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下西號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下西號鎮,隸屬於甘肅省酒泉市玉門市,下西號鎮地處玉門市東北部,東鄰礦區,南至市區,西接黃閘灣鄉,北鄰黃花農場。行政區域面積118.67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末,下西號鎮戶籍人口有10407人。截至2020年6月,下西號鎮下轄6個行政村。

2011年末,下西號鎮財政總收入480萬元。金融構各類存款餘額683萬元,比上年增長17.4%,各項貸款餘額5853萬元,比上年增長55.6%。農民人均純收入8176元,比上年增加906元,增長125%。[1]


中文名: 下西號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甘肅省酒泉市玉門市

地理位置: 玉門市東北部

面 積: 118.67 km²

下轄地區: 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石河子村

電話區號: 0937

郵政區碼: 735211

人口數量: 9919人(2017)

建置沿革

清代時期,得名下西號,有塔爾灣堡。

民國十八年(1929年),屬玉門縣第一區。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屬靖邊鄉保。

1949年,設靖邊區。

1953年,將靖邊區劃為靖東與靖西2區,靖東區轄下東號下西號、西紅號、塔爾灣、河東5鄉。

1955年,撒區並鄉設下西號、西紅號、塔爾灣3鄉。

1956年,塔爾灣鄉並人下東號鄉。

1958年9月,成立紅星公社;11月,為玉門鎮公社靖東管理區。

1961年5月,設立下西號公社。

1983年3月,改為下西號鄉。

2004年,將8個行政村合併為6個行政村,沙地村併入河東村,下西號村並人石河子村。

2015年5月,甘肅省民政廳正式批覆下西號鄉撤鄉改鎮,改為下西號鎮。

2016年5月,正式撤鄉改鎮掛牌。

行政區劃

1949年,下西號鎮轄下東號、下西號、西紅號、塔爾灣、川北鎮南陽鎮、黃閘灣、芨芨台子、西黃花營、東黃花營10鄉。

1958年11月,下西號鎮轄下東號、下西號、西紅號、塔爾灣川北鎮5生產大隊。

1983年3月,下西號鎮轄沙地、下東號、河東、塔爾灣下西號、石河子、西紅號、川北鎮8村。

2011年末,下西號鎮下轄6個行政村:石河子、川北鎮、西紅號、河東、塔爾灣、下東號;下設29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下西號鎮下轄6個行政村:河東村、下東號村、塔爾灣村、石河子村、西紅號村、川北鎮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下西號鎮地處玉門市東北部,東鄰礦區,南至市區,西接黃閘灣鄉,北鄰黃花農場。行政區域面積118.6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下西號鎮地處疏勒河灌區,地勢為走廊平原地帶,平均海拔1400米,地勢平整,略呈西高東低、南高北低走勢,主要山脈有豁咯山。

礦產資源

下西號鎮境內有鐵砂和豐富的花崗岩礦藏資源,花崗岩資源儲量約為1000萬立方米以上,主要分布在下西號鄉以東的豁峰山 。

人口

2011年末,下西號鎮轄區總人口10685人。另有流動人口297人。總人口中,男性5463人,占51%;女性5222人,占49%。14歲以下1495人,占14.6%;15—64歲8174人,占81.8%;65歲以上1016人,占10.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0644人,占99.6%;有回、土藏3個少數民族,共41人,占0.4%。2011年,人口出生率7.1‰,人口死亡率7.2‰,人口自然增長率-0.1‰。

截至2018年末,下西號鎮戶籍人口有1040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末,下西號鎮財政總收入4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176元,比上年增加906元,增長125%。

2018年,下西號鎮有工業企業7個,其中規模以上有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個。

農業

下西號鎮耕地面積52萬畝,人均4.8畝,全部為水澆地。有宜農荒地2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3.2萬畝,林地面積1.1萬畝。2011年,完成農業總產值12246.6萬元,實現農業增加上年增加2464萬元,增長33.2%。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6330噸,其中小麥3000噸,玉米2000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枸杞、甘草,其中蔬菜2.5萬畝,產量7.2萬噸;啤酒光溫室453座634畝,棚均收益1.5萬元,鋼架拱棚1099畝,棚均收益6000元;種植枸杞6000畝,年產量32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90頭,年末存欄6000頭:羊飼養量12.1萬隻,年末存欄8.3萬隻;家禽飼養量7.3萬羽、年末存欄23萬羽。肉類總產量102噸,畜牧業總產值290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3%。

截至201年末,下西號鎮累計造林1.1萬畝,其中防護林6400畝,經濟林520畝,農民住房四旁樹木5.2萬株,林木覆蓋率14%。2011年,果品掛果面積1700畝,產量4080噸,主要品種有梨和蘋果,其中梨2400噸,蘋果1080噸2011年末,大型農業機械84台(輛);名優特農產品有枸杞、甘草、孜然、茴香等,綠色環保農產品有啤酒花、韭菜等。

工業

下西號鎮主要以選礦、石材加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9800萬元,實現工業增加值3400萬元。

商業外貿

2011年末,下西號鎮有商業網點198個,從業人員215人。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56萬元。

金融業

下西號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683萬元,比上年增長17.4%,各項貸款餘額5853萬元,比上年增長55.6%。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下西號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87人,專任教師12人;小學1所,在校生692人,專任教師40人小學適齡兒童人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95.4萬元。

文體事業

2011年末,下西號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6個,文化專業戶4戶;農家書屋7個,藏書1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300餘人。2011年末,下西號鎮有學校體育場1個,村農民體育健身廣場9個。6個行政村全部安裝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2%。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下西號鎮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9個,病床62張,固定資產總值152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0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4人,藥劑師1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2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下西號鎮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2戶,人數22人,支出6.86萬元,比上年增長6%;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79戶,人數2322人,支出209萬元,比上年增長3%;農村五保集中供養6人,分散供養16人,共支出救助8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69人次。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7.8萬元,比上年增長8% 。

交通運輸

下西號鎮境內已形成由公路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絡。連霍高速公路、312國道過境,6個行政村全部通柏油路。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下西號鎮因清置屯田,立號為界,以位定名,謂下西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