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門峽水電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門峽水電站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三門峽水電站(又稱三門峽大壩、三門峽水庫)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黃河中上游段建設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項目,連接河南省三門峽市山西省平陸縣

工程於1957年4月動工,1961年4月基本建成投入運用,壩體上有「黃河安瀾,國泰民安」八個鑲紅色大字,壩後一砥柱石挺立於黃河驚濤駭浪之中,「中流砥柱」成語便由此而來。庫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河中石島屹立,將河流分成三股:鬼門河、神門河與人門河,故名「三門峽」。

電站介紹

調節庫容:億立方米

裝機容量:25萬千瓦

台數:5台

保證出力:11.3萬千瓦

年發電量:13.1億千瓦小時

最大水頭:52米

最小水頭:15米

設計水頭:30米

水輪型號:HL820-LJ-550

其它效益:灌溉、供水

淹沒耕地:900000畝

遷移人口:403700/人/年

壩型:重力壩

最大壩高:106米

填築:394.84/萬立方米

混凝土:20萬立方米

水泥:39萬噸

鋼材:6248噸

木材:10801立方米

總投資:9.2/億元/年份

千瓦投資:3680元

壩基岩石:閃長玢岩

建設情況:57.4開工,1973年發電,1978年竣工。

基本內容

三門峽水利樞紐是黃河幹流上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位於黃河中段下游,河南省三門峽市和山西省平陸縣交界處。具有發電、防洪、防凌、灌溉等綜合利用效益。原設計正常蓄水位360m,電站裝機容量1160Mw。多年平均年發電量60億kw·h,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106m。工程於1957年動工興建,按正常蓄水位350m施工,相應初始總庫容354億立方米。1960年水庫蓄水,1962年第一台機組試發電。水庫蓄水後,由於泥沙淤積,庫尾河床抬高,造成上游大量農田淹沒並威脅城鎮安全。因此,試發電後不久,電站即停止運行。為減緩淤積,保持調節庫容,儘可能發揮水庫防洪、防凌、灌溉效益,於1964年至1981年間,先後兩次進行改建。第一次改建,增建2條泄洪排沙洞,改建5號至8號4台機組段為泄洪管。第二次改建,打開1號至8號8條施工導流底孔,將其改造為泄流排沙底孔,並將1號至5號機組的進水口高程降低13m,相應改建引水鋼管,以實現「蓄清排渾,調水調沙」的運用原則。改建後,電站裝機容量降為250Mw,年發電量為10.2億kW·h,運用最高水位為340m。經多年運行後,泄流排沙底孔因長期運用,泥沙磨蝕嚴重,於1985年又對1號至8號底孔進行了二期改建,並打開和改建9號、10號施工導流底孔,以擴大樞紐泄流能力。現為進一步提高發電效益,又恢復原6號和7號機組段,正重新安裝2台單機容量為75Mw的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使水電站裝機容量達到400MW,多年平均年發電量達到13.17億kw·h。

水庫特性

壩址以上流域面積68.84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徑流量424億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1344立方米/秒。工程設計洪水標準為:千年一遇設什,萬年一遇校核。改建後設計洪水流量40000立方米/秒,相應庫水位329m;校核洪水流量52500立方米/秒,相應庫水位332.6m。改建後,水電站最大水頭52m,最小水頭15m,設計水頭30m。

樞紐布置

攔河壩座落在堅硬的花崗岩和閃長玢岩上,混凝土重力壩壩頂長713m。改建後,樞紐由左岸1號和2號泄洪排沙洞、左岸非溢流壩段、溢流壩段、廠房壩段、右岸非溢流壩段、發電廠房以及220kv和110 kV屋外開關站等建築物所組成。

改建後,廠房1~5號機組段安裝5台25Mw豎軸轉槳式水輪發電機組,額定轉速100r/min。水輪機轉輪直徑6m。發電機為懸式空冷型,額定電壓10.5kV,額定容量為62.5MV·A,額定功率因數0.8。6、7兩個機組段擴建安裝單機容量為75Mw的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水輪機額定水頭36m,最大水頭47.7m,最小水頭27.4m,轉輪直徑5.5m,額定轉速88.2r/min。發電機為懸式空冷型,額定電壓13.8kv,額定容量88.235Mv·A,額定功率因數0.85。110kv開關站位於廠房右側,雙母線間用混凝上結構分為兩層,每層均為典型中型布置,運行維護十分方便。220kV開關站布置在廠房下游右岸。

泄洪設施

左岸設有泄洪排沙洞2條,明流段斷面為城門洞形,寬9m,高12m。水位330m時,最大泄流量為2658立方米/秒。大壩設有深水泄水孔12孔和泄流排沙底孔10孔,斷面尺寸均為3m×8m。水位330米時,最大泄流量共9746立方米/秒。

運行情況

三門峽水電站是中國河南省電力系統中僅有的一座大型水電,對改善電力系統運行具有一定作用。除電站發電外,水庫發揮了防洪、防凌效益。1977年黃河大水,三門峽入庫洪水15400立方米/秒。經水庫攔蓄後,出庫流量僅8900立方米/秒,削減洪峰42%。凌汛期,水庫可控制下泄流量到500~200立方米/秒,最小可到150立方米/秒,可減輕下游冰凌災害。三門峽改建後庫容減小,汛期水中含有大量泥沙,水輪機過流部件磨損嚴重,機組停修時間長,損失大量電能。

設計單位

程設計原委託蘇聯列寧格勒水電設計院進行。

改建單位

改建設計單位為天津勘測設計院。

施工單位

施工單位為水利電力部第十一工程局。

建設設想

最早提出在黃河三門峽修建攔洪水庫是在1935年。國民政府黃河水利委員會委員長兼總工程師李儀祉倡議在潼關至孟津河段選擇適當地點修建蓄洪水庫。他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同事,來自挪威的主任工程師安立森(S.Elisson )經過實地考察,發表了三門峽、八里胡同和小浪底三個壩址的勘查報告。然而兩年後,抗戰爆發, 在此期間,侵華日軍東亞研究所也提出了一個興建三門峽水電站的計劃。 抗戰勝利,國民政府1946年重新將三門峽水庫提上日程,聘請專家組成黃河顧問團實地考察。顧問團的4位美國專家雷巴德(Eugene Reybold)、薩凡奇(John Lucian Savage)、葛羅同(J.P.Growdon )、柯登(John S.Cotton )對於每個問題都有激烈爭論。他們提出的初步報告指出:三門峽建庫發電,對潼關以上的農田淹沒損失太大,又是以後無法彌補的。建議壩址改到三門峽以下100米處的八里胡同。其首要任務在防洪而非發電。[1]

參考文獻

  1. 魅力三門峽,黃河第一壩搜狐網,20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