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地方教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上海地方教會是地方教會(又名基督徒聚會處、基督徒聚會所或小群)歷史上一處重要的教會,1927年-1952年,倪柝聲和他的大約200位同工的工作中心,他們以上海為中心,陸續在中國南北各地。

在羅馬帝國[1]的動盪時期,許多人在各種新宗教中尋求慰藉,其中最重要的是基督教。在君士坦丁統治時期,它享有特殊地位,這位歸信基督的信徒在君士坦丁堡[2]建立了羅馬帝國的新都。

簡介

上海教會最初起源於1927年。在江浙戰爭中,號稱「中國女司布真」的女傳道人汪佩真隨父母汪楚生、澤美代子由杭州遷往上海租界避難,居住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新閘路辛家花園(新閘路968~1048號,今泰興路口)。大約在1926年,汪佩真接受了地方教會的道路。1927年3月24日,北伐軍占領南京,發生襲擊外國僑民和基督教機構的南京事件,當時在那裡編輯《靈光報》的李淵如便離開南京,來到上海,與汪佩真同住。同年5月,肺結核仍未痊癒的倪柝聲也攜帶未完成的《屬靈人》書稿,來到上海。他於1922年在家鄉福州創立了地方教會,這時準備將工作中心前往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上海。1927年,汪家搬到距離辛家花園不遠處的賡慶里(新閘路944弄),聚會也遷到那裡。1927年底,在汪佩真住所開始了上海教會的第一次擘餅聚會。參加者共有四人,除了倪柝聲、李淵如、汪佩真之外,還有一位在內地會總部工作的英國傳教士祝康寧。

數周之後,1928年1月,這個小小的團體邁出了大膽的一步:他們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靜安寺路北側,距離外灘約5公里的哈同路文德里(今銅仁路240弄),租賃了一幢石庫門房屋[a],作為聚會場所。又租下26號作為單身女同工的住所,汪佩真,李淵如等長期住在此處。上海福音書房也由福州遷來此處。

1928年1月,倪柝聲立刻在文德里召聚第一次得勝聚會。這次聚會吸引了一些當時正在上海的來自浙江省南部平陽縣(包括今天的蒼南縣)和江蘇省北部阜寧、淮安的內地會、美南長老會的中國傳道人。他們回到家鄉後,便脫離了原來的教派,在當地興起了地方教會

視頻

上海地方教會 相關視頻

2021莫斯科愛樂音樂節 | 亨德爾 - 天主教世界的音樂
天主教的使命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