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上海市長寧支路第一小學

上海市長寧支路第一小學的前身是天主教曹家渡堂。於1931年創辦彌格小學(系男校)。1952年競德女校併入,易名私立培新小學。1953年,精華小學併入,改名為公立長寧支路小學。1958年被列為長寧區重點小學

目錄

歷任校長

有唐若瑟、胡納、李思德、陳忻德、錢潤生、張宗明、徐利慶、王誠明、王寶林、朱雲、張鋒先、丁政華、王月琴。現任校長毛孝忙、副校長戴淑萍。重視人的素質培養、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該校的辦學宗旨。

榮譽

多年來,學校致力於營造"寬鬆而緊張"的校園氛圍、建設一支"格高、業精、務實、求新"的教師隊伍、創設"文明、整潔、和諧、清新"的校園環境,形成"求知、務實、團結、奮進"的良好校風。多次獲得市、區"三八"紅旗集體、上海市德育先進集體[1]、長寧區文明單位、長寧區藝術教育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少先隊多次獲得團中央授予的"紅旗大隊"和全國首批"雛鷹大隊"。學校黨支部也被區教育黨委評為凝聚力工程先進支部。從關心他人着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大特色。「手拉手」活動是在上海開展得較早的學校之一。

同學們與延安、廣西、雲南的小夥伴結對子,也向自己身邊的困難同學送愛心。少先隊組織還自己建立了愛心實驗基地——「陽光小屋」。他們的事跡曾在《中國少年報》、《小夥伴報》、《小主人》報、《廣西日報》、《南寧晚報》等報刊和上海東方電視台作過介紹。在「手拉手」活動中學校湧現了一大批精神文明好少年。影視教育是學校的特色項目,是上海市影視教育先進集體。

特色辦學

學校通過讓學生看、聽、寫、評、演、誦等活動,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提高寫作、評講、誦讀、表演和社會活動能力。從中培養了一批影評積極分子。美術教育是學校的又一特色項目。學生從一年級進校開始,就通過美術教育,接受"美"的薰陶,在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意識,並且把美術教育中的創造思維與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結合起來。學校不少學生的美術作品在市、區競賽中獲獎,有不少作品送日本交流。學校十分重視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有多名青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多名青年成為區的拔尖人才,不少同志成為學校藝術教育[2]、科技教育和體育衛生工作中的骨幹。一所有近70年歷史的老學校,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正在煥發她的青春。

視頻

上海市長寧支路第一小學 相關視頻

上海長寧區小學英語優質課
上海小學將全面推行「等第制」 良好合格待努力成標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