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開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上海開埠,即1843年11月按照《中英南京條約》的條款,正式對外開放上海做指定通商口岸的歷史事件。

開埠標誌着上海地區進入了近代時期,同時也促進了發展城市,即今日的上海市,在此後100年時間裡,由海邊的縣城一躍成為中國乃至遠東最大的都會之一[1]

開埠前

1840年以前,由於清朝政府實行的閉關鎖國的政策,僅留廣州一港進行對外貿易,並且設置諸多管理條款,限制在華外商的經商活動。因此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而在戰前,英國方面曾派出東印度公司的「阿美士德號」沿海岸線北上,曾經充分考察了上海的地理位置和經濟情況[2]

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朝政府失敗,隨後於江寧簽訂《中英南京條約》。根據條約第二款規定:「自今以後,大皇帝恩准大英國人民帶同所屬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且大英君主派設領事、管事等官住該五處城邑,專理商賈事宜」。在談判中,清朝全權代表耆英在五口問題上曾與英方有所爭議,主要是圍繞福州是否納為通商口岸的問題,而在上海被列為名單之一,則清方未提出任何異議。

1843年10月8日,中英雙方與虎門簽訂了《南京條約》的補充條約即《中英虎門附加條約》[3],允許英方「舉凡設領事,立夷館,住家眷,勢不能遏其所請。」

宣布開埠

1843年11月8日晚間,英國駐上海首任領事巴富爾爵士一行乘坐麥杜薩號抵達上海,正式執行《南京條約》及其附加條款。次日,巴富爾領事拜會上海道台宮慕久,上海方面於江海關設宴招待英國領事一行。10日,宮慕久到麥杜薩號,禮節性回訪巴富爾。雙方就開埠和英國領事館問題進行磋商。雙方議定11月17日,上海正式開埠。

11月14日,上海道台貼出官府布告,向上海市民宣告上海開埠。英國領事館亦於同日貼出通告,宣布英國領事館正式開館及館舍地址。

11月17日,上海道台宮慕久宣布在洋涇浜江海關以北設立「西洋商船盤驗所」,正式辦理外國商船入關經商事宜,並由松江府海防同知沈炳垣負責通商事務,受理對外交涉事件[4]

影響

經由開埠,上海進入新的時期。自此以後,上海從一個海邊的縣城躍身成為遠東的都會城市。1843年以來,來自蘇、浙、粵、皖、魯等周邊省份的移民和其他海外移民一起構成了新的上海人口,並共同促進了上海的發展。而海派文化也是通過開埠後逐漸發展起來,上海此後成為中西文化互撞的最前沿。此外,在上海開埠以後不久英方率先提出設立租界的請求,並成立了中國第一個租界——上海英租界[5]。從此租界在中國近代史上扮演了與眾不同的角色。

視頻

上海開埠 相關視頻

紀錄片《大上海》第一集《上海的開埠》
上海開埠很晚,為何發展如此之快,聽金澄宇講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