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龍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上龍鄉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龍州縣,地處龍州縣城北部,東鄰上金鄉,南靠龍州鎮,西與武德鄉相連,北接逐卜鄉。上龍鄉行政區域面積213.29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上龍鄉戶籍人口20059人。

清雍正三年(1725年),廢省龍州而析置為上龍、下龍2土司,均隸太平府。上龍土司初治今上龍鄉葑村。1950年,上龍鄉更名龍泉鄉,屬上金縣武德區。1953年,龍泉鄉復名上龍鄉,屬龍津縣第五區。1958年9月,上龍鄉併入武德公社。1987年8月,改為上龍鄉。 截至2020年6月,上龍鄉轄6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上龍圩村。

2018年,上龍鄉有工業企業3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1]

沿革

清雍正三年(1725年),廢省龍州而析置為上龍、下龍2土司,均隸太平府。

1950年,上龍鄉更名龍泉鄉,屬上金縣武德區。

1953年,龍泉鄉復名上龍鄉,屬龍津縣第五區。

1958年9月,上龍鄉併入武德公社。

1987年8月,改為上龍鄉。

區劃

2011年末,上龍鄉轄上龍、新聯、武權、民權、弄平、板汪、民強、岜那8個村民委員會;下設77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上龍鄉轄6個行政村。 鄉人民政府駐上龍圩村。[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上龍鄉地處龍州縣城北部,東鄰上金鄉,南靠龍州鎮,西與武德鄉相連,北接逐卜鄉。 上龍鄉行政區域面積213.2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上龍鄉屬石山地貌,地處亞熱帶山區,山多地少,土質多為紅黃相間顆粒黏性土壤,屬丘陵15°坡地帶。

氣候

上龍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年均降雨量1796.8毫米,年均氣溫21.2℃,年均無霜期345天。

自然災害

上龍鄉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大風、霜凍、雷擊等。

人口

2011年末,上龍鄉轄區總人口1945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216人,城鎮化率6.25%。另有流動人口233人。總人口中,男性9757人,占50.16%,女性9695人,占49.84%;14歲以下2120人,占10.9%;15~64歲15134人,占77.8%;65歲以上2198人,占11.3%。總人口中,以壯族為主,達19062人,占98%。人口出生率9.13‰,人口死亡率7.17‰,人口自然增長率1.96‰。

截至2018年末,上龍鄉戶籍人口20059人。[3]

經濟

2011年末,上龍鄉耕地面積5.4萬畝,人均2.8畝,以種植玉米、水稻、甘蔗為主。2011年,農業總產值28528萬元。2011年,糧食種植面積11715畝,糧食總產量2355萬噸,其中水稻1216噸,玉米1139噸。主要經濟作物為甘蔗,甘蔗是本鄉的經濟支柱。2011年,甘蔗種植面積66085畝,產量達31萬噸。全鄉種植黑皮果蔗4650畝,產值達3720萬元,香蕉2400畝,產值達2400萬元。香瓜、西瓜套種15000畝,產值3400萬元。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5435頭,年末存欄量2471頭;羊飼養量726隻,年末存欄量368隻;家禽年飼養量125001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28人,累計2500人次勞務輸出,經濟收入達2500萬元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4746元。

2018年,上龍鄉有工業企業3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上龍鄉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個。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上龍鄉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40人,專任教師2人;小學6所,在校生724人,專任教師8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中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5.8%。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91萬元,比上年增長22.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上龍鄉有衛生機構1個,門診部(所)1個,有床位15張,固定資產總值57.72萬元。專業衛生人員9名,其中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4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7976人次。8個村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體育事業

2011年末,上龍鄉有8個村委,有11個籃球場,學校體育場所3個,足球場1個。每年端午節前後、歌圩節都舉行籃球和山歌比賽。

社會保障

2011年末,上龍鄉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76戶,人數776人,支出48.71萬元,比上年增長34.4%,月人均62.7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89人次,共支出14670元,農村醫療救助1人10000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56人,優撫事業費支出44.69元;社會福利費7.2184萬元,比上年增長18.34%;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0949人,參保率54.33%,其中,60歲以上養老保險2209人,共支795240元。[4]

所獲榮譽

2021年5月,榮獲廣西壯族自治區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