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邽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下邽鎮 |
中文名 :下邽鎮 所屬地區: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 |
下邽鎮隸屬於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是古下邽縣城所在地,地處渭南城區北端,東臨藺店鎮,南接渭南經濟開發區,西鄰官底鎮,北與蒲城縣接壤。距渭南城區28千米 。總面積107平方千米。
下邽鎮人才輩出,因唐朝名將張仁願、大詩人白居易、宋朝名相寇準皆為下邽人,素有"三賢故里"之稱。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屈武、原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連壁,也分別出生於下邽鎮西關和見莊村。名勝古蹟有慧照寺(晉)、塔(宋)、秦漢下邽縣城遺址、景賢書院遺址等。
截至2020年6月,下邽鎮下轄29個行政村 。截至2018年末,下邽鎮戶籍人口63263人 。2013年,下邽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到9.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800元。 [1]
歷史沿革
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伐邽、冀戎於今天水、隴西一帶,獲勝後遷其部分邦民於今渭南市臨渭區之渭河以北,設下邦縣;縣治在今巴邑鎮。此為中國最早所置三縣之一。
秦代,行郡縣之制,置下邽縣。
西漢,下邽縣之外,東北處設蓮勺縣,後併入下邽縣。
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登國元年(386年)建朝後,發現下邽的邽與他名字中的"珪"同音,為了避諱朝廷便下令改念"邽"gui(歸)為"吉"音。後又改下邽為下封,但仍念"下邽"的音。
隋代大業二年(606年),恢復"下邽縣"的原寫法,並恢復"邽"字原讀音gui(歸),還原了"下邽"的本來面目。隋大業十一年(615年),下邽縣遷至今下邽鎮址。
唐代至五代,下邽縣隸屬華州華陰郡。
宋代熙寧六年(1073年)不作縣,只作鎮,至元豐元年(1078年),下邽又復作縣存在。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下邽縣制被撤銷,併入渭南縣。
清朝初期,設下邽鎮,隸屬渭南縣。
解放後,設下邽區人民政府;1955年改為鄉政府;大縣時改為下邽管區;1958年改為人民公社;文革時改為革委會;1978年將下邽更名為下吉;1984年撤鄉改鎮為下吉鎮;2002年撤鄉並鎮,將原南七鄉併入下吉鎮;2011年元月,將原周家鄉併入下吉鎮。
2012年01月09日,下吉鎮復名為下邽鎮,政府駐地遷至雙官路,行政區域和隸屬關係不變。
位置境域
下邽鎮地處渭南城區北端,東臨藺店鎮,南接渭南經濟開發區,西鄰官底鎮,北與蒲城縣接壤。鎮域面積107平方千米,中心位置約在東經109°31′,北緯34°44′。距渭南城區28千米。
地形地貌
下邽鎮境內土地平整,灌溉便利,屬交口抽渭灌區。
氣候
下邽鎮屬暖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宜。
自然資源
2013年,下邽鎮耕地面積12萬畝。