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黃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黃雞

三黃雞
原圖鏈接

"三黃雞"的名字由朱元璋欽賜。在國家農業部權威典籍《中國家禽志》一書中排名首位,該雞屬農戶大自然放養。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具有體型小、外貌"三黃"(羽毛黃、爪黃、喙黃)、生存能力強、產蛋量高、肉質鮮嫩等優良特點,普遍飼養的家雞品種,因黃羽、黃喙、黃腳得名。成年雞體重約3-4公斤,雞肉質嫩滑,皮脆骨軟,脂肪豐滿和味道鮮美。從而得到全世界的認可,三黃雞是我國最著名的土雞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三黃雞、 特點: 生存能力強、產蛋量高、 界: 動物界、 亞種: 三黃鬍鬚雞、清遠麻雞、杏花雞等。

外貌特徵

廣西三黃雞體型較小,似長方體。喙黃色,喙前端肉色漸向基部呈栗色。單冠,公雞的冠大,母雞的冠小。耳葉紅色。虹彩橘黃色。皮膚黃色和白色。公雞羽色絳紅,頸羽顏色比體羽較淺,翼羽常帶黑邊,主尾羽與瑤羽也常呈黑色。母雞均黃羽,但主翼羽和副翼羽常帶黑邊和黑斑,尾羽也多黑色,**排覆主翼羽帶稠密的黑斑或呈黑色,有的母雞頸羽呈黑色斑點,或黃色鑲黑邊。脛黃色,少數脛肉色。[1]

生產性能

廣西三黃雞
原圖鏈接

1、產肉性能

公母混合雛初生重31.09±1.64克,公雞1月齡體重230-300克,2月齡體重500-600克,3月齡體重800-200克。4月齡體重,300-1500克,5月齡體重1600-1800,6月齡體重2000~2200克;母雞1月齡體重180~220克,2月齡體重320~420克,3月齡體重700~900克,4月齡體重1 100~1 200克,5月齡體重1 300~1 400克,6月齡體重1500~1800克。公雞180日齡屠宰,宰前活重2090.50±91.36克,半淨膛率84.2%,全淨膛率70.6%;母雞118日齡屠宰,宰前活重1209.10±132.33克,半淨膛率79.7%,全淨膛率62.1%。 最近,江西農業大學等單位對寧都黃雞的肉質性狀進行了研究。測定結果表明,該雞的肉質優良,尤其是亞麻酸含量高,芥子酸含量低,肌纖維的直徑小,以及鮮味和甜味氨基酸含量高。與江西省其他雞種的性狀相比,該雞有着突出的優點。

2、產蛋性能

蛋形指數始產期為1.310,主產期為1.312,終產期為1.293。蛋殼厚度始產期為0.323毫米,主產期為0.316毫米,終產期為0.305毫米。

3、繁殖性能

公雞開啼一般為80日齡,150日齡時有50%的公雞能順利接受人工采精,165日齡全部能夠產生正常精液。據1250隻母雞統計,開產日齡130—135天。產蛋高峰期出現在開產後第七周,產蛋率達65%~68%。產蛋率50%以上可維持5周左右。日產蛋量時間分布:上午10時前產蛋占全天的21%,10時至14時產蛋占全天的66%,14時以後的占13%。本品種選育程度不夠,就巢性較強,一般產18~20枚蛋後進人就巢期,一次就巢時間20~30天。500日齡產蛋量110~115枚,每枚蛋重量:始產期(開產3~4周內)32.67 ± 1.62克,主產期(開產後5-40周)44.83 ± 2.28克,終產期(開產40周以後)52.98 ± 2.33克。採用人工授精配種,據61326枚蛋統計,種蛋受精率89.3%±4.31%,受精蛋孵化率87%±3.82%採用自然交配,春秋季受精率84.58%,人孵蛋孵化率70.18%,夏季、冬季則較低。表明採用人工授精技術配種可以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

