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苑短歌集(孫文波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上苑短歌集》是詩人孫文波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歌。
作品原文
1
荒棄的飲料廠,
一大排房子中我是唯一客人。
元旦夜,鐘聲響起,
寂寞中我就是自己的神。
我打開酒瓶,微醉中自我祝福:
生活,你不給我幸福,
但應給我平靜。
2
無數次拋錨。
我開着拉達車撞上樹。
血滲透肺部,肋骨出現裂紋。
痛比死亡更折磨人。
十天,站起來艱難,躺下去也艱難。
十天,軀體成為自己的敵人。
詛咒成為練習曲。
3
中途停建的家,懸空的樓閣。
我只能望着它。
我只能把相信變成不相信。
而那些風景:靜之湖、桃峪山,
是生活要諷刺我在這裡永遠不是主人。
我同意。
它的確更像捕獲我的陷井。
4
某XX
又分到一室一廳。
我對此只能羨慕。
國家福利早已拒絕我。
使我過去就知道制度是房屋。
就此我對制度保持着
厭倦的敬意。
5
堆在屋角的書,
成為幾隻老鼠的窩,
它們不斷從書後鑽出。
我把消滅它們看做是一場戰爭。
但我沒有贏得勝利。
反而讓它們在我的身體內,
像幽靈,跳來跳去。
6
盛夏,天空灑下火焰。
血像煮沸的水。
向鳥學習還不夠,要向魚學習。
要說:上苑和下苑,
我呆在這裡就是呆入蒸籠。
但我並不把自己看做一道菜。
沒有誰能享用我。
7
酒中有乾坤。
和宋煒、萬夏一起喝酒,
我發現酒量上漲。
酒使我看到生活的另外一面:
開放的靈魂在酒中
向着死亡前進。
一天一醉,逝者如斯夫。
8
人民就是--
做鏝頭生意的河北人,
村頭小賣鋪的胖大嫂,
裁縫店的高素珍,
開黑「面的」的王忠茂,
村委會的電工。
人民就是申偉光、王家新和我。
9
風把寒冷送來。
不美麗不幸福的一年。
深夜聽着風聲。
心中的風聲更猛更烈。
什麼都在變化。
世界不是想象的世界。
我將進入新世紀。卻是一個舊人。
作者簡介
孫文波1956年出生,四川成都人,當代詩人,是中國少有幾位從八十年代開始寫詩到2000年後仍然保持旺盛創作力的實力詩人之一,而且越寫越有高度。對年輕一代詩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
童年曾在陝西華陰農村生活,在成都讀完中學,當過「知青「,服過兵役。1979年退役回到成都。現居杭州。1985年開始詩歌寫作。1990年以後亦從事詩歌批評的寫作。作品被翻譯成英語、西班牙語、荷蘭語、瑞典語等多種語言,1996年獲首屆」劉麗安詩歌獎「。1998年6月受邀參加第29屆荷蘭」鹿特丹國際詩歌節「。著有詩集《孫文波的詩》(人民文學出版社)《地圖上的旅行》、《給小蓓的驪歌》,文論集《寫作、寫作》等。 主編《中國詩歌評論》(人民文學出版社)、與蕭開愚合編《九十年代》、《反對》……。2011年獲首屆暢語詩歌獎。[2]
他說:我個人曾經很輕率地看待過像北島、芒克、舒婷這樣的詩人,或者更輕率地看待過徐志摩這樣的詩人,對他們的成就,或許是對他們的詩歌觀念不以為然,認為有些簡單和促隘,不足以體現出某種詩歌的精妙。但是,到了今天我發現那是不對的,不是一種具有歷史主義態度的作法。現在我理解到存在於他們身上的寫作的不足,並不是那種寫作才能的大小——他們誰不是恃才傲物,覺得自己是有大才華的啊——而是文學的歷史局限性。在這裡面不光是形式本身的,還有着思想方法上的問題。現在,的確是現在,我需要給予他們更多地我個人的敬意。儘管這或許並不是文學內部意義上的,甚至與文學無關。不過什麼又是文學內部意義上的,什麼又是與文學有關的呢?而如果我說從來就沒有單純地文學內部意義上的東西存在,我是對的嗎?我相信我是對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