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下果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下果藤

下果藤,別名:亞泵礴 ,為鼠李科嘴簽屬植物大苞嘴簽 Gouania leptostachya DC. var. tonkinensis Pitard.,以莖、葉入藥。全年可采。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下果藤

分布區域; 分布於廣西、雲南

別稱; 吹風藤

界; 植物界

科; 鼠李科

屬; 嘴簽屬

目錄

1基本信息

2藥用價值

3其他信息

本信息

【別名】亞泵礴

【源形態】無刺藤狀灌木,高達10米。

莖圓柱形,有縱條紋。小枝頂端常捲曲。單葉互生,革質,卵圓形或卵狀矩圓形,長4~10厘米,寬2.5~6厘米;托葉大,2枚,葉狀,具齒,抱莖,邊緣有尖鋸齒。

春季開花,苞片較大,花萼5裂,花瓣5。蒴果圓形,徑約1厘米,頂冠以宿存的花萼,有3翅。

【性味歸經】酸、澀,涼。

摺疊編輯本段藥用價值 【功能主治】涼血解毒,舒筋活絡。用於肢體麻木;外用治燒燙傷,瘡瘍。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以冷開水浸泡,取液外搽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下果藤

【下果藤的功效介紹】:

下果藤 (《雲南中草藥》)

【別名】嘴簽(《雲南中草藥選》),亞奔波(傣名)。

【來源】為鼠李種植物下果藤的莖葉

摺疊編輯本段其他信息 【植物形態】下果藤攀援狀灌木,高達10米。

莖圓柱形,有縱條紋,枝端常捲曲。

單葉互生;革質;卵圓形,長5~7厘米,寬3~4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邊緣有鋸齒,上面綠色,下面色較汶,側脈5~6對,其間細脈平行;葉柄長1~1.5厘米;托葉2,半圓形,邊緣有鋸齒,抱莖。

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小,雜性;花萼5裂;花瓣5;子房3室。

蒴果圓形,徑約1厘米,有3翅, 生于山坡雜木林中或林緣空曠地。

分布雲南、貴州、廣東等地。

【採集】秋季採收曬乾,或鮮用。

【性味】澀微苦,涼。

【功用主治-下果藤的功效】清熱消炎。

【選方】治燒傷燙傷:下果藤鮮莖葉,搗爛,加適量冷開水浸泡,取浸出液塗搽創面。

(性味以下出《雲南中草藥》)[1]

參考文獻

  1. 下果藤 xiaguoteng,中醫館,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