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車灣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上車灣鎮,面積:77.37平方公里人口:26117人(2017)代碼:421023111全鎮轄3個居委會、27個村委會:一居二居、三居、新墩、南港、蘇易、曹橋、支劉、師橋、長池、潘揭、伏河、鄭家門、楊嶺、周門寺、范祠、郭垸、任鋪、王塘、丁劉、採花、黃花、重陽、煙墩、分洪、恆興、關廟、蔬菜、姜劉、朝門。鎮政府駐上車灣。[1]

中文名稱: 上車灣鎮

外文名稱: Shangchewan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中國湖北荊州

下轄地區: 新墩、郭垸、重陽、周門寺

政府駐地: 上車灣鎮鎮政府

電話區號: 0716

郵政區碼: 434000

地理位置: 湖北省南部,長江北岸

面 積: 77.37平方公里

人 口: 26117人(2017)

著名景點: 上車灣祖師廟

車牌代碼: 鄂D

特產: 糰子、糍粑、鱔魚、螃蟹

概況

監利市轄鎮。面積77.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117人(2017)。轄1個居委會、2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上車灣。

沿革

1958年屬汴河公社,1984年屬汴河區,先後為公社(區)轄鎮。1987年撤區並鄉,改為縣轄上車灣鎮。1996年,面積125平方千米,人口4.1萬人,轄分洪、恆興、關廟、蔬菜、新墩、南港、蘇易、曹橋、支劉、師橋、長池、伏河、潘揭、重陽、煙墩、鄭家門、周門寺、范祠、姜劉、郭垸、任鋪、王塘、朝門、丁劉、採花墩、黃花26個行政村和一至三居3個居委會。

2004年,鎮政府駐上車灣,人口4.5?萬人,面積125平方千米,轄一居、二居、三居3個居委會和新墩、南港、蘇易、曹橋、支劉、師橋、長池、潘揭、伏河、鄭家門、楊嶺、周門寺、范祠、郭垸、任鋪、王塘、丁劉、採花、黃花、重陽、煙墩、分洪、恆興、關廟、蔬菜、姜劉、朝門27個行政村。2005年,人口41577人。

地理環境

上車灣鎮緊靠市區,南畔長江故道,省道沙洪二級公路貫穿全境。人傑地靈,底蘊豐厚,這裡既有歷經滄桑的華容古道、元末志士陳友諒舉事用兵的太平橋及香火旺盛於明萬曆年間的真武祖師廟等歷史古蹟,又有98抗洪英烈胡繼成的英雄佳話。該鎮沿江靠湖的區位特點造就了這裡豐富的各類農副水產資源。已初步形成了觀賞花卉、時令蔬菜、水產養殖、禽蛋加工、造紙建材、育林休閒等六大產業,勤勞智慧、熱情好客的上車人民將一如既往,敞開大門,誠招四海商賈、八方賓朋,共同譜寫新的篇章。

相關報道

上車灣鎮教育事業「十二五」規劃

根據省教育廳《關於開展教育事業「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鄂教發〔2010〕3號)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認真做好「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監政辦發〔2010〕3號)精神,為做好上車灣鎮教育事業「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在科學謀劃基礎上指導和推進「十二五」期間上車灣鎮教育事業全面持續發展,現就上車灣鎮教育事業「十二五」規劃編制如下:

一、上車灣鎮教育概況

1、學校與學生情況

上車灣鎮現有中小學校6所,其中初中1所,小學5所(其中教學點5所)。全鎮初中在校796人;小學在校2484人;學前幼兒在校1196人。

2009年全鎮小學入學率100%,鞏固率100%。初中入學率96.84%,鞏固率98.99%,初升高比例76.14%,普職比例1:1.02。學前幼兒入園率93.25%,全鎮十五年教育普及率94.12%。

2、教師情況

全鎮教職工334人(其中公辦教師244人,代課教師48人,內退代課教師2人,離退休教師40人)。小學專任教師123人,合格學率達98.95%,大專以上學歷占92%;初中專任教師76人,合格學率達98.9%,本科以上學歷占82.2%。全鎮教師具有中級職稱104人,助理級職稱108人。

3、優質教育資源情況

全鎮九年制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5所。名師名校長隊伍不斷壯大,有省骨幹教師2人,市級骨幹教師8人,市骨幹、市名師、市名校長共10人,縣教壇新秀28人。

二、上車灣鎮教育十一五回顧

十一五期間,全鎮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紮實推進教育改革,不斷強化教育管理,着力破解教育難題,在夯實教育基礎、提高教育質量、保障教育公平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全面實施鄉鎮中心校戰略和初中發展聯盟戰略,積極組建區域發展共同體,努力改造薄弱學校,城鄉差距進一步縮小。全鎮有小學5所,初中1所,校均規模均達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辦學條件不斷改善。全鎮教育總投入1200萬元,其中基建工程投入800萬元,全鎮新增教育用地50畝,新增建築面積8700平方米,基本完成危舊校舍改造。