種蛋合格率可達96%~97%,健雛率97.4%~98.5%,育雛率95%,育成率85%以上。

產地及分布

廣西三黃雞主產於沿潯江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桂平、平南、藤縣和蒼梧,以及信都、岑溪、容縣等地。中心產區為桂平的麻垌與江口、平南的大安、岑溪的糯桐(原屬藤縣)以及賀縣的信都,分布於廣西桂東南部的桂平、平南、藤縣、蒼梧、賀縣、嶺溪、容縣等地。

營養價值

三黃雞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所含的蛋白質質量較高,脂肪含量低,氨基酸含量高,且都是人體必需氨基酸,除此之外,三黃雞還是的良好來源,並且富含維生素B12、維生素B6、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K等,可用於補血養身。三黃雞雞肉的脂類物質和牛肉、豬肉比較,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油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亞油酸(多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降低對人體健康不利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

雞舍建設及設備

一、雞舍

育雛室是育雛的專門房舍,它的結構要求較高,需既能保暖,又能通風,並且採光性能也要好。在育雛時,舍內溫度一般不能低於20℃,甚止可高於30℃。為了保溫和節省能源,育雛室高度應低到2米。總之,育雛室要求清潔乾燥,能保溫、保持空氣流通,以利雛雞的生長發育。 由於三黃雞的肉用仔雞生長速度較快,周期短,為了減少捉雞、搬雞等應激因素,避免因環境改變而影響雞的生長,擬採用全進全出的飼養方法,即從雛雞入舍開始,一直飼養到上市,中間不再搬遷轉棚。這種雞舍,既是育雛室,又是肉雞舍。肉雞舍比較簡單,一平方米可養10羽雞。

二、墊料

墊料的選擇應根據當地具體條件而定,原則是不霉,不呈粉末狀。 雞舍內鋪設墊料,能保持雞群健康,有助於種蛋的清潔。小片狀的木刨花是理想的墊料,它有良好的吸水性以能,並有彈性,不易造成墊料板結。此外,切短的稻草也是良好的墊料,因其兩端吸水。為提高稻草作為墊料的利用率,應將其切成1~2厘米長為好。其他很多植物產品,只要具備良好的吸水性,均可選作養雞墊料,便如,稻穀殼、麥秕、鋸木屑、碎玉米、穗芯等。雖然甘蔗渣也可充作墊料,但其主要缺點是易長黴菌,往往會引起雞群黴菌性呼吸道疾病(如煙麴黴病),特別在育雛期間應慎用。 墊料的使用量應視氣溫而變,雛雞群於寒冷氣溫下飼養,墊料應輔放厚些(5厘米上);較暖和季節則墊料厚度可酌減。

墊料形態的選用也很重要,特別是雛雞,過於乾燥又呈粉末狀的墊料,其塵埃常導致機械性刺激,是引發呼吸道疾病的原因之一,使用此類墊料時,除應適當增高室內濕度(短時間)外,還應在墊料上適量噴些水。但墊料過於潮濕,同樣也不利於雞的飼養,有可能增加雛雞球蟲病或黴菌病發生的危險。故墊料的物理性質及幾何形態也是養雞、特別是育雛成敗的關鍵之一,應予以必要的重視。[3]

三、雞舍主要用具和設備

1、褓母器:雛雞由出殼至4或5周齡時要保暖,寒冷季節保暖時間還應適當延長。故褓母器是很重要的設備。通常褓母器成傘狀,內裝發熱加溫裝置,傘內也應安裝一盞小瓦數的電燈,作為吸引小雞進入傘下保溫區的光源。傘下的溫度可通過自動控溫裝置或抬高褓母傘高度來調節。

2、餵料器具:雞的餵料器具一般有開食盤、飼料槽或飼料楹。隨着雞群的日齡的增長,使用飼料器具的數量和規格也應隨時調整。通常料槽和料桶安置的高度是食槽或料桶的沿口與雞背高度等高,而料槽或料桶底部至沿口的高度不應超過7厘米。

