在林下的環境中用作地被,可以改變林下多用土和草坪的單調景象。

紫葉酢漿草有良好發展前景可用於家庭盆栽擺設的。可以做組合花壇,布置花展、廣場等,費用少、收效快。

①葉艷,尤其是從下往上望時,葉背光亮、美麗。

②花多、花密、花期長,4~12月陸續不斷。

③植株整齊、矮(高僅30厘米)、輕,比其他植物更安全。

④群體景觀效果好,觀賞期長,除了嚴冬外,年內無須換品種。

紫葉山本酢漿草藥用價值

紫葉山本酢漿草(5張) 酢漿草的「酢」字與醋通,《本草綱目》也說它「其味如醋」,莖與葉都是如此。在唐代纂修的《新修本草》里就有「酸漿」的記載,裡面說這草五月采來,陰乾後可以入藥,治難產。

紫葉山本酢漿草栽培技術

紫葉酢漿草 繁殖以分株為主,也可播種或採用組培法繁殖。多年生草本,宿根性,具鱗莖,被黑褐色鱗片,由鱗片內著生珠芽,集聚成團狀,鱗莖下部具紡綞形塊根,半透明。

分株 全年均可進行,以春季4-5月分株最好,分株繁殖,即分殖球莖,全年皆可進行。

組培法繁殖 分株時先將植株掘起,掰開球莖分植,也可將球莖切成小塊,每小塊留3個以上芽眼,放進沙床中培育,15天左右即可長出新植株,待生根展葉後移栽。

播種 繁殖在春季盆播,發芽適溫15~18度。 播後約15天發芽,實生苗當年能開花供觀賞。

生長期要求光照不宜過強,否則葉片色彩暗淡。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澆水時注意避免土壤玷污葉片,影響觀賞效果。每月施肥1次。葉片向光性較強,需經常轉換盆缸位置。每年需重新栽植更新。

紫葉酢漿草 病蟲害防治是園林植物栽培養護的主要內容之一。 紫葉酢漿草常見病害有葉斑病、根腐病和灰霉病,蟲害有硃砂葉蟎、紫酢漿草岩蟎、煙薊馬、桃蚜、華北螻蛄、同型巴蝸牛和野蛞蝓。

參考來源

  1. 三角酢漿草,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