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遙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上遙鎮隸屬於山西省長治市黎城縣,地處黎城縣西部,太行山腹地,濁漳河兩岸,東與黎侯鎮相鄰,南與潞城市辛安泉鎮毗連,西同襄垣縣王橋鎮古韓鎮接壤,北與武鄉縣韓北鄉搭界,鎮人民政府距縣城約18.5千米 ,總面積245.78平方千米 。

1949年,上遙鎮境域屬黎城縣第四區;2001年1月,平頭、柏峪兩鄉併入上遙鎮 ;截至2018年末,上遙鎮有戶籍人口18098人 ;截至2020年6月,上遙鎮下轄25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上遙村 。

2011年末,上遙鎮商業網點96個,職工205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575萬元,比上年增長12.4%;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67萬元,比上年增長11.6%,農民純收入4796元 ;2018年,上遙鎮有工業企業2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4個 。[1]

建置沿革

1949年,上遙鎮境域屬黎城縣第四區。

1953年,屬黎城縣第四區。

1958年,分屬平頭紅星、上遙先鋒2個公社。

1961年,屬上遙公社。

1984年5月,上遙、平頭、柏峪3個公社分別改上遙鎮、平頭鄉、柏峪鄉。

2001年1月,平頭、柏峪兩鄉併入上遙鎮 。[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上遙鎮地處黎城縣西部,太行山腹地,濁漳河兩岸,東與黎侯鎮相鄰,南與潞城市辛安泉鎮毗連,西同襄垣縣王橋鎮、古韓鎮接壤,北與武鄉縣韓北鄉搭界,鎮人民政府距縣城約18.5千米 ,總面積245.78平方千米 。

地形地貌

上遙鎮地處太行山腹地,濁漳河兩岸,地勢東北高、西北低,主要山脈有廣志山、板門山,境內最高峰板門山峰位於松後村,海拔1898米;最低點靳曲灘河谷位於靳曲村,海拔680米 。

水文

上遙鎮境內河道屬海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濁漳河1條,從西至東流經境內楊家莊、青紅底、石板、河西、渠村、河南、吳家莊、峧口、大寺、郎莊、上遙、西柏峪、西社、東柏峪、正社、寺底、東社、北馬等村,長25千米 。

自然災害

上遙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冰雹、乾旱、蝗蟲等。洪澇年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6-9月,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1996年8月4日的平頭村、紅石片村、嵐溝村,沖毀耕地面積1000畝,造成房屋3座倒塌 。

自然資源

上遙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白雲石、硅鐵、鐵、石膏、鉀、石灰岩等,其他自然資源有中藥材何首烏、黨參等,有森林面積5.15萬畝,林地面積10188畝,耕地面積39180畝 。

人口

截至2011年末,上遙鎮轄區總人口1.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000人,城鎮化率10.5%;另有流動人口40人,總人口中,男性9842人,占51.8%;女性9158人,占48.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8998人,占99.99%;有回族2人,占0.01%,人口出生率9.38‰,人口死亡率6.01‰,人口自然增長率3.37‰ 。

截至2017年,上遙鎮常住人口16467人 。

截至2018年末,上遙鎮有戶籍人口18098人 。[3]

經濟

綜述

2011年末,上遙鎮有商業網點96個,職工205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575萬元,比上年增長12.4%;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67萬元,比上年增長11.6%,農民純收入4796元 。

2018年,上遙鎮有工業企業2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4個 。

農業

2011年,上遙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人均2.1畝;林地面積12.86萬畝,農業總產值0.5億元,比上年增長6.88%,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6.2%,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等為主,生產糧食8997噸,人均473.5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藥材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4400頭,年末存欄2400頭;羊飼養量2.4萬隻,年末存欄2400隻;牛飼養量3200頭,年末存欄3000頭;家禽飼養量6萬羽,上市家禽4.7萬羽,生產肉類170噸,其中豬肉100噸;牛肉10噸;羊肉60噸;禽蛋20噸;鮮奶10噸;畜牧業總產值700萬元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4%,其中防護林9788畝,經濟林3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40萬株,林木覆蓋率14%,水果種植面積492畝,產量84噸,主要品種為蘋果,大型農業機械825台(輛)。[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上遙鎮有幼兒園8所,在園幼兒300人,專任教師20人;小學9所,在校生400人,專任教師10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00人,專任教師3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

科技事業

2011年末,上遙鎮有各類科技人才889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453人,經營管理人才42人,技能人才256人,農村實用人才138人 。

文化事業

2011年末,上遙鎮有各類文化藝術表演團體2個,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40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50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上遙村秧歌隊、東社村音樂團等 。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上遙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9個,其中衛生院3所;病床6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3.4張,專業衛生人員5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9人,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47.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89萬人,參合率99% 。

社會保障

2011年,上遙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96戶,人數154人,支出47.12萬元,比上年增長10%,月人均255元,比上年增長24%;城市醫療救助10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36人次,共支出10.57萬元,比上年增長50%;城市生活無着人員救助5人次,支出1034元,比上年增長6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37戶,人數1671人,支出260.68萬元,比上年增長4%,月人均130元,比上年增長5%;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00人,支出44萬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88人,支出19.36萬元,比上年增長13%;農村醫療救助45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2人次,共支出18.52萬元,比上年增長3.5%;農村臨時救濟506人次,支出1.02萬元,比上年增長13%,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52人 。[5]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上遙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70千米,投遞點46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1.3萬份、期刊1萬冊,業務收入13萬元,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6個,固定電話用戶1000戶,移動電話用戶1.8萬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080萬元 。

供電

2011年末,上遙鎮有鎮區110千伏以上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2台。綜合電壓合格率97.05%,供電可靠率99.9% 。

交通

上遙鎮有縣鄉級公路6條,總長71千米,2011年末,鎮區開通公共汽車線路6條 。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上遙鎮,因鎮人民政府駐遙村而得名 。

風景名勝

上遙鎮轄區內有廣志山、龍洞取水、廣志山的"中天落日"、觀音辿的"赤罅素湍",建於抗日戰爭年代的"伯承"、"小平"、"秀峰"、"省賢"四橋以及廣志山的"革命烈士紀念亭" 。

廣志山景區又名中陽山,距縣城35公里,景區面積65平方公里,主景區15平方公里,有大小景點10多處,廣志山屬太行山七十二峰之一,海拔1807米,由昭澤龍洞、礪峪洞、白龍洞、招軍台、碑廊、黎襄殿、聖母殿、碧霞宮、玉皇閣、昭真觀、佛道行空等景點組成 。

廣志山是上黨道教名山之一,集自然景觀與中華道教文化於一體,抗日戰爭期間是129師後方醫院和被服廠所在地,1982年浦安修女士在廣志山建起了紀念亭,成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如今,廣志山已成為"黃崖洞國家森林公園廣志山風景區"和"中陽山生態旅遊保護區" 。

廣志山是綿延800里太行山的主峰之一,太行山在濁漳河谷突然拔地而起,奇峰突兀。更為奇特的是,在群峰之顛又拔起獨立一峰聳天而立,有如泰山東天一柱般的雄偉,只從山勢而論,廣志山就成為太行之首。

廣志山從山腳下的中莊算起也有十八盤之說,當地百姓說:緊五里,慢五里,不緊不慢又五里,才能登上開山殿,再登玉皇頂 。[6]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