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下貝氏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下貝氏體

下貝氏體(lower bainite)下貝氏體是在貝氏體轉變區的較低溫度範圍內形成的,它也是貝氏體鐵素體和碳化物組成的混合組織。低碳(低合金)鋼中下貝氏體鐵素體的形態為板條狀,大致平行排列,高碳鋼中貝氏體鐵素體呈片狀,各片間有一定角度。下貝氏體的碳化物是沉澱在貝氏體鐵素體內,並與鐵素體片的長軸呈55°~60°角。下貝氏體具有較高的強度和韌性,因此應用較廣。

簡介

在貝氏體轉變區域的低溫範圍形成的貝氏體被稱為下貝氏體。下貝氏體大約在350℃以下形成。碳含量低時,下貝氏體的形成溫度有可能高於350℃。下貝氏體也是由鐵素體與碳化物兩相組成。但鐵素體的形態及碳化物的分布均不同於上貝氏體。下貝氏體鐵素體的形態與馬氏體很相似,亦與奧氏體碳含量有關。碳含量低時呈板條狀(圖1中5-6),碳含量高時雖透鏡片狀(圖1中5-7),碳含量中等時兩種形態兼有。與馬氏體不同,下貝氏體鐵素體中的亞結構為位錯,不存在孿晶。Hehenlanll用光鏡及電鏡觀察發現,下貝氏體鐵素體片與條也是由亞基元所組成。通常這些亞基元都是沿一個平直的邊形核,並以約60°的傾斜角向另一邊發展,最後終止在一定位置,形成一個鋸齒狀邊緣。典型的下貝氏體是由含碳過飽和的片狀鐵素體和其內部沉澱的碳化物組成的機械混合物。下貝氏體的空間形態呈雙凸透鏡狀,與試樣磨麵相交呈片狀或針狀;在光學顯微鏡下當轉變量不多時,下貝氏體呈黑色針狀或竹葉狀,針與針之間呈一定角度。在電子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下貝氏體中碳化物的形態,它們細小、彌散,呈粒狀或短條狀,沿着與鐵素體長軸成55~65度角取向平行排列。下貝氏體也是一種兩相組織,是由鐵素體和碳化物組成。但鐵素體的形態及碳化物的分布均不同於上貝氏體。下貝氏體鐵素體的形態與馬氏體很相似,亦與奧氏體碳含量有關。含碳量低時呈板條狀,含碳量高時呈透鏡片狀,碳含量中等時兩種形態兼有。形核部位大多在奧氏體晶界上,也有相當數量位於奧氏體晶內。碳化物為滲碳體或ε-碳化物,碳化物呈極細的片狀或顆粒狀,排列成行,約以55~60°的角度與下貝氏體的長軸相交,並且僅分布在鐵素體的內部。鋼的化學成分,奧氏體晶粒大小和均勻化程度等對下貝氏體組織形態影響較小。

評價

隨轉變溫度降低,轉變驅動力增加,轉變所得貝氏體鐵素體的碳過飽和度也增加。此時碳在鐵素體中尚能作短程擴散,並在一定的晶面上偏聚,進而在貝氏體鐵素體內以碳化物的形式析出,從而形成在片狀鐵素體基體上析出與主軸呈一定交角排列碳化物的下貝氏體。轉變溫度越低,鐵素體的過飽和度越高,形成的碳化物的彌散度也越高典型工藝示見圖2。奧氏體化溫度為Ac+(30~50)℃,略低於上貝氏體奧氏體化溫度。採用部分奧氏體化等溫淬火時,奧氏體化溫度略低於Ac。奧氏體化時間也是取決於鑄件壁厚。等溫淬火溫度視性能要求而定,一般為280~320℃,延長等溫淬火保持時間可減少殘餘奧氏體和馬氏體數量,改善性能。等溫淬火後進行回火,可以促使殘餘奧氏體轉變為下貝氏體,馬氏體轉變為回火馬氏體。[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