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下孔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下孔類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下孔類是指"合在一起的弓",因它們頭骨的每一側都只有一個開孔而得名。下孔類中有一些是植食性的,但大多數是兇惡的肉食性動物,具有強大的上下頜和帶鋸齒的餐刀-樣的牙齒。


簡介

物種名稱:下孔類

拉丁文名:synapsida

物種食物:植物或肉

生存年代:石炭紀晚期至三疊紀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合弓綱

亞綱:單孔亞綱


評價

從大約3億年前直到7000多萬年以後的三疊紀時期恐龍剛剛興起之前不久,異齒龍這樣的動物是陸地上的統治者。

它們屬於一類叫做下孔類(或稱單弓類)的陸生脊椎動物。雖然它們從小於60厘米的動物演化而來,但下孔類很快就出現了3米長、重達200公斤的種。它們代替了大多數3億年前更早的大型爬行動物--無孔類(或稱缺弓類)(意為"無弓的"),例如植食性的鋸齒龍類。身體像河馬一樣大的鋸齒龍類是龜類的祖先,行動笨拙而緩慢,它們競爭不過下孔類。

異齒龍經常被歸入恐龍類,這是大錯特錯了。異齒龍生活的時代比任何恐龍都早得多。它們與我們人類的親緣關係比與恐龍的關係還要近。

辨認要決 頭骨側下方有一個顳顬孔

下孔類亦稱"似哺乳類爬行動物"。古爬行動物的一亞綱。進步類型已甚接近哺乳動物,是爬行動物進化為哺乳動物的過渡類群。頭骨側下方有一個顳顬孔。種類繁多,體形變化很大。生存於石炭紀晚期至三疊紀。如卞氏獸、水龍獸等。 [1]

參考文獻

  1. 下孔類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