——師資隊伍建設卓有成效。加強教師培訓,全面完成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大力開展校本研訓。進一步健全優秀教師成長激勵機制,實施「名師名校長工程」。切實保障教師合法權益,全鎮公辦教師全部實行績效工資。

十一五期間,我鎮教育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一是優質教育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優質教育資源尤其是優質師資仍然緊缺,滿足不了群眾「讀好書」的強烈要求,區域之間、校際之間,特別是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還存在較大差距。二是學校內涵不夠豐富。與硬件設施相比,學校內涵建設明顯滯後,管理水平和教師專業素養有待進一步提高。辦學風格、辦學特色不夠明顯,校園文化氣息普遍不濃。三是學前教育發展滯後。我鎮學前教育布局零亂,條件簡陋,基本屬於私人辦學,是我鎮基礎教育體系中最為薄弱的環節。四是教育投入總量不足。王塘中學、太平小學和村級學校債務負擔沉重,全鎮學校共負債89萬元,化解債的壓力十分巨大。

三、上車灣鎮教育十二五規劃

(一)大力推進教育均衡發展

推進教育均衡發展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性工作,也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必然要求。十二五期間,堅持把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特別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總戰略,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讓廣大群眾共享教育發展成果。

通過整合全鎮初中教育資源,集中辦好一所初級中學—上車灣鎮初級中學。優先辦好完全小學,通過完全小學輻射教學點。

「十二五」期間,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校園環境改造工程,建設生態校園。二是以上車小學為龍頭,加強「五個一工程」讀書活動,努力創建書香型校園。三是以分洪口小學為試點,警校共建,努力打造和諧平安校園。四是以上車中學為重點,加強學校標準化建設。五是加強各中小學電子政務信息平台建設,努力推動全鎮學校信息校園建設工作。力爭用五年的時間將我鎮中心保留學校建設成為標準化校園。

(二)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高質量的教育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是人民的期盼,是衡量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標準,堅持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教育工作的中心環節,積極探索推動我鎮教育質量持續提升的體制、機制,努力形成校園建設和教育質量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

1、德育工作。堅持德育首位原則,大力實施融安全、法制、心理健康、品德素養等為一體的生命教育工程,引導學生認識、欣賞、珍愛和發展生命,加強團隊和班主任隊伍建設,探索並構建中小學縱向銜接、學校家庭社會橫向溝通的現代德育體系。

2、素質教育。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廣泛開展「第二課堂」,辦好素質培訓中心。加強學校體育、衛生、藝術和國防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繼續推進新課程改革,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努力做好學困生的教育轉化工作。

3、教師專業發展。加強教師培訓,廣泛開展崗位練兵、掛職鍛煉和幫扶支教活動,切實提高全體教師教書育人的能力。加強教壇新秀、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名師名校長及特級教師等不同層次的人才梯隊建設,積極搭建優秀教師成長平台,努力培養一批在省、市、縣有一定影響的專家型教師和學習型校長。

4、現代教育裝備。根據教育發展需要,添置或更新現代教育裝備。進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基本建成具有上車灣鎮特色、符合新課程要求、滿足全鎮教育教學需求的新課程資源庫和教師專業交流平台,繼續實施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和書香校園工程。

(三)實施一批重大項目

1、新建上車灣鎮初級中學食堂。積極爭取上級相關部門的支持,啟動上車灣鎮初級中學食堂120萬元新建項目。

2、創建兩所窗口學校。集中財力、按照規劃建設好上車灣鎮初級中學和上車灣鎮分洪口小學。將這兩所學校按標準化學校建成上車灣鎮的窗口學校。

3、實施教師周轉房和經濟適用房工程。按照省定標準,加強農村學校教師周轉房建設,力爭上車灣鎮中心小學、太平小學都建有基本滿足全校教師需求的教師周轉房,上車灣鎮初級中學集資建經濟適用房,分洪口小學、上車灣鎮王塘小學改造原有住房,進一步改善農村教師的住宿條件。

4、新建寄宿生食宿工程。按照省定標準,加強農村學校教師周轉房建設的同時,力爭上車灣鎮初級中學建一棟女生公寓,上車小學新建一棟寄宿生宿舍樓,太平小學新建一棟學生食堂,王塘小學加強舊房改造,改建成師生宿舍。

4、推進學前教育改革。重新編制全鎮幼兒園布局規劃。重點建設好上車灣鎮中心幼兒園,努力做到獨立校園、獨立法人、獨立管理和獨立建帳設戶。創新辦園模式,鼓勵示範性幼兒園採取集團化、連鎖化模式辦園,鼓勵社會力量舉辦上等級幼兒園。

視頻

監利縣上車灣鎮黃花村劉楊飛王思夢新婚慶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