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下河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下河鄉位於雲霄縣西北部,南與縣城接壤,北與平和、詔安二縣交界,東與馬鋪毗鄰,西與平和相望,是一個革命老區鄉。轄有23個行政村、136個自然村,其中老區村19個,坡兜畲族村為我縣唯一一個少數民族村。省道坂雲線、縣道下大線貫穿全鄉。下河鄉政府所在地距雲霄城關2公里,我縣第四期保障房及金園華榮小區、宏茂城市花園、世坂小區等商住城建項目相繼落戶鎮區。全鄉設有35個黨支部,1421名黨員。這裡氣候溫和、物產豐饒、人傑地靈、民風純樸,形成良好的投資環境,素有雲霄西面寶地之稱。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13734公頃,常住人口38163人。[1]

中文名: 下河鄉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福建省雲霄縣

面 積: 13734 公頃

電話區號: 0596

郵政區碼: 3633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38163人(2017年)

著名景點: 七高磜瀑布,下河楊桃園

機 場: 廈門機場,汕頭機場

火車站: 雲霄站

車牌代碼: 閩E

行政規劃

代碼:350622200

轄23個村委會:~201_上窖村、~202_新坡村、~203_世坂村、~204_孫坑村、~205_新湖村、~206_下河村、~207_上河村、~208_後坑埔村、~209_外龍村、~210_內龍村、~211_下洞村、~212_坡兜村、~213_車圩村、~214_石屏村、~215_後山村、~216_龍透村、~217_梅林村、~218_七高磜村、~219_陂下村、~220_仙石村、~221_金坑村、~222_曲溪村、~223_三星村

歷史沿革

1957年置下河區,

1958年分置下河、車山公社,

1966年並置下河公社,

1984年改鄉。

1997年,轄世坂村、上窖村、新陂村、孫坑村、下洞村、上河村、鳳興村(原後坑埔)、外龍村、內龍村、下洞村、坡兜村、後山村、石屏村、車圩村、龍透村、陂下村、曲溪村、金坑村、仙石村、梅林村、三星村、七高磜村、新湖村23個村委會。

特色物產

下河金棗:屬芸香科金柑屬,亦稱金桔,學名羅浮。金棗果樹需經嫁接,方能保持其優良性狀。下河金棗皮薄肉嫩,色香味俱佳。過去下河金棗遠銷新加坡、香港等東南亞各國,廣東潮汕地區和詔安縣作金棗精製品的原料。金棗製品有鹹甜等,咸金棗可作藥用,甜金棗則為喜慶時節上乘佳品,金棗種植面積1.22萬畝,總產2259噸。下河楊桃:楊桃是雲霄傳統的拳頭產品之一,一度曾以粒大、果甜、色亮澤等優點,暢銷港澳東南亞市場。下河鄉下河村種植楊桃己有148年的歷史。鄉里聘請省農科院專家建立品種改良實驗園,在下河規劃建設了500畝楊桃種植示範基地,選出當地品種「虎尾種」進行推廣種植,牽頭引進馬來西亞水晶楊桃,台灣軟枝楊桃等品種,進行高接換種,並在全鄉試驗推廣種植,他還注重幫助果農提高疏花、疏果、套袋等方面的技術,使楊桃在色澤、顆粒、甜度方面進一步提高了品質。

基礎設施

下河鄉的交通便捷,通訊、供電、供水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距雲霄城關僅1公里、廈深高速鐵路中轉站5公里(建設中,09年建成)、5萬噸位港口15公里(建設中)。省道坂雲線、縣道下曲線貫穿全鄉,南面有雲陵110千伏變電站,向東飲水渠流經鄉政府旁。

經濟發展

下河鄉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是加快下河鄉工業集中區建設,建成經濟發展、生態優美、社會和諧的山區大鄉。大力實施「主動接受經濟特區輻射,加快雲霄西面腹地發展」的戰略,充分發揮四大優勢,加快下河鄉經濟的發展。

載體優勢

工業區是一個良好的載體,是下河鄉經濟發展的驅動器。經省人民政府批准,該鄉在世坂村建立下河鄉工業集中區。該區離城關僅為1公里,是下河、和平、馬鋪三個山區鄉鎮13萬人口及平和通往雲霄城關的必經咽喉地帶,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區內交通便捷,水電充足,優勢明顯。工業區的發展將帶動三個鄉鎮的經濟快速發展。工業區規劃總面積5000多畝,主要在省道雲平線兩側。第一期規劃268畝,址在原縣罐頭廠對面,已有7家企業進駐,完成土地徵收、土地平整、地質鑽探,進入廠房建設施工階段。第二期未規劃面積達4000多畝,址在罐頭廠兩側及後面,土地基本為山坡地,開發成本輕,已完成地形測繪,可以進行地塊分割。

資源優勢

一是林業優勢。山地多數是丘陵,海拔不高,土地肥沃,適合種植經濟速生林,規模形成快,產出效益大。加上附近鄉鎮種植7萬多畝。全鄉已建立了11個巨尾桉速生林基地,種植面積達3萬多畝,是工業用材與木材加工的天然供應廠。二是果業優勢。全鄉水田總面積約為1.3萬畝,園地面積約為0.5萬畝。我鄉視園如寶,吃透政策,倡導農民「戶種百株果」,引導農民種植「早鍾六號」優質枇杷,大力發展軟枝楊桃,打響下河楊桃品牌。全鄉建成了孫坑北坑、龍透大沙崗二個千畝優質枇杷基地,種植面積約2萬畝;建立了下河片楊桃基地,楊桃年產量達50萬噸。三是礦產優勢。下河鄉石屏村蘊含着豐富的錫礦資源,可供企業聯合開發;坡下村有豐富的高嶺土資源,可用做企業加工的原料;孫坑村有山地溫泉,可以開發鄉村風光,建設集旅遊休閒、娛樂、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風景區;下河村擁有全縣唯一的原始森林——五斗山森林公園。在這裡,物種繁多、景致別樣、鳥語花香,可滿足遊客回歸自然、遠離塵囂的忘我境界,可建成一個集觀鳥、探幽、休閒、娛樂、避暑為一體的風景區。

氣候優勢

下河鄉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地屬亞熱帶暖濕季風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年氣溫21.1℃,常年最熱的月份(7月)年均氣溫28.2℃,最冷的月份(1月)平均氣溫13.3℃,多年平均降水量1727mm。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十分適宜種植茶樹、藥材等經濟作物。仙石「叮咚坑」和梅林、七高示的「岩子山」兩個茶業生產基地已初步形成,將帶動內片13個村的茶業發展。

勞動力優勢

下河鄉是山區鄉鎮,農村剩餘勞動力較多,尤其是外出務工的人數多,他們均是掌握一門專業技術的人員。多年來,該鄉加強後招商服務,做好勞動力轉移,建立了電車縫紉技術、電子加工技術等培訓中心,提高了勞動力的技能水平。

視頻

福建下河鄉的「長生果」,一季開花三季結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