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魯迅紀念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上海魯迅紀念館是為紀念魯迅而辟的主題性博物館。紀念館開放於1951年1月8日[1],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座人物性紀念館。紀念館收藏有文物、文獻資料二十餘萬件,其中有魯迅的文稿、詩稿、譯稿、書信,以及魯迅收藏的木刻作品和生活用品等。紀念館位於四川北路2288號,採納了江南民居的風格特點,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層庭院式建築。紀念館的館額由周恩來題寫。紀念館除了陳列展覽相關的文物,還編輯出版魯迅研究書籍,開展學術交流活動,並負責魯迅墓、魯迅故居的保護管理。
目錄
魯迅生平陳列
上海魯迅紀念館的的陳列,改變了以往的以生平為線索的舊例,在陳列框架上以專題劃分展區,分「新文學開山」、「新人造就者」、「文化播火人」、「精神界戰士」和「華夏民族魂」5個專題展區,突現魯迅的重大業績與主要精神的幾個特出方面。重點突出、氛圍濃郁,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魯迅紀念館的陳列,在形式上注重營造氛圍,通過色調色溫、聲音和造型來營造氛圍,如燈光造型在「鐵屋子中的人群」中的運用等;在展示手段上,除了用文物直接再現歷史外,還充分應用了影視、場景模型等輔助手段,如:魯迅逝世前十一天參觀在八仙橋青年會舉辦的全國第二回流動木刻展覽會的臘像場景等;還設計了多種觀眾參與的功能,運用了大量高科技的技術和設備裝置,如:多媒體「魯迅知識百題問答」等。魯迅紀念館的陳列,設計理念先進,活化了文物資料,再現了魯迅精神,受到專家和廣大觀眾的好評。
展覽與藏品
魯迅歷史小說《故事新編》原稿
1935年,魯迅將所作歷史小說8篇結集為《故事新編》,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理水》是其中的一篇。《故事新編》出版後,原稿由魯迅贈送給黃源。1950年黃源捐贈。
鎮紙
玉石狐狸鎮紙 瞿秋白夫人楊之華,1936年贈給魯迅的玉石狐狸鎮紙,魯迅在日記中記作「煙灰皿」,實為鎮紙。
《共產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
陳望道譯,1920年8月上海社會主義研究社出版。該書出版後,陳望道曾寄贈魯迅一冊。此冊系1957年從上海舊書店購得,為目前我國僅存的少數幾本之一。
悼丁君
1933年5月,丁玲被捕,傳言已遇害,魯迅聞訊後,非常悲憤,寫下了此詩。1962年由華東政法學院副院長曹漫之收藏。2011年由曹漫之夫人蔡志勇女士捐贈。
毛筆
魯迅使用的金不換毛筆魯迅寫作,習慣使用紹興出產的一種叫「金不換」的毛筆[2]。他說:「我並無大刀,只有一枝筆,名曰金不換……是我從小用慣,每枝五分的便宜筆」。
視頻
上海魯迅紀念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今天|1月8日,68年前,上海魯迅紀念館對公眾開放,上觀網, 2019-1-8
- ↑ 用「金不換」來寫書法,難怪魯迅的書法水平這麼高超!,騰訊網, 202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