3、飲水器具:剛出殼的雛雞至2周齡前,可使用鐘形飲水器供水,每100羽雛雞的供水量需兩個2.5公升的飲水器,3周齡後可改用槽式長流水飲水槽供水,或用自動飲水器及飽水杯供水。飲水器規格可自選。飲水器具和飲料器具兩者雞舍內的分布位置,其距離間隔不應超過3米,雛雞時兩者不要超過2米。 雞不同日齡的飲水量是與氣溫、飼料質量及物理形狀、飼餵方式等諸多因素有關,其中溫度是造成雞飲水量變化的大因素。通常在適宜氣溫時(20℃)採食量和飲水量的比例為1∶2左右,在高溫季節飲水量急驟增加,此時要適當控制過量的飲水。

4、通風設施:冬季,為了保持良好的空氣;夏季,為了防署降溫及排除濕氣,一般均采和機械設備進行通風。通常,空氣由前窗戶進入雞舍,由後牆窗戶排出,造成空氣對流,以達到通風換氣的目的。在冬季窗戶關閉,或夏季無風,空氣對流緩慢時,舍內空氣污濁,則需另外裝置通風設施,目前常採用風扇通風。可在雞舍後牆裝上風扇,使經前窗進入的空氣由風扇排出。雞舍的進出風量稍大於進入的風量(負壓通風),以達到佳的換氣效果。氣流的流動,帶走了周圍的熱量,達到了降溫的效果;但是在使用機械通風時,要避免進入雞舍的氣流直接吹向雞群。[4]

養殖技術

飼餵技術

1、充足的飲水 ,水是三黃雞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之一。在整個飼養過程中,雞的飲水量大約是採食飼料量的2-3倍,氣溫愈高飲水量愈多。充足而符合衛生標準的飲水供應是肉雞飼養成功的重要保證。雛雞入舍後,先要用人工引導雛雞飲用20℃左右的含糖量5%的糖水,雛雞飲水2-3小時後才能開食。周內雛雞飲用水的溫度應在20℃,而且可以加入一定量的可溶性維生素,如速補---14、電解多維等等。飲水器數量要夠用,並且要擺放均勻。飲水器的高度也應該隨着雛雞的生長逐漸調整,使飲水器的邊緣與雞背保持相同的高度,防止飲水外溢、保持墊料的乾燥,飲水器要保持清潔,每天要清洗和消毒1-2次。

2、豐富的營養,三黃雞的生長需要豐富的營養,飼養三黃雞的飼料一是要求營養成分齊全,任何微量成分的不足或缺乏都可能出現病態反應;二是要求高能量、高蛋白質;三是要求飼料里的各種營養比例配合恰當。三黃雞飼養一般分為2個階段,0-28日齡稱為育雛階段,29日齡---上市稱為育肥階段,所以三黃雞的飼料供應也要分為2個階段,育雛階段飼料一般用粉料或加工成碎粒,育肥階段飼料好用顆粒飼料。三黃雞的飼餵採用自由採食方法。在1-3日齡,為了讓雛雞儘快學會採食,每隔2-3小時餵料一次;4-28日齡每隔4小時餵料一次;29日齡後每日加料4次。多次投料可以刺激雞的食慾,增加雞的採食量。每次給料時要控制給料量,使每隻雞能吃飽,還有少量余料,給料過多會被雞啄出料桶造成浪費。1-7日齡的雛雞用開食盤飼喂,7日齡以後要逐步改為用桶飼喂,12日齡後完全用料桶飼餵。料桶的高度要隨着雞的生長速度而調整,保持與雞背同一水平,以免啄出飼料。料桶必須保證夠用而且分布要均勻。在由小雞料轉換為育肥料時,要用5天左右的時間逐漸更換,不能突然改變。飼養人員應每天準確記錄餵料量。

3、良好的環境三黃雞1-2日齡所需溫度為32-34℃,此後每過一周環境溫度可下降3℃,到5周齡後環境溫度以20-21℃為宜,低不得少於16℃。在育雛期,雞舍內溫度每天可上下波動1-2℃,造成適當的溫差,可以刺激食慾,提高採食量,促進雞的生長。育雛周,雞舍內保持56-70%的稍高濕度,防止雛雞脫水,影響健康和生長;兩周後雞舍內濕度控制在55-60%.通過加強通風,避免飲水器漏水,防止墊料潮濕等措施,保持舍內的乾燥。要注意雞舍的通風換氣,及時排除雞舍內污濁空氣,雞舍內氨氣量不應超過20ppm,也就是以人聞了不感到刺鼻為標準。要解決通風換氣和保溫這一對矛盾,通常1-2周齡時以保溫為主,適當注意通風,必須防止冷空氣直接吹到雛雞身上。3周齡開始要逐漸增加通風量和通風時間,5周齡後應以通風為主。

4、適當的光照,飼養三黃雞需要適當的光照,其目的是延長採食時間,增加攝食量,加快生長速度。通常1-2日齡用24小時光照,3日齡後每天光照23小時,夜間關1小時保持黑暗,使雞能適應突然停電時的環境變化,防止引起雞群堆集死亡。光的亮度在育雛期的周要強一些,每平方米地面2-3W,第二周後的每平方米0.75W,防止過分活動或發生啄癖。有條件的也可採用1-2小時光照,2-3小時黑暗的光照方式。並且需要注意觀察雞的行為精神、採食、糞便、呼吸等狀態,發現有異常情況時、要查明原因,及時採取措施。

5、適當的密度要保證每隻三黃雞在不同生長階段都占有必要的地面面積,使其自始至終保持適宜的密度,這是三黃雞飼養成敗的一個關鍵。「飼養密度」這一概念包含着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每平方米麵積養多少羽雞;二是每羽雞占有多少食槽位置;三是每羽雞有多少飲水位置。這三個方面缺一不可。三黃雞的飼養密度通常以出售時的每平方米載雞數來計算。採用地面厚墊料平養方式時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11-14羽,採用網上平養方式時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14-16羽。[5]

疾病防治

三黃雞飼養周期短,任何疾病一旦發生即使得到控制,到出售前往往也來不及恢復,因此必須立足於衛生防疫,要有「防重於治」的觀念。

1、實行「全進全出」制:就是同一棟雞舍或雞場一次只進同一批雛雞,飼養同一日齡雞,並且在同一天全部出場,出場後徹底清掃、清洗、消毒,然後將雞舍空閒密閉一周以上,再接養下一批雛雞。由於在雞場或雞舍內不存在不同日齡雞群的交叉感梁機會,切斷了傳染病的流行環節,從而保證了雞群的安全生產。

2、做好消毒工作:要對雞舍及舍內設備進行徹底的消毒;人員、車輛進出均應消毒;每周至少1次帶雞消毒,定期清理消毒雞舍周圍的環境,加強墊料管理,保持墊料乾燥、無霉變。

3、制定合適的免疫程序:1-3日齡用傳染性支氣管炎H120或Ma5疫苗點眼;7日齡用新城疫苗Lasota(拉蘇打)或Clrone(克隆)-30或Ⅱ系進行滴鼻或點眼;14日齡用法氏囊苗D-78飲水或滴口;26-28日齡,用新城疫Lasota或Clrone-30苗2倍劑量飲水。必要時在35日齡用法氏囊D-78再次飲水。 或者,1日齡用新支二聯苗ND-H120或ND-Ma5進行點眼或滴鼻,同時用新城疫油乳劑活苗在頸部下1/3處,背側皮下注射半個劑量0.2ml/羽;14日齡用法氏囊D-78飲水或滴口;32-35日齡再用法氏囊飲水一次。

4、在飲水或飼料中預防性投藥:用抗生素預防劑量間斷性加入飲水或料中,預防一些細菌性疾病的發生。[6]

相關視頻

三黃雞養殖技術 三黃雞養殖視頻 三黃雞群的飼餵

廣西會飛的三黃雞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